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杨柳白族彝族乡(以下简称杨柳乡)位于保山市市区西北部山区,坐落在怒江东岸的怒山山脉中,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共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白族、彝族为主。杨柳彝族民歌是杨柳乡彝族人民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是杨柳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杨柳彝族民歌作为杨柳彝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护,需要传承,需要发展。但是,随着全球音乐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下,很多杨柳乡彝族的年轻人不再关注杨柳彝族当地的本土文化,学习杨柳彝族民歌的人少之又少,当下杨柳彝族民歌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
基于此,笔者以杨柳白族彝族乡甘沟村为田野点,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收集田野实地第一手资料,从杨柳彝族民歌的现存状况、传承模式、发展困境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杨柳彝族民歌如何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既能够被保护传承,又能够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
杨柳彝族民歌现状
杨柳彝族在生产活动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音乐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下,很多杨柳乡彝族年轻人不再关注杨柳彝族的本土文化,只有几位老艺人尚且还能演唱杨柳彝族民歌。
杨柳彝族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杨柳乡关于杨柳彝族民歌的一个代表性传承人是黄飞。黄飞于1966年出生,彝族人,在被命名为杨柳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省级传承人的十几年以来,黄飞一直积极组织彝族山歌小调传承活动,累计带出徒弟30多人,但无传习所,一般只能在家中或者在政府安排的学校进行教学讲解,由于教学基础设施有限,因此传承效果不佳,长期坚持学习的人少之又少。传承人黄飞家里共有4口人,即女儿、女婿、孙子及传承人自己,但其家人没有跟随他学习杨柳彝族民歌小调。笔者对传承人及文化馆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后得知,到目前为止,杨柳彝族民歌无曲谱记录本,仅靠传承人书写汉字进行记录。
传承人黄飞表示:“杨柳彝族民歌一直以来无曲谱记录,也没有专业人员来做专业的搜集及整理,杨柳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虽然做了一些记录,但只是用汉字记录歌词”。如此,杨柳彝族民歌在传承的过程中就会存在遗失的风险,对杨柳彝族民歌的资料保存、传承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杨柳彝族民歌的唱腔十分灵活,用记谱的方式很难呈现出来,演唱者和伴奏者大都放弃了记谱,加之杨柳彝族民歌多为口传心授,要求学生心领神会,更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杨柳彝族民歌的节拍并不像西方音乐那样,要精确到每个音符,而是演唱者根据所处的环境即兴演唱,衔接合理即可。因此,杨柳彝族民歌的节拍并不受限。此外,会唱山歌人的大都只会唱歌而不识谱,他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听觉进行判断,记谱的意义并不大,故而目前的杨柳彝族民歌无曲谱。
杨柳彝族民歌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杨柳白族彝族乡文化内涵深厚,但由于其位于市区西北部,离保山市的发达区域较远,人流量较少,间接导致杨柳乡彝族传统文化得不到重视,其文化内涵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杨柳彝族民歌是杨柳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杨柳乡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杨柳乡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杨柳乡特有的一种文化象征。
在传统的彝族村庄,彝族民歌是记载本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教导与启发后代的重要手段,也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鲜的事物不断地涌入杨柳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杨柳彝族民歌逐渐消失在杨柳彝族人民的视野中,其社会功能逐渐减退。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背景下,过去传统节庆中的节目表演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以舞台演出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节庆活动。杨柳乡彝族传统民俗节日“火把节”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杨柳乡人民政府依托“火把节”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在这一类型的民俗节庆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彝族传统民俗表演,民众参与程度较低。杨柳彝族民歌的舞台化表演虽然为杨柳彝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舞台化的演出有别于杨柳彝族人民自己组织的文化活动,无法真正体现出彝族民歌的文化底蕴,更无法呈现出其文化特色。舞台化演出所强调的审美价值及过分注重观赏性,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呈现,导致杨柳彝族民歌逐渐走向消亡。
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抢救到宣传保护,从普查到整理归档,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设施的投入,也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现阶段,国家非遗保护资金主要有三大来源:中央设立的国家专项资金、各省市县政府设立的地方配套非遗保护资金以及社会募集的公益资金。其中,中央财政拨款的比重最大。非遗保护资金总额虽不少,但分散到地方后仍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数量众多的非遗保护需求。
杨柳彝族民歌作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扶持。目前,保山市政府对民族民间相关传承机构的资金扶持十分有限,而杨柳彝族民歌本身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只有参加演出才能获得少量演出经费。没有资金支持,杨柳彝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传承人老龄化及断层化
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以传承人为主体。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杨柳彝族民歌已经无法满足杨柳彝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样化,生活理念也在转变,这样的情况使杨柳彝族民歌面临着“有人教无人学”的窘境。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杨柳彝族民歌的传承人已经56岁,大家公认唱得好的歌手也已经65岁,有的年龄甚至更大。而“80后”“90后”“00后”会唱杨柳彝族民歌的人却少之又少。
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杨柳彝族人民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城里求学、工作,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唱歌只能作为学生的特长或爱好,而不是未来谋生的手段,家长只愿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了解,而不愿意让其深入学习杨柳彝族民歌;在杨柳彝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虽然保护机制健全,但传承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学习杨柳彝族民歌气氛越来越淡,传承力量严重不足。传承人老龄化和断层化是杨柳彝族民歌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没有充分运用新媒体
传承人普遍不会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例如不会使用微博、抖音等,或是上传的视频的拍摄画面较粗糙,不清晰。因此,如何充分彰显杨柳彝族民歌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杨柳彝族民歌并爱上民歌,是目前的问题所在。通过采访传承人黄飞先生了解到,只有剪辑视频发布到网上进行推广,如发布在抖音、新浪微博等平台上,利用名人效应,才能使得杨柳彝族民歌有机会被其他地区的人们所了解。
杨柳彝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加强采集杨柳彝族民歌曲谱的整理及出版
到目前为止,杨柳彝族民歌没有录音集及曲谱集,仅有传承人的手抄汉字歌谱,无歌谱旋律记录。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将以下几个方面落到实处。
首先,应加大对非遗民族歌曲曲谱整理的资金扶持力度,推动保山市文艺艺术团、保山市文化馆、非遗办等共同努力,切实把音乐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除了文化部门之外,还可以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音乐爱好者自发地加入收集民歌的队伍中。如果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收集、宣传民歌,为当地音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其次,在收集民歌之前,相关部门应该关注身怀绝技但年事已高的杨柳彝族民间歌手,及时走进彝族村落收集、记录他们所演唱的歌曲。在搜集民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要记录整理,还要重视录音录像工作,将其及时归档,以便日后整理研究。
最后,与出版社联系,将搜集整理出来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编辑出版。
借助新媒体搭建特色平台,发展杨柳彝族民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数字化交流平台已成为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途径。杨柳彝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主要以“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方式代代相传。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巨大,可以拓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杨柳彝族民歌。
同时,可以邀请传承人录制民间音乐教学的视频,并在所录制的视频中添加字幕、解说,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上进行宣传,这样一来杨柳彝族民歌的教学就不再局限于线下教学。
政府也可以积极引导、帮助和鼓励传承人,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杨柳彝族民歌,推动杨柳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利用互联网搭建的网上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把杨柳彝族民间歌手所唱的歌曲保存下来;另一方面通过视频留存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想要学习杨柳彝族民歌的人更好地学习杨柳彝族民歌。
培养新的受众,加强新作品的创作
民歌适应时代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减少作品篇幅,选择群众关心的话题进行创作,优化简化唱腔结构等。
联系实际,新作品创作与时俱进
传统民歌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表演形式上,创作题材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创作新作品时,创作者要贴近群众实际,缩短时长,创作短小精练的小段。如在紧跟时代主旋律方面,创作了《文明乡村创建“社会治理”》《不忘初心学党史》等。
优化唱腔
在优化唱腔方面,目前杨柳彝族民歌的传承人在唱杨柳彝族小调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演出风格,以吸引更多观众。如在方言方面,既可以使用接近普通话的方言进行演唱,方便大众理解,又可以使用彝族方言演唱,其与教师独特的嗓音条件相结合,在演唱时更能体现出杨柳彝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总而言之,基于政府的积极引导,传承人努力争取演出活动,传承杨柳彝族民歌,杨柳彝族民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只有培养新的受众,才能不断传承与发展杨柳彝族民歌。
综上所述,杨柳彝族民歌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仍面临诸多困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研究杨柳彝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虽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但却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新的研究视角。
关于杨柳彝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目前还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传承人老龄化及断层化,没有充分运用自媒体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采集杨柳彝族民歌曲谱的整理及出版工作;借助新媒体搭建特色平台发展杨柳彝族民歌;培养新的受众,加强新作品的创作,如联系实际,新作品创作与时俱进和优化唱腔等方面着手,唤起杨柳彝族民众的自觉意识,让杨柳彝族民众自发地保护和推广杨柳彝族民歌,营造出良好的彝族民歌传承氛围。
参考文献
[1]贺智利,吕政轩,樊文军,等.榆林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研究——传承人访谈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241.
[2]于晓坤.彝族民歌文化价值探索——以滇南红河地区为例[J].明日风尚,2020(22):118-119.
[3]柴慧霞.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中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9.
[4]刘玲玲.“非遗”保护理念与广西民歌传承保护[J].歌海,2014(02):52-56.
[5]石英燕.“非遗”保护理念与广西民歌传承保护[J].中国文艺家,2018(05):121.
[6]庞婷文.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当代音乐,2018(0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