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本县实际,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开辟出一条具有金秀特色的发展之路。但是由于受到当地生产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仍需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文旅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自治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的,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旅游人员不断攀升,旅游带来的民生福祉硕果累累。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自治县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19.04亿元上升为2020年的45.13亿元;接待旅客人数从354.09万人增加到616.11万人;旅游总消费从26.13亿元提高到58.06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旅游景区开发加速,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全县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国家3A级景区以上有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旅游民宿67家,是来宾市旅游景区最多、等级最高的县份。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集自然观光、避暑度假、生态养生、民俗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旅游主题于一体的广西重要旅游目的地。
市场营销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形象不断提升
通过持续加大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资金投入力度,继举办“世界瑶都生态养生文化节”等特色旅游文化主题活动之后,形成了以特色旅游活动带动旅游宣传,以活动宣传拉动市场营销的良好局面,在广西范围内和广东珠三角等地逐渐树立起金秀“世界瑶都 康养金秀”的旅游品牌形象。
旅游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旅游功能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自治县成功创建了三处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加快实施“交通活县”战略,基本实现“外联通、内循环”总体布局,逐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旅游商品开发日益丰富,特色产品深受旅客喜爱
旅游商品主要有瑶医药浴、灵芝、灵香草、八角、香菇、木耳、玉桂、绞股蓝、金秀红茶、甜茶、瑶族药酒、瑶族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类型丰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瑶家美食如盘王谷养生汤等绿色生态食品不断进入市场,满足了游客的饮食需求。
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立足实际,科学规划,长远打算,是自治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主要体现在“早”“全”“细”三个方面。“早”就是起步即规划;“全”即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村屯系统打造;“细”即规划要落实到位,可操作性强。如制定《大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把瑶山生态建设、瑶族文化传承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有重点,顾全局,保证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循序渐进,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制度保障,惠及民生。服务民生,增加创业就业机会,让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红利,是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出台实施《自治县生态乡村民宿旅游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扶持政策,着重在“精”“实”“效”方面下功夫——“精”即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实”即真金白银投入惠及农户、产业;“效”即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快构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乡村民宿建设机制,激发民众参与创业的热情,打造“2+2+1”民宿旅游示范点。
项目为王,示范引领。生产要素在空间上集中本身就会产生巨大的附加效益,而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分工,增强旅游资本积累能力,是自治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特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高”“大”“上”特点,“高”即规格高;“大”即规模大、投资大;“上”即上档次、影响深远。现已成功引进世界瑶都文化旅游产业园等,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加快了自治县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步伐。
文旅融合,联动发展。善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是自治县文旅融合的精髓所在。自治县瑶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将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如建立“1+6”模式瑶族博物馆,打造瑶族文化传承基地;建立龙华红色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立门头费孝通纪念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教育基地,等等,在此基础上,瑶族文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乡村振兴,共同致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自治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自治县遵照“坚持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相协调”等指导意见,以“旅游+”模式,支持农户利用当地自然人文及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瑶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小镇建设,“林下种药,山下制药,山里康养”,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日趋成型。
生态底色,绿色发展。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自治县是生态大县,生态成为自治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底色。自2019年获得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以来,自治县严格按照国家划定指数标准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开源增收,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增加生态系统经济价值。据统计,林下经济总值从2018年的10.02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5.20亿元,农业总产值从2018年的15.34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25.86亿元,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
旅游产品品质有待提高
目前,自治县最成熟的旅游景区是圣堂山和莲花山两个景区,而这两个景区均以山地观光为主,其他类型如科普和研学等尚未打造完善,旅游活动相对单一。至于乡村民宿,其人文活动在开发、利用、体验方面还存在不足;民族村寨的瑶族歌舞、特技表演的内容模式基本相同,特色不够鲜明,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问题在客观上缩短了游客的旅游时间,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旅游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近年来,自治县加大了对大部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尽管如此,由于景区分散,山高路陡,景区的可进入性仍然较差。另外,金秀山地占总面积的73%,又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用地矛盾日益突出,除山外的桐木、头排两个镇外,其他乡镇都处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偏小
自治县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同时,由于自治县生产总值偏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壮大旅游产业起步维艰。据了解,直接参与县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的单位只有一家规上企业,其他的仍处于培育发展之中。全县文旅产业生产经营现代化水平不高,涉及领域偏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潜能尚未被充分发掘,导致初级文旅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
产业的深度融合尚需时日
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第一、二产业的支撑。自治县旅游产业与农业、林业、工业等的融合明显不够,尚未形成稳定的现代农林工观光体验养生一体化产业体系。目前,重中之重就是全力把瑶医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构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以此带动健康养生、文旅研学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促进瑶医药研发中心、旅游地产等高端产业提质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自治县任重道远。
旅游购物体系还未健全
大瑶山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维管束植物有2232种(其中,野生种有2135种),大型真菌有215种,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产品资源。自治县在旅游开发中,逐渐形成了以茶叶等本地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深受旅客喜爱。但是,这些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另外,本地特色产品如瑶族刺绣等生产仍停留在原始手工状态,其他如绿色食品、瑶医药用保健品等品牌效应不强。
旅游管理服务人才匮乏
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的支撑。据统计,目前全县在编的专职文化工作者不足100人,专职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则更少。由于人才储备稀少,文化旅游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服务质量差强人意,尤其是从业人员对瑶族传统文化、绿色生态建设等的认识理解把握不深,文化软实力仍有待加强。
推动自治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对策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围绕广西关于“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住建、医疗、健康、养老、体育等融合发展”等战略部署、工作要求,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打造高端康养度假基地
结合自治县“十四五”规划要求,以健康、养生、长寿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为灵魂,着力打造高端康养度假基地。一是提升康养度假设施和服务品质,依托盘王谷休闲度假区等现代化服务设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构建国际化服务体系;二是丰富康养度假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山地优势,大力发展徒步、野外拓展、户外营地等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创设中草药主题园,提升康养体验;三是系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内涵,增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元素,彰显“世界瑶都”魅力。
提升“世界瑶都 康养金秀”品牌质量
围绕“世界瑶都 康养金秀”主题,突出瑶族文化品牌。一是加强高端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通过建设国家级瑶族文化研究基地,举办国际瑶族文化会议或论坛,设立“民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加强瑶族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二是聚焦优势产业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以瑶医药康养产业为龙头,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大力扶持瑶族刺绣制品、瑶族工艺品等文旅装备制造业发展,逐步构建与“康养金秀”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协调发展,完善民族村寨的修复与改造工作,保留瑶寨传统风貌,展现瑶族浓郁风情;四是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大对金秀优良旅游资源和专项度假、养生、避暑等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世界瑶都 康养金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系统打造高素质旅游管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程。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及医药企业的合作,探索创建瑶族医药产业联盟,培养一批瑶医药产业高端人才;二是深化茂南与金秀扶贫协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定点扶贫金秀县工作机制,培养一支现代文旅业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是加快推进绿色生态教育干部学院建设步伐,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金秀县共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合作协议,培养一批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骨干力量;四是进一步推进来宾市卫生学校与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班常态化,储备康养产业基层专业人才。
拓展科普教育功能基地设施建设
充分发掘利用历代专家学者关于金秀大瑶山民族、社会、自然等科考文献资料的价值。一是拓展建设大瑶山生态博物馆,设立历代金秀生态科考展览厅,增加大瑶山的科考价值含量;二是扩大金秀博物馆馆藏,增设瑶族社会科学考察展览厅,突显大瑶山瑶族支系在民族学中的研究地位;三是建设科考遗址公园,建设科考工作站、生态保护实验室、珍贵动植物标本库等,推动科考研学常态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