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建设,打造全新的图书馆运作模式,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从“互联网+”的思维角度切入,推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分析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具体趋向以及“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发展建设的现实意义,制定更具可行性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策略,为读者创设更为优良的外部环境,这也是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路径。
引言
传统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十分有限,且呈现出封闭性的特征。读者想要搜索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资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时候检索到的结果并不符合其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全面运用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争取让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呈现方式更加开放。这不仅能够提升读者在资源搜索方面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让读者在图书馆内享受到更为全面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一发展思路,这或许会成为未来图书馆建设的最终趋向[1]。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既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助力,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首先,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原本封闭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以更开放的形式呈现出来。但这也意味着读者在搜索文献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接收到一些低质量的信息资源,如果读者本身不具备信息筛选的能力,就很容易在信息甄别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最终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其次,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原本具象化的知识文献以虚拟化的形态呈现出来。这就意味着信息资源需要通过数据转换的方式储存在网络空间中,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频率越高,信息隐私泄露的风险就越高。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2]。
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全面运用“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全面改进与完善,使图书馆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借助互联网重新定义图书馆业务,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才能让读者在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开放共享的观念在图书馆服务创新建设的过程中全面渗透。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意义
演化出图书馆建设的新形式
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实现了新产业和新行业的跨界融合,其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也较为先进。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将虚拟的网络世界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图书馆的业务结构得到全面的创新和改革,并进一步革新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推动以信息资源储存和整理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逐步转变成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知识资源集散基地。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外部信息资源精准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有利于完善图书馆在知识资源方面的服务,推动图书馆逐步成为外部资源整合与储存的中转站,其本身的建设和服务意义也将发生改变[3]。
精简图书馆服务的各项流程
传统图书馆不论是提供图书借还服务还是知识信息检索服务,都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但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图书馆可通过更换硬件和软件系统,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提供服务,这极大地解放了人力,不仅压缩了图书馆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成本,还能够为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在低技术含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均交由智能化设备来完成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行个性化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并让原先烦琐的图书借还以及信息资源检索流程变得更为精简,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打破图书馆服务的各项限制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渗透和应用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大势所趋。只有使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图书馆在地域方面的限制,才能够将资源公益和服务公益两大模块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让读者在享受高品质服务的同时可以获得更为专业的信息资源。不同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在线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必要的交流和互动。这意味着读者能够从图书馆中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图书馆也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来全面收集和整理读者在图书借阅和检索方面的各类信息,使得后续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读者可通过偏好设置的方式,获取更贴合自身需求的图书馆资源供应服务。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是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优化的重要支撑。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的具体需求
内容方面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读者在信息资源搜索方面有了更多的期待,其既希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来收集最丰富的资料,又希望能够通过最简便的方式搜索更精准的资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读者更希望图书馆能够代替其完成资源搜索和整理的工作,其希望通过对信息资源要求的简要描述来获得丰富的资源。这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在内容方面的需求[4]。
时空方面的需求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阶段的图书馆读者已不满足于前往图书馆进行资源的搜索和查阅,大多数图书馆读者都希望通过更方便快捷的方式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的资料,为自己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助力。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有了图书资源搜索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需求,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降低信息泄露的可能。
形态方面的需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纸质化的文献资源已不再是资料查阅和检索的主流方式,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在转存和传输方面优越性的突显,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读者更倾向于通过数据形式来获取文献资源,因此大多数读者会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进行资源的查询和搜索。这就意味着资源收集、整理和储存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需要满足读者在知识信息收集和查阅形态方面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优化
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图书馆的建立和服务规章制度的拟定需要遵从政府的整体性规划安排和引导。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要想进行服务创新和优化,就需要使用新型软件和设备精简服务流程,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一系列创新优化策略的落实都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图书馆要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信息资源搜索体验,就需要与全国信息资源库达成合作,而这些都需要依靠政府推动和引导。
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前中央所颁布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各类文件政策,结合当地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共享的开放资源系统,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还要根据当地的财政收入实际情况,划拨部分资金支持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和资源的优化重组,促使图书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纸质信息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的互借互通。这有利于整合分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加快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步伐。
工作人员需要提高信息素养
即便图书馆已经对各类服务进行了智能化改革,但相关服务的开展也离不开人力支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技术和服务方式,以推动图书馆的正常运营。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转变原有的服务管理理念,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会使用“互联网+”思维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优化过程中,图书馆应不断购买新型的机械设备,建立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学习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方式,只有如此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在图书馆服务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图书馆还应运用大数据技术给读者画像,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以更贴合读者期待的方式进行馆藏资源的拓展和电子信息资源的引入。由于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已经开始呈现出资源检索与服务融为一体的新型建设趋向,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还需要提升个人的服务意识,学会正确引导读者使用现代化设备进行信息检索,如此才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图书信息资源检索和阅读体验[5]。
图书馆需要搭建完善的互联网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要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就需要使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无障碍阅读,自由享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就意味着图书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创新,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更为多样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新书籍资源或内容的推送,这样一来图书馆便可将馆藏纸质图书资源转化为电子版的图书资源,读者可在微信公众号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选择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这打破了图书馆资源推送和输出的时空限制,也提升了图书馆的读者黏性。
但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推送和运营也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维护。因此,图书馆需要设置专门运营维护微信公众号的岗位,借此来完善公众号的新书推荐服务。这就意味着读者只需要关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图书馆的最新信息。而公众号的管理和维护人员也可通过每天查阅后台统计信息来分析读者的具体喜好和习惯,进一步优化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公众号的维护和运营人员还可以在公众号的栏目中添加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的模块,读者可以在这一模块中分享和表达的个人阅读心得,根据自身的需求向图书馆提出服务创新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使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优化更具有方向性。
图书馆服务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传统的图书馆运营过程中,不论是文献资料的查询还是图书借还,都需要依靠人力资源来完成,因此读者独自在浩瀚如海的馆藏区域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相应的图书借还手续也十分烦琐。为了简化图书馆的服务流程,工作人员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服务内容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图书馆服务人员可通过引入先进智能化机械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来缩短读者在借阅手续办理方面的时间,这不仅能够简化图书馆的借阅流程,还能够让读者获得更好的借阅体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读者可以通过一站式借还设备来完成图书借还,还可以通过使用相应的智能化查询设备来查询相应图书的具体馆存地点和馆存量。这极大地缩减了读者在图书信息检索和查阅方面的时间,提升了读者在图书检阅方面的效率。
图书馆内部服务的优化不仅体现在提高读者的服务体验,还体现在减少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等方面。由于读者可通过自助服务进行图书查阅和图书借阅,因此其不需要排队等待,工作人员也不需要在图书借还这一工作环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可以将关注重点放在个性化服务定制和后台数据分析方面,从而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6]。
图书馆需要创新宣传方式
数字阅读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许多读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搜索图书资源。但实际上,图书馆在专业化知识资源收集和整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要想提升读者黏性,图书馆就需要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读者意识到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不复杂。除了传统的读者活动或派发传单等形式之外,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或微视频拍摄等方式对图书馆资讯进行网络化传播,这不仅能够加快相关资讯的传播速度,还能够让不同人群都关注到图书馆的相关信息,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图书馆的宣传资讯吸引,到图书馆搜寻和借阅相应的图书资源。图书馆应将宣传重点放在阅读氛围的构建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方面,这能够让长期处在较大压力下的城市人群对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活动心生向往,提升图书馆的读者黏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打破图书馆封闭式的资源整合模式,还能够简化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流程,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转换的效率,让无纸化阅读以及自助服务成为图书馆未来服务的主流模式,真正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注释
[1]梁锦旗.“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价值工程,2023,42(01):48-50.
[2]孙红亮,王翠姣.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模式及智慧服务[J].采写编,2022(07):178-180.
[3]唐小红.“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科技风,2022(14):55-57.
[4]鲁黎.“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提升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2(05):167-168.
[5]冯燕燕.“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分析[J].兰台内外,2022(05):55-57.
[6]孙琼,蒋洁.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0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