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CT技术的发展,数据和信息无处不在,复杂的网络世界承载着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数据信息,包括出行、购物、社交、娱乐、医疗、教育等信息要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全面线上化、数字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愿意运用数字化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因此,数字化的旅行方式就变成了新时代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的选择之一,也逐渐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数字社区的建立方便了旅行中的人们,也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助推剂。但数字社区的建立并没有完全普及,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数字社区的建设进程相对缓慢。地处新疆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中亚湿岛”,其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数字社区的建立仅存在于少数居民区的数字化建立上,在游客会使用到的公共区域还是空白。伊犁河谷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其交通与平原地区相比较为落后,游客大都需要以自驾游的方式进行游览。伊犁河谷地区的景点分布零散,使得对其不熟悉的游客经常找不到方向,继而错过很多优美的风景。这种点状化的景点分布极大地影响了伊犁河谷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各景点不能有效联动,伊犁河谷地区的全域旅游形态也无法有效达成。现通过打造高互动的数字旅游场景,在各景点附近建立方便游客游览的数字社区,以期在传统旅游娱、食、住、行、购的基础上拓展出可以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数字化需求,建立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从而构建伊犁河谷地区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旅游新型社区。
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伊犁河谷地区各景点之间距离较远
伊犁河谷地区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游景点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较为丰富,知名的打卡景点有13个,分别是恰西森林公园、喀拉峻猎鹰台、那拉提草原、夏塔古道、巩乃斯河、吐尔根杏花沟、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霍城薰衣草、昭苏草原油菜花、果子沟大桥、独库公路乔尔玛景观、伊宁喀赞其、八卦城。但各景点之间距离较远——最西边的霍城薰衣草庄园到伊宁市的喀赞其景区需要1小时的车程,距离最东边的景点那拉提旅游风景区319公里,驾车时长大约4小时。这些景点中间隔距离最远的两个景点的出行时长对于伊犁河谷地区的居民而言,选择自驾游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旅游方式,但也只能每次游览一个景点,再多游览一个景点就会涉及住宿等问题。对于旅行路线的规划,13个景点本就让人们难以取舍,若没有数字化技术帮助游客规划行程,旅行计划将很难实施,伊犁河谷地区的旅游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伊犁河谷地区旅游方式受地理因素的影响
伊犁河谷地区的13个主要景点中,除了伊宁市的喀赞其景点在市区,其他景点都在偏离市区的水域或山麓附近,所以前往伊犁河谷地区旅游的游客多以自驾游的方式进行,虽然有些游客有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但在浩瀚的伊犁山川湖泊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经常有迷失方向的情况发生,此地的交通信号灯并不像市区的交通指示信号那样密集,所以经常有旅行的车辆困在道路上,这不仅会影响其行程,也会影响游客的旅行心情。因此,根据游客的出行方式建立链接各个旅游景点的数字社区就非常重要。
伊犁河谷地区旅游数字社区建立策划方案
根据以上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伊犁河谷地区旅游数字社区的解决方案。
根据丝绸之路上的古老驿站建立旅游数字社区
新疆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研究,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可以总结为三大路线: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其中,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是指欧亚之间的一条陆路通道,新疆位处这条丝绸之路的中段。
两汉时期,张骞和班超二人先后出使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开启了这条丝绸之路。东汉以后,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主要有北、中、南三条路线。丝路北道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沿天山北麓,经高昌(今吐鲁番)、乌鲁木齐、库尔勒、疏勒(今喀什),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西行,抵地中海东岸至罗马各地,这条7000公里长的北道是丝路主干线。后又延伸出新北道:出玉门关经伊吾(今哈密)、北庭(今吉木萨尔)、霍城、阿拉木图至黑海沿岸。丝路中道沿天山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玉门关为起点,过高昌后转向南,沿天山南麓行,经危须(今和硕)、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翻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至地中海。
其中,经过天山北麓的新北道丝路段会经过伊犁河谷地区,此地有多处古老驿站,为往来的商队提供补给。地处伊犁河谷地区的13个景点也分布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周围。
宁夏中卫市新发现的四眼线装古旧书籍——“石空寺堡至庫車程途”记载了沙漠绿洲丝路的全程驿站有105个,其中今宁夏境内驿站有11个,今甘肃境内驿站有50个,今新疆境内驿站有44个。这些古老的驿站记载了古丝绸之路商队往来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印记,也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古驿站为基础建立伊犁河谷地区的旅游数字社区可以满足来往游客娱、食、住、行、购等方面的需求,是加速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伊犁河谷地区是新疆中段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丝绸之路给后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名胜古迹和古文化景观。现如今,这些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在新时代的数字化进程中,数字赋能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发展,能够有效连接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化,让伊犁河谷地区的13个主要景点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数字社区可以反哺旅游,延展伊犁河谷地区文旅事业,促进伊犁河谷地区文旅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根据经典旅游线路建立旅游数字社区
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丰沛,美景如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发起的“新疆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中,伊犁河谷地区占有13个景点。可以根据这13个景点建立伊犁河谷地区旅游数字社区,并把这条旅游线路策划为伊犁河谷特色旅游线路,再根据游客的时间安排为游客提供最佳旅游线路,使游客在自驾欣赏沿途风光的同时无忧旅行。
在数字社区中为游客提供伊犁河谷地区13个景点的地理六度信息(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最佳拍摄季节、最佳拍摄时间、最佳拍摄方向),为游客提供并展示伊犁河谷地区的更多“最美”,以便游客获得更加智能化、科学化、艺术化的旅行,同时为摄影爱好者提供拍摄顶级风光照片的可能性。
通过建立13个景点数字社区,形成数字化的伊犁河谷地区旅游网络,可以极大地方便游客在伊犁河谷地区各景点的住宿餐饮、加油、充电等,也能用数字化的方式为游客提供多种旅游方案,从而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旅行的美好瞬间。在建立数字社区时,可以在满足游客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建立数字可视化的地图和数字虚拟讲解员作为游客的旅游向导,从而更好地帮助游客设计自助游方案,领略伊犁河谷地区全域旅游新图景。
伊犁河谷地区旅游数字社区建立的基本模块
数字化旅游线路规划站
伊犁河谷旅游数字社区以全域旅游为视点,各个景点的数字社区数据共享,互通有无,能够全面掌握伊犁河谷地区各景点的信息,包括游客的入住率、周边游客流量、前往下一个景点所需的时间、道路拥堵情况,以及有无交通事故和道路维修等情况,可以方便游客掌握旅行的数据和信息,真正做到数字化旅游,从而用数字赋能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发展。数字社区中的旅游线路规划从顶层设计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更新升级了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发展系统,为伊犁河谷全域旅游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发展,新的娱乐生活方式产生,比如基于VR技术的“云旅游”。某研究论文显示,通过VR技术与朋友一起看音乐会、玩游戏或“拜访”世界其他地方,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当前,游客也更倾向于用更时尚的方式“旅游”。有了VR技术,游客只需带上VR头盔,就可以看到伊犁河谷地区各景点的壮观景象。
逐渐成熟的VR技术正在赋能旅游行业的各个方面。例如,“中国VR游”栏目,让全世界的游客能够在线游览中国各地热门景点,也让中国众多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和文化地标触手可及。其中包括敦煌莫高窟、明十三陵等历史古迹,以及上海外滩和北京798艺术区等具有现代特色的城市景点。VR技术正在帮助中国旅游实现在全球的推广。
数字化的手段为在伊犁河谷地区旅行的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这种带上VR眼镜旅游的方式无疑能够让游客形成一个线上旅行社群,从而增强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在互联网中的话题热度,增加伊犁河谷地区各景点的知名度,继而在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吸引全世界游客领略伊犁风光。
数字化景观搭建
数字社区内数字化景观的搭建能够让游客有更直观的旅游体验。但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数字旅游对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比较缺乏高质量内容,下一步需要不断深挖文化内涵,专注内容打磨。在数字社区中搭建数字化景观场景,并在场景中用视觉光影艺术打造新的视听盛宴,是数字赋能文旅的绝佳方式。例如,日本北海道作为旅游圣地,除了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外,北海道的土著居民爱努族更是让这个地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著名的光影艺术团队Moment Factory便以阿寒湖为舞台,创作了最新的光影艺术旅程,为游客提供了多媒体夜间漫步体验,希望游客能够跟随景观中文字的指引和守护神猫头鹰一起拯救森林,这样沉浸式的旅游参与感让游客耳目一新。
生产高质量的内容需要讲好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够赋予产品魅力,维持产品的生命力和活力。伊犁河谷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有自然风光加持,在打造数字化景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伊犁河谷地区可以通过展示数字社区,依据当地风土人情打造独特的IP故事,从而树立旅游品牌,推动伊犁河谷地区旅游内容创新,优化游客体验。
数字化文化展演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犁河谷则是这片土地滋养的绿洲,其中,伊犁河谷地区的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就是依托被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称为“母亲河”的巩乃斯河而形成的。
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造就了伊犁河谷地区的文化特色。例如,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的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它来自哈萨克族民间传说,即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克服重重困难驯化一匹黑马的故事。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由此,以骑马为题材的舞蹈便在哈萨克族人民之间流传。诸如此类的特色文化在新疆还有很多。例如,在非遗方面,“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于2008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艺术形式包括歌唱、舞蹈、民俗和古典音乐,具有内容、编排、音乐风格和乐器使用多样性的特点。其演唱旋律和节奏变化多样,既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群体表演。直至今日,木卡姆已然成为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见证。究其历史,当代维吾尔木卡姆和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西域大曲”有着一定的承袭关系,它继承了“西域大曲”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生态形式,其内容和形式完美交融。维吾尔木卡姆既是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独特见证,又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瑰宝。
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与数字化手段相融合会焕发新的生机。例如,2021年10月,由中国东方歌舞团出品的舞剧《只此青绿》就结合了数字化技术,让观者在欣赏舞剧的同时对传统中国画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灯光设计为舞剧《只此青绿》呈现宋制美学的清新雅致与画卷中亦实亦虚、诗意梦幻的青绿世界奠定了基础,其用“无色而色始全”来铺陈底色,将“墨色”化作“留白”,在景和演员之间打造了镜子一般的光影,从而体现出了以少胜多、以无胜有、以简胜繁的艺术追求。
与舞剧《只此青绿》类似成功的数字演绎还有很多。每两年一次的乌镇戏剧节中,戏剧的边界被数字化手段拓宽,戏剧表演环境不再拘泥于舞台,游客既是观众,也是戏中人。总之,数字演绎在数字社区中的发展空间很大,既可以利用数字化、多维度的手法带给游客多元的视听体验,也可以增强游客的旅行参与度,让伊犁河谷地区的特色文化润物细无声地留在游客的脑海之中。
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生活多元选择。数字赋能伊犁河谷旅游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存的景点点状化问题;在数字社区中建设数字化旅游线路规划站,搭建数字化景观,打造数字化文化展演,能够充分展现伊犁河谷地区特色文化,保证旅游经济发展的和谐性和持久性,从而促进伊犁河谷地区文旅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但是,旅游过程中的社区属于公共领域,而游客和当地居民的边界是我们在建立数字社区时需要重点讨论的地方。希望数字社区的建立能够让伊犁河谷地区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都能享受到最恰如其分、最优质的社区服务。
参考文献
[1]魏翔.数字旅游——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J].旅游学刊,2022,37(04):10-11.
[2]牛耀红.建构乡村内生秩序的数字“社区公共领域”——一个西部乡村的移动互联网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04):39-56+126-127.
[3]聂学东.对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的辨析研究[J].经济论坛,2013(02):107-110.
[4]齐妙青.浅析加快新疆数字旅游发展对策[J].中国产经,2020(0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