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分析信息时代下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变化,并针对学生在阅览行为、学习区域、交流行为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提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在信息检索和阅读方面越来越依赖网络,其阅读媒介主要是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这导致以文献典藏和图书借阅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传统高校图书馆难以吸引读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空间的使用率,满足学生对图书馆的新需求,本文以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和阅读空间的多元化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策略。
信息时代下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变迁
阅读媒介由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变
印刷媒介是指利用印刷方式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中介物,优点是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且读者拥有主动权,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缺点是时效性不强,且受使用者文化水平的制约,使用者要具备识字能力。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信息接收者的感觉更加直观。
信息时代,电子媒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便利,学生常用的阅读媒介逐渐从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变。高校图书馆具有图书借阅和信息检索双重功能,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逐渐以信息检索为主。
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复杂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方式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向“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转变;由原来的以个人独立完成作业为主的学习方式,向小组或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转变;由原来的单一接受式学习,向创设情境式学习方式转变。通过这些开放、协同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主、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面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阅览空间格局,满足学生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的需求。
交流行为由被动到主动的个性化转变
在以往的高校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是单向性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被动接受”和“被训诫”的过程。在网络十分发达的当下,“00后”大学生更加具有个性,拥有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渠道,主体意识也更强烈,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了满足学生的交流需求,高校图书馆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本末倒置。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要从学生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图书馆进行学习交流。
信息时代下学生对图书馆空间的需求分析
阅览行为多元化需求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急速更新彻底模糊了知识与信息的界限。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跳跃式地查找、阅读,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开始更多地使用电子媒介进行阅读,如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纸质书籍的利用率正在逐步降低。学生的阅览行为更加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他们在图书馆中从通过纸质媒介获取单一的信息逐渐转变为接收二维化信息,甚至是多维化、多角度的媒体信息。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查询和阅览工作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一座存储图书的建筑,还是一个新旧媒体融合的场所。
学习区域的多元化需求
高校图书馆具有导学、促学和助学等功能,在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生需求,将自身打造为集学习、研究、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当代大学生,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区域布局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大多只有借阅和自习功能,装修古板单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大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区域,比如个人的、小组的、开放的、封闭的等,以满足其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希望图书馆是一个可以满足自身互动、休闲、娱乐、交流需求的场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从以图书阅览为主转变为以学习、交流为主。
交流行为多元化需求
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有着依赖网络、倾向小组活动、注重交互和体验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交流行为包含研讨型、集会型及休闲型三种。
研讨型信息交流行为是指少数群体间进行学术类研究讨论的行为,其对多媒体设备、空间的私密性和隔音性等有一定要求,空间构建形式通常为内向封闭的空间。集会型信息交流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读者聚集在一起开展学术讲座、新书发布宣传等集会活动的行为,信息传播的方式通常为单向式,对空间的需求是能形成一定围合感的封闭型或半敞开型空间。休闲型信息交流行为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交往行为,流动开敞的大空间更能促进陌生人之间的偶然相遇与交谈,可以通过扩大通道、走廊空间或楼梯间等来丰富空间的休憩功能。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空间改造策略
合理规划利用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
压缩纸质资源占用空间,合理采购纸质资源
纸质资源复本量的确定是图书馆资源采购工作常面临的难题,经常会出现师生对某本图书的需求量大,复本量却不够或有的纸质书无人问津的情况。传统纸质资源的保存需要大量的馆藏空间,当纸质资源的数量过多时,图书馆就无法储存这些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合理规划纸质资源的占用空间,考虑高校核心学科的需求,以师生实际的学习和工作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纸质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知识信息服务,在考虑学生开放性阅读需求的同时,将纸质文献资源进行分类,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尽可能地提升馆藏的整体质量,以满足师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建设各类特色专题书库,如党建基地建设书库、红色教育书库、学生素质通识教育书库等;还可以针对学校的重点学科、新增专业及重点项目,精准采编各种专题资源。
利用先进技术,建立数字资源空间,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收集、存储各类资源,还要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同时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许多高校图书馆尝试通过分析用户画像、打造个性化搜索引擎和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例如,设置个性化的图书清单和书架,让学生可以根据需求快速查找并获取所需的资源。
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打造数字阅读空间,方便读者共享资源,努力打造开放、舒适、互动的学习空间。通过打造个性化的服务界面,使用智能检索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打造适合读者个性发展的空间,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促进读者核心素养的提高。
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多维的“知识空间”,探索资源共享的新模式,让读者能够进行独立和个性化的学习,满足读者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自我的需求,使读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每个读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学习目标。
合理规划,建立学生学习区域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复合型的学习场所,应该根据读者需求,合理规划不同功能的学习区域,如为喜欢独立学习的读者提供安静且封闭的学习空间;为有互动讨论学习需求的读者提供相对开放的讨论空间,提高读者的体验感。
专门学习区域,也可以理解为自习室。该区域主要供学生看书和学习,配有纸质资源和各种电子资源,足够的桌子、插座、网线接口、电脑,方便学生自由地进行学习和资源搜集整理。
讨论学习区域。为了满足读者讨论学习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专门打造几间独立、隔音的工作间,工作间基础设施要完备,如桌椅、插座、网线接口、黑板和投影仪等,要注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间主要用于读者讨论和交流,为了便于管理,可以采用预约制,读者可以通过提前预约来使用工作间。
复印、打印区域。为了方便学生复印、打印检索到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合适的公共区域配置几台复印打印一体机,为学生提供自主、便捷的复印和打印服务,同时还要注意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工作。
沉浸式虚拟体验区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打造沉浸式虚拟体验区域,让读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不被外界打扰,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还可以通过虚拟的体验式教学、远程互动交流来丰富读者的学习体验。
专业特色空间区域。为了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对相关学科和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与调研的基础上,与院系合作打造相关专业特色空间区域,配备相应的智能化设备,充分利用馆内的信息资源优势与空间优势,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艺术设计、建模、短视频制作等实践的专业空间,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以人为本”,设置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
当代大学生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信息来源渠道丰富,既需要开放共享的交流空间,也需要独立的学习空间。为了满足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共享需求,高校图书馆要打造复合型空间,通过打造多功能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共享的空间。
充分利用每个开放和半开放式空间,根据读者需求设置学习区、活动区、交流区等多元化空间,增加空间的互动体验性。高校图书馆要利用多种装饰设计手段,打造数字化学习区、咖啡厅、新书展示区、研讨室、开放式学习区等空间,可以利用建筑的高低差、隔断、透明玻璃和树墙等方式打造多层次的阅读空间,达到既具有开放性,又保证私密性的效果。如此一来,传统高校图书馆阅览、交流和休息空间的空间界限被消解,各个功能场所不再有明确的边界,图书馆最重要的部分——阅览空间也不再单纯地按空间来划分,整个图书馆成为广泛意义上的阅览和学习场所,阅览、学习和交流行为无处不在。
加强软硬件装饰设计,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除了要在物理空间上进行改造外,家具的选择也要别具匠心,例如配置舒适、具有书香气息的家具,注重营造人书合一的氛围。可以在馆内不同的区域配置不同色调和风格的家具;还可以设计兼具空间感和实用性的超大玻璃落地窗,使读者可以充分感受自然的光线。图书馆的装饰细节也需要认真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场景选择合适的陈设物品、灯具、展示架和可移动组合桌椅等。
数字化学习区可以配置可移动的投影仪、音响和桌椅等,体现科技为生活赋能的特点,灵动插座体现出设计的巧妙,多屏互动环境可以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咖啡厅和沙发区可以选用“颜值”高、现代感强的彩皮沙发和软硬适中的白色圆凳,为学生提供更舒适的休息环境。新书展示区可以利用投影设备设计成漫步式的阅览空间,对书籍的封面、内容简介、试读和借阅方法进行滚动化投影,这样不仅有利于读者阅览,还可以减少大量书架造成的建筑空间浪费,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高校图书馆小隔间研讨室的设计可以将多种色调融合,选用简约大方的桌椅。开放式学习区可以配备板桌长凳和铁艺桌椅。
高校图书馆要从传统的“藏书之地”转型为“多元化学习场馆”,在重新构建功能空间时,要对现有场地和改造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要考虑读者学习行为的变化,阅读媒介、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的转变,满足读者阅览行为、学习区域、交流行为的多元化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增设或调整馆内的空间布局,形成最合理的图书馆空间改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