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极其复杂而庞大。编纂一部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专科词典,需要科学地梳理其脉络,并简洁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词典》以词典的架构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词语、短句、基本概念及有关人物和著作,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精准的解说。从框架和体例等关键事项入手,对其编纂过程进行回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各地新出台的中考、高考方案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应运而生。这些书籍旨在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但系统诠释传统文化的词典却并不多见。
有鉴于此,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编写一本权威、实用、简洁、清晰的中华传统文化专科词典的想法逐渐明晰。所谓专科词典,按照徐庆凯先生在其著作《专科词典论》中的解释,是专门收录专科词语(包括术语)并逐一提供相应信息的词典。专科词典其实更像是一本帮助读者对某一领域专科词语解惑释疑以及可以增长知识的工具书。所以,用词典的架构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能使该书在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兼具辞书的规范、严谨,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但中华传统文化是极其复杂而庞大的,编纂这样一本专科词典需要科学地梳理其脉络,并简洁清晰地呈现给读者,因此框架、体例、索引等的设定尤为重要。
框架确立
所谓框架,就是一部词典的整体构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按照拟收词的范围,划分类别,构建框架。编纂者需要有明确、科学的框架意识,才能科学划分词目类别,并使各类词目在全部词目中的比例适当。通过与主创人员的反复沟通、打磨,方才确定该书的框架,即该词典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词语、短句为基本收释对象,并适当收释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词语、短句及有关人物和著作。按照选词范围,将拟收条目按照主题分为五个大类——语词概念、文化传承、人物、名篇名著和格言警句,并确定各自所占比例,构建框架。如此,可以从不同维度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展示。
“语词概念”部分主要选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关键词,尤其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词。如选取词条“百家争鸣”,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互相争辩,思想学术领域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后世故称。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新的概念不断涌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关于“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所谓“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君主专制的国家政体;“西学”,指欧美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这一思想对我国近代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均有较大影响。再比如用来描述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小康”,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所指的政教相对清明、人民比较富裕的社会局面(与“大同”相对)。
“文化传承”部分则着重于介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文化传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这些有关键意义的文化遗产的介绍,有利于培育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该部分着重选取从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物质性的遗产到创造发明、时令习俗、传说故事等非物质性的遗产的条目。如三星堆考古的发现揭示了一个以前不为人所知的区域文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因此收入条目“三星堆遗址”。它指我国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早期蜀文化的遗存,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村。年代为公元前2800—前800年。1980—1989年发掘,发现有城址、房屋与祭祀坑,祭祀坑内出土金、铜、陶、骨及象牙等质料的文物700余件。其中青铜立人像、青铜人头像、人面具、龙形器、虎形器、跪坐人像和金杖、金虎形饰、神树等皆为国内所罕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如“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天气、星象、水体等物候现象的变化,总结其特征与先后顺次,以物候特征为主要时间基准来安排农业生产及民俗和祭祀活动的“物候历法”。我国农历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及其起始点称为一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物”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历史上在某一领域有影响的人物以及一些传说中的人物等,不仅涉及政治人物、文化科技领域名人,值得一提的是还特设了诸如女娲、盘古等传说中的人物的板块,因为他们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篇名著”部分则是介绍在历史传承、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作品。作为人类思想认识的结晶,典籍是历史的记载,其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格言警句”部分收录了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这些格言警句是中国人民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时至今日,它们仍然熠熠生辉。
体例意识
体例指词典编纂的规矩和格式。不同的词典虽有不同的体例,但仍有共性的原则。在编纂中要有一系列科学的标准来指导工作,包括选词原则、条目释文的编写原则,乃至如何给条目下定义,如何建立参见系统等。体例意识要贯穿于词典编纂的始终,从前期的体例确定,过程中的体例完善,到审读加工中对体例的把握。
按照整体框架要求,该词典首先确立了选词的原则,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词语、短句、基本概念及有关人物和著作共3600余条词目进行诠释。通过这些词条,读者可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华,对很多概念也可以得到清晰且详尽的解答。
该词典以中等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由此确定了一般词语的释文原则,先解释词语的含义,后说明出处,或援引原文;原文不易理解的用普通话意译。考虑到该书是一本中型词典,释文不宜过长,故对每条的字数进行了限制,但是对生僻字、疑难字或容易误读的字一律加注拼音,方便读者使用。与语文类词典不同,该词典还包括人物和典籍等,不适用通用原则,所以又规定了人物条目、著作等释文原则。人物的条目以通用名为主条,较通用的为副条,不通用的不出条。条目本身并非人名,但确属普遍称呼的立条。如冉有立为主条,冉求和子有立为副条;孔子立条,孔丘、仲尼不立条;释义内容为生卒年份、字号、籍贯、成就和简要评价等。如: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巩义西南)人。历官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诗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揭示唐代社会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故有“诗史”之称。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凝练,声律精密、考究、规范。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广为流传的佳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以及《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等。有《杜工部集》。
著作的释义先指出书名或篇名,重点简述基本内容、观点、社会意义;若有别称,用“也称”或“也说”指出。如:《淮南子》,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著。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各家思想,一般认为是杂家著作。对战国至汉初道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所总结的“宇宙生成论”蕴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自然科学有重要影响。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以及自然科学史、医学等资料。也称《淮南鸿烈》。
释文中的书证,作者是古代人的,在人名前标明朝代(朝代与人名之间使用间隔号)。非个人著作,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知名度极高的专著(如《论语》《孟子》),不标注作者姓名,也不标注朝代。
体例的确定不能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落实详细体例编纂方案。这个方案需要撰稿人、审稿人以及编辑共同遵守。编纂方案内容要求详尽,从总体原则到各项具体编辑工作的细节都要有所体现。简言之,凡在编纂过程中想到的问题最好都用条文的形式一一确定下来。体例完善,有利于撰稿人、审稿人以及编辑更好地合作,最大程度减少因理解不到位、处理方式不同造成的麻烦。
体例的确定只是一本词典编纂工作的开始,后续需要有力的执行,才能充分发挥体例的作用。因此,在编纂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编纂者和审读者的体例意识,在组稿阶段就解释清楚体例的要点、难点,使体例为所有编纂者理解、把握。对大部分作者而言,他们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但这仅就他们的专业知识而言,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懂得编纂辞书。另外,如果是多人参与编写的书,会因为理解的不同,出现作者各行其是的问题。
体例确定后,在全面进入词条编写前,还需进行试编写环节,编辑审查样条。样条是根据编写体例撰写的有代表性的内容,非常直观,可以从中看出编写意图是否得到贯彻,编纂者的写作态度等种种问题。在编辑审读加工和后期专项检查过程中,更需要时刻以体例为准绳,将具体的规定落实到全部条目的方方面面。
体例之所以对于词典来说如此重要,是因为词典不同于其他书籍,其有着特殊要求。词典编纂工作复杂,参与者众多,许多内容都需要彼此的协调统一,因此,需要有统一的规范供编写者共同遵守,否则大家只会各行其是,编写出的内容也是杂乱无章的。完备的体例是统一全书、保证质量的根本大法,必须贯彻始终。
索引独特
索引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每条都标注出处页码,按一定次序排列,供人查阅,是工具书特有的项目。全书正文采用辞书的编排方式,以词条的方式按音序排列。为方便使用,全书做了两种索引,正文前列有分类索引表,正文后附有音序索引表。正文前列出的分类索引潜藏着编纂者的匠心。五个大类的划分以及其下的子目录,如语词概念(思想文化、宗教、历史、文学艺术)、文化传承(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创造发明、时令习俗、传说故事)、人物(政治人物、文化科技名人、神佛仙)、名篇名著、格言警句等,不仅基本包括了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提供了方便的查阅、检索功能,更提纲挈领式地提供了传统文化的知识框架。读者浏览索引时,会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的知识架构,有助于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脉络。
高水平的主编、作者团队
一部优秀的词典即便有完善的框架、完备的体例,但还需要高水平的作者来编纂。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是本词典的首席顾问。许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他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主持过多项大型文化工程,在中华文化研究方面享有盛誉。第四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语言学家李行健是本词典的主编。他曾主编完成了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及《中学生规范字典》《小学生规范字典》等多种语文工具书。其领衔的编纂团队中既有具备丰富辞书编纂经验的学者,也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深有研究的学者,还有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实践的学者。他们在编写期间召开多次研讨会,反复交叉审读、修改打磨,力求对传统文化知识把握精准,解释简明清晰,构思合理。他们的通力合作是辞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词典》作为一部专科词典,编纂过程中秉承专科词典的种种要义,将框架、体例等重要事项一一落实到位,才有了该书的顺利出版。该词典是一部可以置于案头、随时用来答疑解惑的工具书,同时也是一部较全面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百科书。充分发挥专科词典系统、全面的优势作用,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郭继艳.编好百科全书,讲好民俗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民俗学科编纂回顾[J].中国编辑,2018(05):55-59.
[2]孙关龙.百科全书从体例开始[J].编辑学刊,2002(05):53-55.
[3]徐庆凯.专科词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