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记录民族文化演变趋势的“活化石”,非遗的价值有目共睹。保护、传承非遗,可以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帮助群众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现以非遗保护相关工作为落脚点,首先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其次说明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具体涉及法律、传承人和资金等层面,最后以现存问题为依托,结合问题成因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全方位保护传承人等,希望能给工作人员以启发,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效开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领域获得了高质量发展,部分文化产品与艺术形式逐渐走向国际,而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现阶段,社会各界已就非遗的价值达成共识,指出非遗不仅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同时还能集中反映人类的智力水准。近年来,在国家号召下,各地不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相关保护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然而,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非遗传承发展的质量。为确保非遗保护与国际接轨,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水平,有关部门应明确非遗保护现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传承策略,为非遗的科学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背景
翻阅现有文献能够发现,国内外学者普遍更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传承人和文化语境变更给非遗带来的影响。事实证明,上述因素均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效果密切相关。其中,社会、文化语境为非遗提供了传承与发展的土壤,传承人则始终作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而存在。马斯洛指出,人类行为通常受需求的驱使,正是趋利性的存在,才使社会经济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现阶段,非遗文化性、社会趋利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想实现保护、传承非遗的目标,关键是要尽快化解矛盾,通过多角度的创新,使非遗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非遗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没有深入分析非遗现存问题,便采取相应措施干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由此可见,新时期,要想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关键是要了解限制非遗发展的因素,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及手段尽快消除潜在问题,使非遗稳定、持续地发展。
非遗保护现状
非遗和民族文化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增强群众向心力、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保护、传承非遗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先后遇到了以下难题。
法律层面
实践经验表明,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有权威的法律“保驾护航”。我国针对非遗制定的法律条例的固有属性为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原则性,由此不难看出,现有法律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情况,通过地方立法进行补充迫在眉睫。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非遗法律体系必将逐渐走向完善。但非遗具有多样性,这在无形中提高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难度。因此,对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的地区而言,其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地方法规,突出法律的权威性与强制性,有关部门应对此引起重视。
传承人层面
作为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只有对传承人进行全方位保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传承非遗。近年来,传承人“断档”问题愈演愈烈,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延续传承人需要社会、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现阶段,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工作开展受限。二是有关机构认定传承人的标准极为严格,仅有一部分民间传承人能够通过认证。三是非遗技艺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十分考验学习者的耐力,无法准确理解非遗保护、传承重要性的学习者极易半途而废。
资金和人才层面
资金
资金不足同样会限制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推进,导致工作最终成效受到影响。我国有大量拥有丰富非遗资源但经济水平偏低的地区,当地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力度、资金投入力度有限,工作效率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2]。
人才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工作人员素养和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国内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始终未能取得预期成效,若不尽快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将会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受到影响。调查可知,在非遗保护机构任职的人员不仅要负责保护、传承非遗,还要肩负起宣传推广、普查申报的职责,而各项工作的侧重点均有不同,要想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关键是要保证人才储备充足,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做法如下:其一,政府应提高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专业人才提供符合其心理预期的生活、工作环境;其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将相关活动引入中、小学课堂,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相关活动;其三,各大高校以自身情况为依据,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其四,以行业需求、工作要求为导向,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接触、了解非遗保护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的途径,促使工作人员尽快转变自身观念,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工作方式层面
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的站位不断提高,即便如此,相关工作仍存在有待优化或开发的环节,例如,活动策划、文创产品设计等。鉴于此,工作人员应发散思维,通过将非遗资源与其他优质资源充分结合,不断增强非遗对群众的吸引力,借助群众的力量保护并传承非遗。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的非遗资源往往更加丰富,因此,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有关机构可以将乡村旅游与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双赢”[3]。
非遗传承路径
保护、传承非遗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部分非遗被破坏,这也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尽快扭转不利于非遗保护的局面,关键是要给予传统文化充分的尊重,在此基础上,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打造各主体协同合作保护非遗的理想格局。在此过程中,有以下几项工作需要尤为重视。
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初见成效。在我国现有法律中,与非遗保护、传承相关的条例较少,由此导致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可操作性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使非遗保护工作有据可依。在完善立法以及普法的过程中,应重视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立足实际,放眼全国,以各地区非遗保护现存问题为依据,明确法律漏洞,全方位、多维度了解现存矛盾以及潜在问题,尽快补齐短板;二是各地政府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根据当地情况,颁布相应的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三是不断提高民事立法站位,提高对非遗传承人的重视程度,结合该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保障其合法权益。
全方位保护非遗传承人
作为保护、传承非遗的主体,非遗传承人在申报非遗项目、展示非遗以及培养非遗人才等工作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保护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有目共睹。首先,应大力扶持该群体,在法律的指导下,制定传承人激励制度,定期评估传承人的贡献及表现,对于贡献良好且表现突出的传承人,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激发该群体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其次,应对传承人认定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因为不同非遗有不同的特点,严格按照固定的标准认定传承人,极易使非遗项目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要想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认定人数,引入弹性考评机制,放宽认定标准,对申报非遗的申请进行灵活、准确且高效的评审。此外,简化申报流程也十分重要,这样做既能使认定时间得到控制,还能使认定效率得到提升。最后,应拓宽传承渠道,打破“信息孤岛”,大力培养濒危非遗的传承人,通过打造理想传承环境的方式促使传承人全身心地投入非遗传承工作中,使该项工作的现实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4]。
加大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
资金投入
众所周知,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投入大、内容多和范围广等特点,对资金的需求极大,政府所提供的资金往往难以充分满足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需求。要想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按照预定计划有序推进,关键是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借助社会力量,为各项工作的落实奠基。有关部门应尽快落实以下工作: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并加大资金投入,为保护、传承非遗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对专项资金严加管控,杜绝资金拨付延后等情况出现,与此同时,对资金申请流程、手续进行简化,确保专项资金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三是对主动参与筹资的社会机构、个人进行鼓励、表扬,善用社会捐资或其他手段,为保护和传承非遗助力。
人才培养
在文化产业化趋势越发明朗的当下,从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人员数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想尽快突破工作瓶颈,关键是要增加人才储备。现阶段,实证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有以下几种。其一,对编制人数进行调整,补齐人员缺口,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突出且经验丰富的非遗保护人才队伍。调查发现,各地非遗保护相关机构均存在工资偏低、编制数量有限的情况,加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通常需要工作人员独立完成制定策划方案、设计脚本还有拍摄视频等多项任务,对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只有视情况调整薪资福利,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获得与付出对等的收入,才能避免人才大量流失。其二,近年来,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与非遗保护、传承相关的专业,通过成立专业工作室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平等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机会[5]。要想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各大高校应当积极联系非遗传承人,邀请非遗传承人前往校园举办讲座或开展培训活动,由此达到提高师生专业水平的目的。
对当前的非遗保护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
非遗保护工作较为复杂,因此,只有不断调整保护方式,才能够使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最大程度地接近预期。实证有效的措施如下:一是借助配备有智能设备、先进设备的场馆,创设相应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凭借该做法充分吸引群众目光,确保群众能够为保护、传承非遗贡献力量;二是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活动的方式,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为创新保护方式助力;三是视情况将非遗引入校园、各大景区,基于旅游元素、非遗元素,打造相应的体验馆,将非遗项目与旅游路线相结合。
其他措施
要想使非遗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传承,还需要提高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新媒体的出现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传统的宣传方式已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工作人员应从两个方面出发,对宣传方式、渠道加以调整。一方面,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随着新媒体受众数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要想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使各类媒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信息获取难度、获取成本不断降低的当下,受众逐渐分化成多个亚文化圈,不同亚文化圈成员的兴趣爱好、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关注的重点均有所不同,只有以群体特征为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宣传非遗,才能使宣传工作发挥出应有作用。调查发现,年轻人普遍习惯通过抖音、知乎等平台了解非遗相关内容,老年人则更倾向于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介获取相关资讯。要想将新媒体打造成宣传非遗的主要平台,关键是要深入剖析新媒体特点,凭借话题性极强的内容充分调动群众热情,使非遗相关资讯在特定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以云端游博物馆为例,近年来,多地均借助互联网打造了云端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云端博物馆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既能凭借精美的UI界面吸引受众目光,又能避免实地参观人流密度大的情况出现,提高受众的体验感。二是受众可以将相关内容转发到不同的社交平台,使博物馆的潜在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
综上,现阶段,工作人员应当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心由抢救保护变更为“保护+传承”,充分发散思维,使非遗得到创新发展,充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应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尽快确定突破口,进而建立起完整、有效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体系,通过保护传承人、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确保非遗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实现。
注释
[1]汪愉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多元自治路径研究——基于重庆市垫江县石磨豆花的调研[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3):102-110.
[2]史学峰.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6):89-92.
[3]张俊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城镇化路径——以河州花儿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78-86.
[4]朱季康.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J].地域文化研究,2020(04):52-62+154.
[5]孙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为例[J].艺术百家,2018,34(01):22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