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魔笛》中帕米娜的声音形象塑造及二度创作刍议

来源:转载
2023-03-20 00:00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最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歌剧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展示出的音乐理念是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该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与表达无不体现出其高超的技术。现围绕“形象塑造”,以歌剧《魔笛》中的咏叹调唱段《我感到》为例,从音乐本体、不同版本对比、二度创作三个方面对帕米娜形象进行多方面探析,力求完整、全面地诠释帕米娜这一角色。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是歌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作品中人物个性的展现和人物形象塑造都具有代表意义。在歌剧《魔笛》中,女高音帕米娜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歌剧《魔笛》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引入研究对象,简述莫扎特的创作特点。其次以咏叹调《我感到》为例,对音乐进行分析,通过对音乐织体、和声功能、主题动机等方面进行探究,为后文分析不同版本的二度创作提供理论依据。再次通过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演绎版本相类比,刍议不同二度创作的音乐特点及人物形象区别。最后对语言、节奏、演唱方法与发声技巧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诠释人物形象。

莫扎特歌剧及《魔笛》

歌剧《魔笛》的创作背景

18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奥地区的喜歌剧兴起,如席勒的喜歌剧《魔鬼出笼》、格鲁克的《改革》等,戏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舒适为主,不再追求炫技和浮夸,加上器乐领域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音乐受到大众的喜爱,给后世带来了极大影响。

作为这一时期德奥地区的音乐家代表,莫扎特在创作中尽可能地靠近喜歌剧风格,但创作出来的作品无法表达他的个人情感与思想。莫扎特在晚期的创作中,空幻的世界已经超越他的内心世界,他更加热衷于人物之间的关系。莫扎特的歌剧风格不同于格鲁克,所创作的歌剧已经超出传统歌剧的风格。他对歌剧的升华在《魔笛》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魔笛》的主题宏大,结构统一,作品中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人物矛盾点的处理都非常巧妙。

 歌剧《魔笛》的概述

莫扎特对戏剧人物个性的张力控制来源于他对现实人格的理解,这使其歌剧中的人物的个性兼具真实感和戏剧感。他对音乐形式的要求及技巧的运用近乎苛刻,这也是他成为作曲巨匠的原因。莫扎特的创作风格植根于意大利传统特色,在对各类艺术精髓的吸纳中,登顶艺术造诣之巅。莫扎特把生命献给了有限的歌剧,又在歌剧创作中找到了无限的艺术生命。

歌剧《魔笛》讲述了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为夜后的侍从所救,因夜后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画而对其一见倾心。夜后赠给塔米诺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并告诉王子帕米娜被恶人萨拉斯特罗夺走,希望他前去营救,并允诺只要他成功归来,就将女儿嫁于他。事实上,夜后只是想利用王子摧毁智慧的主宰萨那斯特罗,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历各种艰险和奇遇,识破了夜后的阴谋,最终与帕米娜结为夫妻。

其中,咏叹调《我感到》主要讲述了帕米娜以为塔米诺变了心,对这段感情万念俱灰,希望通过死亡来消除自己内心的痛苦。

帕米娜《我感到》咏叹调分析

帕米娜角色简介

帕米娜这个角色在歌剧《魔笛》中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在整部歌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剧的剧情表明了帕米娜的本性是天真且纯洁的,高贵典雅、华丽、优雅是她的代名词,即使她的爱人正在经受考验,必须遵守与圣者的承诺,帕米娜也依旧相信爱情,这表明她是善良且勇敢的。

音乐织体

音乐从g小调开始,连续使用了三次下行级进,再加上小调调性的烘托,表达出了帕米娜的忧郁、无奈和悲伤之情。起始段的力度记号从强到弱的排序是mf-mp-f-p,且在第三次下行级进中,使用了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充满了悲情色彩。

音乐随后从g小调转为B大调,其中第十二小节到第十六小节,是对前文第十小节到第十二小节的重复,这次重复是本篇中第一个小高潮。其中,“Meinem Herzen Mehr zurück”用“Herzen”中的“Her”建立了一段先连音后跳音的华彩乐句,伴奏织体变得更加简洁,使旋律更加凄美动人,表达出了帕米娜的绝望和痛苦以及期盼爱人早日归来的情感。

从第十七小节开始是咏叹调的第二段,这时调性又从降B大调转回g小调。开头的“Sieh-Tamino,Diese-Tranen”是帕米娜对王子的真情告白,这是主题动机的第一次伏笔。第二十四小节“Sowird-Ruhe-Im-Tode-Sein”为后面的第二次高潮做了铺垫,为帕米娜决定自杀埋下伏笔。第二十七小节到第三十小节,虽然歌词一样,但是一个小字二组的降a,一个小字二组的降b,两个高音。在演唱时可以分别用ff和pp作对比,弱高音的使用更加打动人心,使人潸然泪下,也表达出了帕米娜对爱人的心灰意冷,以及用死来捍卫爱情的勇气和决心。

不同演绎版本的对比

芭桃(Kathleen Battle)演唱版本

芭桃的演唱有着很强的个人风格。她在旋律的处理上流畅自然,在速度上的整体把握与作品的原始标记Andante基本吻合。她在演唱时用真挚的感情将咏叹调中的强弱对比表达得淋漓尽致,吐字准确清晰,圆润饱满,让听众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芭桃在演唱的过程中,双手自然下垂,几乎没有肢体语言,但是将惊喜、怨恨、绝望等情绪表现得真实又自然。

在演唱时,芭桃的情感表达是层层推进的,不管跨度如何,声区依旧统一,始终保持着圆润和流畅。芭桃在语言的发音上十分准确,比如像“Verschwunden”“Mein”“Gluck”等这样的词尾辅音演唱都十分清晰。芭桃在华彩乐句部分只进行了一处换气,也就是在跳音的小字二组g前的一句乐句,节奏快且没有休止,这极具难度。芭桃的演唱自然流畅且清晰,对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十分准确,并且还保证了声区的统一。渐强的旋律推动情绪的上升,展现出芭桃演唱时的深情。芭桃在演唱歌曲的第二句第一节时,在歌词和声区一样的情况下,展现出了咏叹调中的强弱对比,弱高音演唱表现出帕米娜内心的痛苦,能够抓住听众的心。结束处的三个“Im-Tode-Sein”,芭桃做了渐弱和渐慢的处理,对“Tode”进行了强调,展示出帕米娜愿意为爱牺牲的精神。

波普(Lucia Popp)演唱版本

波普的个人形象与帕米娜十分匹配。波普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相对比较缓慢,语气委婉。在高音的演唱时加入了装饰音,并运用了弱高音演唱,使旋律更加圆润。同时,在演唱的过程中,波普的表情比芭桃少很多,在织体动作上也比较少,展示出了帕米娜当时的失落和低沉。

波普在演唱歌曲开头第一句“Ach-Ich fühl’s-Es-Ist-Verschwunden”时,在语气上,将重音放在了句首,语气的变化从强向弱逐渐转换。当唱到高小字二组的g时,波普使用弱高音将悲痛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歌曲第二句“E-wigbin-Der-Lieben-Glück”的演唱,波普仍然使用弱音。“Lieben”这个词是波普从心底唱出来的,将帕米娜的悲伤之情真切得传达了出来。波普演绎的是温柔的帕米娜,并没有用强烈的、明亮的高音来刻画帕米娜的形象。在演唱“Nimmerkommt-Ihr-Wonnestunden”时,旋律呈阶梯式,速度做了渐慢处理,力度也做了渐弱处理。

波普没有像芭桃一样在结尾处进行明显强弱对比的处理,但在语气上依旧进行了力度的递增。波普的演绎成功地塑造了帕米娜这一人物形象。

柯莱特(Julia Kleiter)演唱版本

柯莱特的演唱则赋予了帕米娜更多的“纯真”。与芭桃和波普的演唱不同,柯莱特版本的帕米娜更注重爱情,以及对塔米诺的不理解。在演唱时,柯莱特的速度比Andante要快,且节奏比较紧凑,但旋律依旧流畅。此外,柯莱特的肢体动作相对较多,表情也比芭桃和波普更加夸张。

在第一段的开始,柯莱特的速度比较快,在咬字上也比较重。其中在大跳的地方,柯莱特为表现出帕米娜对恋人变心的不理解,在演唱时比较用力。在后面的演唱中,柯莱特选择了用较弱的力度进行演唱。但总体来说,柯莱特比芭桃和波普的演唱更有力。

在第二段开始处,相比于芭桃和波普演唱时的柔情,柯莱特表现出的是一种质问的感觉。当唱到“E-wigbin-Der-Lieben-Glück”时,柯莱特的语气变得低沉,表达出帕米娜的绝望。在演唱这段的高潮乐句时,柯莱特与波普的处理一样,对高音降B的处理采用了弱高音演唱。

二度创作特点刍议

歌词语言部分

与之前的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歌曲的歌词部分是该作品的一个重点,歌唱家对难点的处理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演唱时,由于有八度音程,因此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把握好语言的发音,并与情感相呼应。如“ist”要注意元音“i”的完整,把“i”表达清楚后接“st”,“esist”作为词语则要发音准确。“i”母音部分音高难度比较小,但由于发音时口腔呈扁平状,容易出现为了达到音高的要求而挤压声音,导致喉头上提的情况。

在演唱之前,歌唱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发挥演唱技巧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语言的发音点。在歌曲中段出现的八度音程,对于歌唱家来说是比较容易演唱的,其高音可以随角色情感的迸发而渐强,尽情抒发角色对爱情的呼唤。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发音,要与情感相匹配,以免演唱失误。但此处的八度音程处于句尾接下一句的换气点,并且还有一个八分休止符,所以在此处,歌唱家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稳定气息。

在歌曲接近结束时出现的第三次八度,唱法接近第一次,重点在于强大的语言发音支持,歌词中“i”与“u”的转接,不仅音高从低往高走,而且口腔呈现出闭口音向开口音的转变。这要求歌唱家的口腔保持打开状态,声音位置也要始终保持一致,做到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平稳衔接,进而在细腻的演唱状态下,完成对歌曲的演绎。

旋律节奏部分

三位歌唱家在演唱的速度上把控不太一样。由此可见,在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中,节奏速度也很关键。为稳定气息,必须进行换气处理,因此在演唱时,应最先考虑气息的控制。关于换气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在歌词“Mehr”之前,另一种是在“跳音之前”。这同时也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不能太拖沓,否则气息会不够,但是速度太快就会与歌曲整体速度不相符,所以速度与气息的把控在作品的演绎中非常重要。在“Mehr”前换气,可以更好地演唱下一乐句,但要保证第十五小节处音高的准确性。如果在第十五小节之前换气,就无法保证乐句的完整性。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出来的歌剧作品都极具特征性,所留下的音乐作品都是经典。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的创作背景和剧情,以及歌剧中帕米娜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探讨出作曲家一度创作是二度创作的理论依据,继而对这一唱段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表现。通过对咏叹调《我感到》的情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夜后与太阳神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也是戏剧性冲突的体现。深入分析帕米娜的语言、行为,对听众深刻理解歌剧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借鉴不同演奏家的演绎版本,提炼出“歌声塑造人物”这一本质,以达到通过歌声来塑造角色的目的。这首咏叹调的音域较宽,跳动的幅度也比较大,深刻地体现了帕米娜的感情波动,极富戏剧性。帕米娜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表现性。要想更好地塑造和表现出该人物形象,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就必须掌握以上演唱风格和技巧,正确演绎帕米娜这一角色。

参考文献

[1]刘小瑢.帕米娜咏叹调《我感到》的演唱分析[J].戏剧之家,2019(19):78.

[2]李玲瑶.浅析“帕米娜”的咏叹调《我感到》——选自歌剧《魔笛》[J].大众文艺,2016(19):152.

[3]王紫云.浅析歌剧《魔笛》中咏叹调《啊,我感到》的音乐风格与情绪处理[D].太原:山西大学,2016.

[4]刘冠宏.莫扎特歌剧作品《魔笛》艺术特色赏析[J].音乐创作,2013(08):174-175.

[5]赵丹阳.歌剧《魔笛》中三位侍女的形象塑造及演唱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6]冯波.歌剧《魔笛》咏叹调与重唱部分的简析[J].音乐创作,2016(03):175-177.

[7]尹丹.以《魔笛》为例探析莫扎特歌剧中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巧[D].沈阳:东北大学,2015.

[8]王刚.论歌剧《魔笛》中帕帕杰诺的舞台形象塑造[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史偌霖
< 排序栏目 保存 重置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人才招聘 | 站点公告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 技术支持:后稷网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