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文化形式多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下,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重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以达到提高相关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标。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与保护的工作方法,以应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需要借助更加有效的手段予以保护和传承。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数字化手段吸引社会大众对非遗的广泛关注,可以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打破非遗保护工作传统单一方式的限制,加快实现对非遗资源的整合,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现状分析
非遗保护工作蓬勃开展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度实施,国家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国家先后成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批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一大批非遗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工作体系,进一步构建了传承人工作体系,明确了各级政府、非遗传承人和社会机构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非遗保护工作日益向着精细化、多元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非遗保护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整合,进一步扩展了数字化非遗保护的方式。我国各地方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正在尝试探索规模化的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机制。一大批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非遗展馆和展示中心成为地方非遗保护的中心。随着全民非遗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地方民间手工艺人主动参与到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中。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影响力、普及度与参与性有所提高。
客观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虽然国家及社会给予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的客观问题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发展,不利于非遗资源的深层次整合。例如,以非遗保护的经费为例。虽然非遗保护经费已经列入财政支出的范围,但是经费使用方式不尽合理,保护资金使用的效率相对较低,很多地方的非遗中心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被动地使用非遗保护资金,这无法提高非遗保护资金的应用效率。非遗保护的普及率较低,相关宣传展示工作的针对性不强,除了“非遗进校园”等几项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较高以外,未能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活动的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仍属于小众范畴。除了民间美术、民俗文化等产业化能力较强的项目以外,传统民间舞蹈、文学、医药、体育等项目营利能力不强。现有的非遗保护工作以抢救性保护为主,生产性保护的水平不高,非遗产品的社会占有率不高,非遗品牌的影响力不强,缺乏必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素质有待提高,部分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较大,综合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强有力的创新意识,在非遗技能传承普及方面有所顾虑,未能很好地实现非遗技艺的社会化传承,因此,非遗技艺传承无法成为大众性活动。相比某些非遗保护工作先进的国家,我国还缺乏完善的非遗传承保护机制,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性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理念。
数字人文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契合度
数字人文概念解析
数字人文也被称为人文计算,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与人文学科进行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主要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来研究、分析、综合某些人文学科的内容,从而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既有助于深入归纳总结某些人文领域的现象,又可以采用抽样、对比、分析、说明或表示等构建人文学科的发展模型,预判人文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而为解决人文领域的问题提供良好的规划,实现相关资源的广泛共享。例如,数字人文艺术打造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展馆、数字资讯平台等,可以满足人们对某些人文领域信息的需求,突破传统人文领域研究的范式,推动人文领域的内容实现创新发展。
非遗数字化建设优势
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的数字化基础是非遗资源以文本、图片、视频或实物的形式存在,数字信息技术基于这些存在形式抽取出非遗资源的属性要求,进行非遗的数字化建设,发挥出数字信息技术在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中的巨大优势。首先,数字人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条件,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数字格式,不仅可以提高非遗资源的保护质量,还可以促进非遗资源的广泛共享,有助于非遗资源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与利用。其次,非遗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和保护可以抽取非遗资源中的最重要的属性特征,形成相关的关键词库,后续保护与传承可以基于此对非遗资源相关信息进行搜索,这对于资源的整合和后续的保护挖掘,以及相关资源的深度融合有重要意义。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可以延长非遗保护的时间长度与范围广度,构建更加直观、有效、快捷的保护与传承机制。最后,数字化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的效率更高,是其他传统保护方式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数字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对非遗资源进行全景式的再现,将不同非遗资源的工艺流程和制作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这为推动非遗资源的后续创新、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遗保护必然走向数字化,从而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快速发展。
非遗数字化建设困境
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的数字化为非遗事业指明了新方向,但是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亟须解决。首先,非遗资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一些传统技艺和民俗形式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大多数年轻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缺乏兴趣。此外,数字化非遗的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缺乏有影响力的展示平台,非遗数字化资源未能广泛渗透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影响着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次,我国非遗资源主要以图片、文字或录像等形式存在,资源的动态性不高,多样性较低,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大众的需求。最后,数字非遗建设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软硬件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些问题对部分地方非遗部门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了非遗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发挥数字非遗的优势。
数字人文下非遗保护与整合的路径
建立数字化非遗资源平台
非遗资源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资源,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遗保护并非只是使用数字化技术的保护方式,还重视非遗资源与数字环境的充分结合,以此形成相对完善的保护机制,从各个层面实现对非遗资源的精准保护。因此,应当尝试建设非遗资源保护平台,依托互联网提高非遗资源保护的整体质量水平。首先,非遗资源保护平台的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分级操作的方法,可以设置三级平台,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每一级都可以独立上传非遗资源,由上一级负责进行审核,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非遗资源的广泛性,而且有助于保证非遗资源的完整性和质量,并且还可以促进非遗管理部门的直接沟通,使得非遗资源以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充分整合。其次,大力开发自建数据库,基于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的需要开发特色数据库。丰富数据库的资源形式,能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储大量的图片或视频资源,重视相关数字信息资源的系统化整合,从而为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最后,高度重视对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利用,积极搭建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展示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平台资源的共享,包括提供非遗资源的智能化检索机制,根据受众的访问浏览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等,这样可以形成数字化非遗资源的有效推广和普及机制。未来,数字化非遗资源整合还可以融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打造非遗数字地图,进一步将非遗数字资源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一个立体化的检索接口,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资源充分展示出来,提高非遗资源检索的直观性,满足受众对非遗资源各方面的需求。
深入挖掘数字化非遗资源
新时代下,要深入挖掘和读取数字化非遗资源,重视借助现有数字化非遗资源,开发种类丰富的数字化非遗文本作品或文献档案等。例如,通过语言描述、关键词抽取或词汇映射等技术准确描绘非遗项目的特征,展示非遗项目的关键属性,并对相关的文本数据和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收集。在非遗项目数字化后还可以基于相关特征进行有关数据信息的预处理,这样就可以为相关的科研、传承、布展或其他相关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数字信息支持。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还需与5G技术紧密相连,推动非遗+建设的快速发展。重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或3D技术打造立体化在线传承环境,并且通过主题图技术、CT等技术为非遗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创新性的方法。例如,主题图技术可以实现与非遗资源相关的多个文件的自主关联,还可以用来展示非遗相关的复杂知识结构,从而满足用户对某个非遗项目相关信息快速定位的需要,提高非遗数字化传承的便利性,实现非遗数字资源结构的充分展示,进一步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效果,达到各类合理整合的目标。
融入可视化非遗保护理念
当前主流的数字人文技术手段是虚拟现实技术。以VR为代表的一批外接设备提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直观感受,这对于提高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与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方式相比,VR技术甚至可以改变人们接触非遗的形式,构建更加直观、立体、多元的实时感受空间。因此,可以积极探索新时代的非遗资源制作方式,满足用户全景式观看的需要。在后续的非遗资源整合中,要创新非遗资源展示的方式,基于数字信息技术提高非遗资源展示的交互性。例如,发挥计算机扫描技术的重要作用,采用二维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方式对非遗作品的内部进行清晰扫描,这样既可以不破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推动非遗展馆向虚拟化的方向发展,拓宽非遗资源的展示渠道。未来,非遗资源的整合与保护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开发多种文创性产品。例如,借助非遗资源进行相关游戏、动漫或音乐的开发,基于数字技术构建交互性、娱乐性的非遗资源体系,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知识传播,而且可以有效弘扬传统文化,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充分体现出非遗资源的教育价值。总之,借助数字人文打造虚拟性的非遗体验中心,将非遗资源投放在地铁、机场或其他移动展示空间,或者打造沉浸式的非遗体验馆,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字信息技术在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创新价值。
提高非遗整合人员的素养
非遗数字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除了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外,非遗传承人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字技术常识,以促进非遗数字化建设的加快实施。首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应当大力建立专门的数字化非遗工作部门,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从数字化视角收集非遗信息,实现对现有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建设,保证数字资源可以完整、准确和有效地录入地方数字非遗信息平台。其次,建立完善的非遗数字信息推广机制,借助在线渠道广泛开展非遗数字资源传播工作,重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积极加强非遗信息资源的整合,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构建数字化的推广体系。再次,加大力度进行非遗数字化建设的普及,重视借助多种融媒体平台开展数字化非遗的推广活动,基于各种在线平台组织非遗线上展示活动,让非遗传承人、广大受众了解、熟悉数字非遗,以达到提高数字非遗影响力的效果。最后,专业院校还要加强数字非遗技术人才培养,进一步要求现阶段培养的非遗专业技术人才掌握数字化技术知识,为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非遗建设奠定基础。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开创了非遗工作的新局面,构建了新型非遗工作体系,有助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长效化开展和持续化创新。未来,还要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深度整合,重视从数字技术视域下思考非遗建设的创新路径,进而充分实现非遗资源保护的价值,推动相关产业和抢救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促进非遗建设的快速变革。
参考文献
[1]黄永林,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03):72-80.
[2]黄钰新,王远智.嵌入数字人文过程的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7(06):84-89.
[3]曾蕾,王晓光,范炜.图档博领域的智慧数据及其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01):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