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政策研究、深度访谈,探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黎族婚俗文化“三月三”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语言障碍导致文化交流受限、宣传渠道单一、经典代表作品稀缺、黎族民俗文化传承人青黄不接、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不够、产业链条不完整。据此,针对性地提出突破困境的建议。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2017年10月,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国乡村发展提出了整体规划。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挖掘、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专门提出了“文化繁荣”理念,明确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特色村落,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婚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民族历史演进、人民繁衍生息共生共存,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为各民族文化传承不息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三月三”在海南黎族已传承了千百年,是海南黎族人民纪念先祖、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是最能集中且具体体现黎族传统婚俗文化的载体,其开展的活动涵盖了黎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展现了黎族人民绚烂多彩的民俗风情。作为海南黎族重要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黎族“三月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18年以来,黎族“三月三”庆祝活动日益盛大,逐步形成了以弘扬黎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延伸至旅游、经济、体育、美食、传统技艺、民族艺术等多领域的民俗活动,充分发挥了黎族婚俗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反哺效能,为促进民族融合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黎族“三月三”历史记忆
在绵延五千多年的华夏历史长河中,各地各民族衍生了独具民族风情和特点的婚姻和爱情文化。黎族“三月三”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这一天黎族未婚男女盛装打扮,三五成群到椰林对歌跳舞,寻找爱情。关于黎族“三月三”的起源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在一些古籍如《桂海虞衡志》《万历琼州府志》《康熙琼州府志》《乾隆琼州府志》《民国儋县志》中都记载了节日的盛况:“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三月三”可谓春季集会中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相较于史籍记载,黎族民间关于“三月三”的传说则更为丰富生动,在海南昌江、海南西南地区、保亭七仙岭、五指山等不同地区,流传着关于“三月三”起源的多种民间传说,有一种传播较为广泛:黎族先人在面临水患带来的灭族危机时,幸存的唯一一对男女在三月初三结为夫妻,生儿育女,使民族得以繁衍,为了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其对爱情的向往,黎族后人每逢三月初三会以各种方式纪念始祖的美满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绩。所以,在三月初三这一天黎族人民都会盛装打扮,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的黎寨汇集到一起,祭拜祖先,成群相会。人们对歌载舞,以歌舞会友传情,沉醉在幸福的爱河里,直到天将破晓。
毛巧晖(2012)梳理了海南黎族“三月三”庆祝活动的流变: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黎族的传统节日;199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为了举办国际椰子节,向全国乃至世界推介海南,“三月三”活动被纳入椰子节中;2006年,黎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经海南省政府研究决定,黎族祭祖祭祀被纳入黎族“三月三”节日活动,并固定在五指山市黎峒文化园举行,祭祀活动所彰显的黎族孝忠祖先的信仰进一步升华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2017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文化振兴如火如荼地在黎村苗寨展开,庆典活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化,庆祝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展演内容从大众性的歌舞表演、黎锦技艺展示逐步扩展至文化、经济等各领域,包含了黎祖祭祀活动、主题文艺晚会、黎族图腾文化体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旅游招商推介活动、黎锦苗绣技艺比赛、黎族民歌对唱比赛、竹竿舞大赛、传统体育竞技、民族书画展览、黎苗文化论坛、特色商品及美食展等。
2022年,黎族“三月三”庆祝活动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展开,邀请民众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黎族传统文化“云上体验”。当前,黎族“三月三”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凝聚海南140万黎族同胞的情感纽带,以及向中外游客展现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三月三”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存在语言障碍,文化交流受限
语言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海南黎族文化交流与传播受到语言的限制,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海南本地交流受限。俗语有云:“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黎族有五个不同的分支,黎语也分化为不同的语区,各村寨还有不同的土语发音,再加上黎语没有文字,因此,在海南本地不同语区的不同村寨,文化交流与推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与外来人员交流受限。文化不仅要传下去,还要活起来、走出去,利用其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它。要让黎族婚俗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就要讲好黎族故事,传播黎族声音,展示黎族形象。海南话与黎族方言因其独特的语调发音,外地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这就造成了黎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人民普遍听不懂黎语歌谣,在不了解黎族历史的情况下,更难以理解黎语民歌的含义。参加“三月三”活动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因语言不通,也只能看热闹,走马观花,很难明白这些活动所表达的深刻文化内涵,更别提通过游客宣传“三月三”文化。
(二)宣传渠道单一,代表作品稀缺
“三月三”活动内容丰富,其中文艺歌曲、舞蹈等不在少数。黎族民歌是“三月三”节日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黎族民歌,这些民歌构成了一部口耳相传的黎族民族史;黎族舞蹈也呈现了黎族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蕴含了黎族代代相传的文化信仰。通过政府近年来对“三月三”活动的传承、保护与推广,如今这些歌曲、舞蹈等文艺作品在海南本地的传播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作品却很少,缺乏类似《刘三姐》《鸿雁》的知名经典作品。而且一些特色歌曲和舞蹈只有在海南某些景区才能欣赏到,对外宣传渠道单一,容易造成黎族艺术作品在互联网时代遗世独立。
(三)黎族民俗文化传承人青黄不接
“三月三”庆祝活动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宝贵的黎族传统技艺,如黎锦编织、歌谣对唱、竹竿舞等,但这些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却面临诸多困境。张睿(2016)研究得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外界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海南黎族村寨的年轻一代开始接触外部世界和多元文化,已不再热衷于学习黎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比如黎锦、黎族歌谣等都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青黄不接等尴尬局面,进而使凝结着黎族人民智慧的非遗面临“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尴尬局面。
(四)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不够,产业链条不完整
黎族“三月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黎族景区“活”起来了,但其民俗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不够。林颖(2021)研究发现,海南黎族“三月三”与土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三月三”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本土特色不突出,主要表现为没有对本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创新,民俗旅游资源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深入挖掘节日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游客感受不到黎族民俗风情独特的魅力。文化价值挖掘深度不够,导致海南“三月三”旅游产品难以形成品牌,其传承与发展未顺应文化市场的发展要求,未充分满足全国乃至世界文化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在面对外来文化强势输入的同时,本地文化市场竞争动力仍然不足,距离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文化产品还有一段路要走。一些文化遗产地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自驾游路线中也存在交通标识不清、停车场短缺、公共洗手间量少等问题。在传承民俗文化时,一些文化遗产地商业气息过浓,将古朴的民族风情和严肃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取代。深度挖掘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文化产品品位,避免民族文化资源被过分商业化,充分发挥“三月三”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应当受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
突破文化传承困境的对策
(一)政府主导,引导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建设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协同治理,上接国家关于文化振兴的政策法令,下接民族百姓生活实际,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建设,提高黎族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吸引黎族青年留在乡村发展,重塑黎族村民与村干部的文化自觉,提升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享共建、百姓受益”的文化振兴新格局。
(二)内培外引,加大传承人才培养力度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乡村建设是人才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是人才振兴文化。因此,人才培养一直是民俗文化高质量开发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三月三”,源自黎族人民的生活,黎族人民是保护和传承“三月三”的最主要参与者,要充分尊重黎族百姓的意愿并动员其加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中来,形成由黎族全民传承乃至海南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保护的新局面。
针对目前黎族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民众意识淡薄、传承人才不足的现象,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第一,将黎族传统文化成系统地纳入学校教育中。探讨创新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体系,把传统技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科技文化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新一代传承人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具有创新思辨意识。目前,乐东、保亭等多地在中小学校尝试开展了校本特色课程,将黎锦、黎族歌谣引入课堂,采用黎汉双语进行演绎或解说,甚至编撰校本教材,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传承氛围,培养青年一代学生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第二,要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从过去的求数量转变为重质量,在保证有一定规模的传承学习队伍的基础上,着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悟性好、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并鼓励他们以此为职业,创造出优秀的黎族文化精品。
第三,要大力引进民俗研究、艺术设计、文化产业管理、品牌开发、文创设计等专业人才,助力黎族“三月三”文化名片的开发与传播。
(三)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文化核心竞争力
“三月三”活动在对外传播中典型代表作品稀缺、层次不高、交流受限,反观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民族歌谣能够突破地域和语言限制,在全国乃至世界传唱,无一不是通过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精细加工制作,才打造出富含独特文化标签的优秀作品。因此,可以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体现黎族历史、文化、生活的艺术代表作,充分结合地域文化背景,挖掘其独特内涵,打造差异化的文化品牌,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共享型公共民俗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EB/OL].(2021-04-30)[2022-08-25].http://www.gov.cn/xinwen/2021-04/30/content_5604050.htm.
[2]梁海燕.黎族婚姻制度变迁[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0.
[3]刘爱华.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J].民俗研究,2015(03):39-46.
[4]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J].文化遗产,2012(04):46-52.
[5]顾保国,林岩.文化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
[6]邓广山.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发展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04):143-146.
[7]陈学军,陈建樾.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与互鉴——以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02):1-6.
[8]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9]林颖.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海南“三月三”节事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旅游与摄影,2021(16):32-33.
[10]张睿.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