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从数字媒体艺术视角出发,基于用户体验需求分析杖头木偶的开发与实践,从界面设计、动态信息图表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交互式新媒体装置艺术等方面阐述数字化信息交互方式的转变,提出丰富感官体验,促进互动交流的杖头木偶交互体验设计策略,探索传统艺术媒介的新视觉形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大众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变化,数字媒体呈现出的交互性与沉浸性体验拓展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化。杖头木偶是一种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细腻传神、刚柔并济的特点,其制作工序灵活多样,木偶形象丰富独特。现运用交互设计手段对杖头木偶进行数字化呈现,展现更多艺术表现形式的可能性,探索传统艺术的再媒介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视觉媒介本身,信息技术的革新也带来了交互设计整体维度上的拓展,创建更多设计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动,实现视觉语汇的丰富变化。杖头木偶所演绎的木偶戏通过数字化交互为视觉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交互过程中信息元素的可视化与受众活动共同组建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艺术与技术的相互结合促成更丰富的表现语言及形式。
杖头木偶在全国分布较广,木偶演出活动也各具特色,但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其传播途径较为传统,从原来走街串巷的戏班子到现代剧团的演绎,大多依据传统戏曲剧目进行改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调查了受众对杖头木偶的整体了解程度,从300名不同年龄层受众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受众普遍对杖头木偶的熟悉程度较低,对其表现形式及木偶特点更是鲜有了解(如图1)。由此可以看出杖头木偶的现代传承及推广极为重要。通过图文、声音等多媒体形式的互动可以让受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杖头木偶这一传统文化的推广中,以信息化数字技术为基础完成交互设计创作,较之单向的剧团演出拓展了艺术表现内容的交流方式,形成双向、互动的沟通媒介,同时使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方式也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特点,给受众以更好的情感体验。
图1 杖头木偶文化受众认知度调研(作者自制)
基于用户导向App设计
与单一的传统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及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借助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为增强受众视觉体验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互动形式。App的研发设计需要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准确定位。杖头木偶又名“托偶”,在全国流传广泛,江苏杖头木偶历史悠久,以扬州杖头木偶为例,清代《扬州画舫录》记载了乾隆游览韩园时观赏木偶戏的情景:“闲时开设酒肆,常演窟儡子,高二尺,有臀无足,底平,下安卯构,用竹板承之。”[1]这体现了木偶戏演出形式的多样性及丰富性。而这种木偶表演时的操控技术结合App设计可以最直观地向受众呈现其运动方式,通过界面设计的多层次布局可以系统地呈现出杖头木偶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及木偶组成部分。
通过前期调研,笔者发现年轻群体对杖头木偶的关注度并不高,而互联网作为现代交互的主流媒介,其使用程度在青年群体中占很大比重。杖头木偶的操纵形式以头、肩牌、手杆为主,三杆托偶的形式转化到App界面设计中可以直观地呈现木偶的形式特点,受众通过互动能够观看到木偶的舞姿动态。以18—35岁用户为导向,笔者进行了代表用户画像分析,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杖头木偶的认知水平。从群体特征及认知渠道出发探寻合适的创意表达,达到多感官综合性体验的效果,提升受众对木偶文化的主动参与性。基于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在界面布局设计中可以结合杖头木偶舞台文化完成启动页面的设计,以剧目展开的形式进行主题推广,吸引新用户的关注度。同时,结合中年群体对线下木偶展演活动的关注,将博物馆及剧场的演出进行App页面推送,结合舞台启动页呈现杖头木偶的文化特色,达到线上线下文化的融合性推广,将用户体验与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有机结合,从第一感官层面普及杖头木偶文化。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完成启动页面的设计后,在界面功能性设计中应注意整体风格与结构设计的统一性,主界面呈现的设计内容对用户的时间延宕起到关键作用。杖头木偶文化历史悠久,其传统剧目的演出形式大多为口耳相传,传承方式较为困难,在App界面设计中可以呈现其经典剧目选段及传承人代表的相关信息,让用户快速了解杖头木偶的文化渊源及传承渠道。同时可以提供木偶制作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在功能层面呈现其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拓展认知面的同时也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传承性。由此,通过界面启动页及内容结构层的系统安排,呈现合理的构架模式,从用户感官体验及参与性出发,将杖头木偶在非遗传播中的困境进行视觉转化,基于App的交互功能给用户呈现更为舒适、完整的感官体验,引导用户更深层次地了解杖头木偶文化,主动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及传承。
交互式动画信息图表
交互式动画信息图表是基于可视化图形语言转换成的动态延伸,也是对App设计的深层拓展,需要对数据及信息构架进行更为系统的整合。在建构叙述结构时根据主题完成逻辑框架的确立,将信息元素与动态功能进行交互式挖掘,互动演绎。杖头木偶的艺术特征灵活多样,地域分布较广,制作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前期可视化图表创作中可以充分运用多种逻辑框架并存的方式,对杖头木偶文化进行全面表述,并结合多条支线形式呈现其时间脉络、地域渊源及工艺流程。再通过交互设计将信息元素的动画视觉效果互动演绎,用户可以单击,滚动及移动场景,多层次、多角度地感知杖头木偶的艺术特色。
杖头木偶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完成此类信息内容的动态传递可以通过说明型交互图表呈现时序性叙述结构,描述杖头木偶在特定空间及时间中的流动变化,以时间轴为代表,合力呈现杖头木偶代表性节点中的事件发展情况,用户通过点击鼠标按钮进行简单操作,便可以快速了解杖头木偶的发展史,同时还可以结合文本与图形图像完成动画演绎,交互式实现动态效果。
杖头木偶自身所具备的操纵性艺术特征及提、拉、勾、转等演绎技能,结合交互式动画信息图表的互动操作型方式,可以给用户建构一个全新的视觉文化语汇。杖头木偶需要利用操纵杆进行“举偶”的动作转换,达到人与物的有机呈现,在表演过程中通过对木偶角色的高低起伏及身形穿梭完成场面调度。而表演者利用手指关节的控制对木偶的行走动态灵活演绎,同时在舞台移动时的步法也应配合木偶的神情特色体现其节奏感及稳定性。木偶的制作则需要经过上泥、雕刻、翻模、修光及头饰服饰的搭配,最后将四肢关节进行装置的固定,从而完成组装。这些复杂的工序及操纵结合交互式信息图表可以更为灵活地呈现。此类信息元素可以通过系统组织性叙述结构完成空间建构,描述杖头木偶信息参数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演化图表进行特定的排列,充分呈现杖头木偶各个工序之间的组织关系,尤其在木偶头型、五官神情、木偶形态与服饰的选择上,可以通过对动画元素的任意拖动,将其放置于信息图表中。由受众创建木偶角色,自主选择颜色、尺寸及外观,塑造全新的杖头木偶形象。这类交互式类型把用户作为剧情的掌控者,完成内容建构,多维度呈现杖头木偶的文化语义,增强木偶角色的表现力,给受众带来富有情感联结的心理感知。
多模块文创产品设计
基于交互媒体艺术完成杖头木偶的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根植于木偶本身具有的互动性特征。文创产品设计对非遗文化推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提升受众对文化的认知度。多模块文创产品设计需要通过受众的互动形成有创意的文化内涵展示。“由于木偶演出剧目以川剧为主,因而木偶头像均按生、旦、净、末、丑的脸谱进行雕刻。”在文创产品设计时,可以根据角色的不同完成人物的设定,将杖头木偶的不同关节模块进行拆分重组,将角色的喜怒哀乐及个性化表现出来,使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使文创产品的互动演绎更具趣味性。同时,由于杖头木偶的呈现需要结合舞台,在模块设计中可以将剧目的不同语境进行场景切换,融入剧情所诠释的主题内涵,将物景相融,赋予杖头木偶不同角色性格特点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文创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文创产品的出现,提高了受众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兴趣度。但如何完成具有创新意味的多模块交互产品,需要对艺术元素进行深层提取与转化。杖头木偶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生产过程也需要经过不断的打磨塑造,最后形成精致细腻的木偶形象。笔者在文创产品的角色设计中提取“九佬十八匠”中的代表人物形态进行再设计。如磨刀匠、打铁匠、挝柴匠等。将民间手艺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杖头木偶的深层底蕴相结合,根据“佬”字号的不同行当完成木偶的实物刻画。通过木头、石膏、橡胶、塑料等完成木偶的各个活动部分关节的塑造(如图2)。模型制作完成后结合杖头木偶的操纵杆进行关节点的模块组建,可以联动木偶的身躯及四肢,契合表演时动作呈现出的灵活性及生动性,将“九佬十八匠”的民间技艺动态与杖头木偶的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传递了非遗文化中手工匠人的温度。最后结合Flash平台进行互动,完成数字化模块操纵,在数字化语境中呈现杖头木偶的艺术特色。通过交互平台的搭建,将受众对文创产品的多模块语义数字化呈现出来,增强体验感及传播性,丰富杖头木偶题材的创新性,将传统艺术文化赋予新的艺术价值及活力,表现出杖头木偶文创产品的独特戏剧魅力。
图2 磨刀匠木模型制作(作者自制)
交互式新媒体装置艺术
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交互式新媒体装置艺术呈现出更为开放的、跨学科的概念语境。将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图像与现实世界重组,深入挖掘动态图像潜在的美学价值,拓宽与受众的互动性发展渠道。由于杖头木偶舞台的变迁呈现出场景的多样化特征,在交互式新媒体装置艺术中对场景空间的演绎极为重要。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舞台空间通常以角色的变化为主,缺少了受众的参与性。交互式新媒体装置艺术通过建构杖头木偶文化各要素的关联关系,运用交互设计中虚拟现实(VR)及体感技术,多维度地展现杖头木偶的舞台空间,给受众以沉浸式体验,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数字影像可以呈现新的视觉样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生动体现杖头木偶文化,通过影像处理与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相结合,将数字捕捉技术中增添交互元素以建构多维平台,利用杖头木偶的戏剧特点呈现剧目内涵,将唱腔中的提音转化成声乐控制,融入装置艺术中,给受众带来新的试听体验,在交互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实时互动将杖头木偶的身形活动与受众的身体四肢相关联,通过计算机联网“互动”引发身体参与木偶的唱演活动,受众的想象力也在审美体验中得以提升,将杖头木偶形声并茂的艺术特点从单一的展演传播转向交互视觉演绎,利用多样的互动界面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也提出了一种后现代语境中审美方式的创新改革。
剧目不同,杖头木偶的舞台布景也风格各异,木偶结构的动态演绎赋予舞台装置浓郁的艺术色彩。在建构杖头木偶数字化虚拟空间时,针对现实空间、由传感器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可以检测到受众的位置,通过信息的接收与发送实现双向传播,更加强调受众参与的重要性,这种非线性传播也带给受众更大的浏览自由度。杖头木偶的传统演绎需要人与物的巧妙搭配,在交互式新媒体装置艺术设计中,建立于超链接技术平台之上,木偶文化的相关信息转变成场景视觉,受众的参与时间可以碎片化,甚至搭建游戏化的演绎模式,形成多人互动,从而使受众享受木偶联动带来的乐趣。有别于传统的单项式戏剧观看,交互式新媒体艺术装置给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五感模拟,营造出数字化带来的文化语义境界,给受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沉浸体验。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赋予了视觉媒介新的特征,杖头木偶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而交互设计作为信息社会的主流设计方向,承载了更多的可能性,促进了人与物之间新的沟通,从技术层面、创意层面、感知层面为视觉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宽了非遗文化的意境体验,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彰显了具有人文性与创新性的交互设计新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扬州:广陵书社,2010.
[2]李彦霖.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及其传承发展刍论[J].四川戏剧,2016(0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