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改革发展潜力充分释放,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这为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契机,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发展建设也备受关注。基层文化馆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着精准把握,能够更加深刻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将自身资源力量汇聚在对群众文化生活实践创新、转型升级上,以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现对如何发挥基层文化馆优势,加快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进行探索,从而更好地维护群众文化利益,营造更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文化振兴能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让群众坚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念,对凝聚不同层面智慧力量、攻坚克难有着深刻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能够更加坚定群众的文化自信,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内涵丰富,涉及环节繁杂,需要过硬的经济基础作支撑,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根脉”,才能确保群众文化发展建设有底气,体现群众文化时代精神[1]。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馆具有关键作用,不仅能够推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把握群众文化新需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基层文化馆必须履职尽责,发挥好文化优势,对基层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积极举办高品质文化品牌活动,从而满足群众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层文化馆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价值
文化品牌是“一种以物质为载体,以文化为依托,浓缩了人的心理或社会内涵的符号系统,能够提供给人们多种精神享受”。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伴随国家对基层重视程度的提高,
基层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实际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更加显著。基层文化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期待得到有效满足,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
基层文化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能够让基层群众文化事业行稳致远,彰显群众文化人文主义情怀,全面展现群众文化的魅力。文化馆必须要突出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将群众喜好作为衡量评判文化馆工作的标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整合不同社会资源,加快创新发展,让群众享受各种文化成果,促使其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活动以群众为主体,是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娱乐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其更加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基层文化馆要始终把握好基层主旋律,突出多元化原则,将时代新特点、社会新情况、群众新期待纳入其中,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基本需求[2]。同时,还要注重挖掘潜在价值,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富有生命力、影响力。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重要性
符合社会发展期待,助力地方经济产业发展
不同类型的文化品牌塑造,能够融合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更好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品牌的社会实际影响力更加显著,依托文化品牌能够更好地感化、教育、引导群众,在不同层面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让正能量成为引领基层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文化品牌与市场元素相融合,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地方塑造自我形象,提升影响力的关键,主要服务于对外招商引资、旅游产业等的发展[3]。
满足群众精神需求,营造地方文化环境氛围
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完成,基层群众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也激发了其在文化层面的需求期待。基层文化馆要发挥好自身优势,更加精准地把握群众文化事业的基本走势,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期待、要求作为基本出发点,从不同层面提升群众文化素养,让群众在文化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扩大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让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鉴别精品糟粕,更好传承优秀文化内容
近十年,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事业的创新发展,新媒体在应用上更加灵活,能够广泛普及和宣传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复杂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不少糟粕文化夹杂其中,对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把握精品,有效剔除糟粕,则是基层文化馆要重点关注的问题[4]。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引导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让群众在文化生活上有更加丰富的选择,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剔除糟粕文化。在文化形式上,要突出基本创意;在体现风格上,要彰显独特性,让群众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基层,扎根实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实践,提高基层群众的审美品位,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
新时期基层文化馆推动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策略
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进程中,基层的重要性更加显著,如何打造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至关重要,应多层面、全方位、宽领域地推动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工作落到实处。为此,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切实利用好文化馆的文化资源
文化馆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上,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贴心人”。文化馆应着眼于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注重与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这不仅能够搞活文化资源,而且还能够更好地补齐群众文化的“短板”。
文化馆在充分了解自身文化资源情况,把握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期待的基础上,探索制订更加科学高效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构建实施方案,让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更加有序、规范[5]。基层文化馆在建设与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汇聚整合的文化资源数量和种类多,为服务好基层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层文化馆要发挥好自身作用,加强对基层社区、基层乡村等的有效覆盖,结合群众文化的新期待、新要求,组织相关培训、专家讲座等,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层面的参与意识,让文化馆与群众文化生活更加紧密地融合。
做好文化馆基层采风实践
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基层社区、乡村孕育出了非常多的文化精品,其中很多文化故事都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浓缩体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精品文化内容沉淀在基层中,始终对群众文化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尤其是在新时期基层文化传承创新、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馆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主线,深挖、提炼、总结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开阔工作视野,让文化馆组织构建的文化品牌活动更加接地气,从而得到群众的认可[6]。
例如,在基层有很多孝贤故事,基层群众对相关的故事情节、内容事迹都比较熟悉,文化馆可以将这些孝贤故事进行深挖、提炼,对其进行文化层面的深刻解读,打造孝贤文化品牌。文化馆依托较为扎实的群众基础组织孝贤文化品牌活动,减少了生硬内容深化落实的阻力;通过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帮助文化馆对基层群众的文化期待、内心需求有更多了解。
突显文化馆优势
要真正实现文化建设的价值和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要切实推进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按照统筹整合和共建共享的思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补齐公共文化建设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文化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旺盛,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位置更加凸显,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馆事业的发展。文化馆实际配备的软硬件设施的优化,为不同类型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推进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提供了平台。
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搞活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的氛围,让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基层文化馆要发挥自身主动性,与文化活动主办方进行有效对接,结合文化活动内容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避免文化馆文化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载体支持作用[7]。
例如,一些乡村每逢传统节日都会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但由于缺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群众文化活动的高质量呈现和全方位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社会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群众对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表现得尤为迫切;此外,很多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不同类型的硬件平台以及软件人才等的支持,如果一味依靠乡村自我组织,自发地购买设备设施等,则难以发挥出文化资源共享共用的作用。为此,基层文化馆必须要主动参与其中,全方位、多层面地帮助基层乡村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有效解决文化品牌活动落实方面的问题,发挥好基层文化馆的作用,培养更多基层乡村文化人才。这对打造基层乡村文化品牌活动具有重要作用[8]。
加快文化馆优势培育整合
文化馆既要深化解读国家文化政策,也要精准把握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馆要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结合所处区域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需要,制订科学的高素质文化人才引进计划,吸纳更多高素质年轻人才加入,优化现有文化馆人才队伍结构,搞活文化馆文化服务环境氛围,让文化馆文化人才坚守初心,更加有力地践行使命,推动文化馆更好地融入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馆应加快不同地域文化馆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经验,拓宽文化馆品牌活动视野,依托外部资源切实组织好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
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实际包含内容及参与主体较为复杂,既有宏观层面的解读,也有微观层面的服务期待,基层文化馆必须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优化配置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向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聚焦[9]。基层文化馆要深化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对参与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创建的监督考核力度,释放不同参与主体的内在潜能,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历史阶段,国家整体层面的改革突破在持续加快,尤其是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依托丰富的物质基础,群众文化持续发展,显著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基层文化馆在对国家地方文化政策举措的深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加精准把握基层群众情况,对群众文化生活期待、文化偏好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将国家的文化政策举措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打造不同类型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这些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牟晓娟.论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品牌的基本特征——以南京市文化馆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9):94-95.
[2]吴自英,万帮荣.群众文化建设中基层文化馆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泸州市文化馆为例[J].四川戏剧,2016(03):135-136.
[3]姚志坚.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策略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08):246-247.
[4]吴波,刘华英.试论县级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J].大科技,2016(14):307-308.
[5]陈小彤.浅谈公益艺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青州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工程为例[J].人文天下,2018(23):58-60.
[6]林梓松.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优势,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J].文艺生活,2019(02):193,195.
[7]徐琮.浅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培育和打造的方法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3):164-165.
[8]金东亮.发挥基层文化馆职能效益,打造有地域文化标识的群众文艺活动品牌[J].戏剧之家,2020(05):230..
[9]宋宏伟.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优势,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J].中国民族博览,2019(2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