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视域下,重庆艺术设计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通过剖析重庆艺术设计产业的构成及特点,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对重庆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顶层布局产业生态、中层主体、人才、载体平台、底层设计服务五个方面探讨重庆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提出以国家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建设为基础,力争到2025年,成功创建“设计之都”。在新时代,如何适应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并带动重庆艺术设计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重庆艺术设计产业构成
艺术设计既是一个行业,也是一个设计艺术学门类。从专业角度来看,其兼具了日常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环境设计、平面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服装设计等。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发展阶段,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度交叉重合。尽管国际上对艺术设计产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却将艺术设计产业归列在文化相关产业中。2018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提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艺术设计产业与此六个领域均有交叉,且着重于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领域。王军教授按照艺术向上、设计向下原则将艺术设计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其中上游包含传统工艺、文化艺术、社会教育服务;中游包含艺术品交易、休闲娱乐、出版业以及广播、电影、电视;下游包含数字内容时尚创意消费、广告会展、网络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以及创意设计服务。本文将立足于重庆本土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艺术设计专业覆盖与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的内容领域,首先打造顶层的文化创意生态,其次搭建中层艺术设计产业中的主体培育、专业人才教育、艺术设计作品平台,最后对底层的设计服务五大细分领域进行分析。
文化创意生态
重庆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也是工信部首批四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工业特色类)之一,在创意设计产业各领域中,工业设计产业最为成熟。重庆依托自身工业产业的优势,积极布局具有工业特色的文化创意生态,为艺术产业的特色发展找准锚点,积极打造“重庆设计”品牌,形成了一批以创意设计为主导的龙头企业和以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的特色园区。
积极开展各类设计创意竞赛,持续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宣传与推广优秀创新成果。此外,重庆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已形成“一核五区”的空间格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体、人才及载体平台
艺术设计产业的主体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组织单位。主体的培育涉及多个细分产业,如出版印刷、传统工艺美术、娱乐表演业、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广播电视、影像音乐等。主体的活跃程度与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地方行业竞争力。
艺术设计人才教育涉及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领域。艺术设计从狭义上来看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设计学,因此设计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于艺术设计产业,打破各类设计专业的壁垒,让设计人才树立文化产业意识,了解产业链上下游,提高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
载体平台是指支持重庆艺术设计产业的有组织的集合体。目前,重庆从优化布局、引导建设、完善管理等方面激发艺术设计产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其承载地以两江新区悦来片区为核心,支持设计公园、产业城、设计总部等项目的建设。重庆将打造以两江新区悦来片区为核心承载地,沙坪坝、渝中、巴南等地为支撑的“1+N”产业协同发展布局。
创意设计服务
前文提及艺术设计产业着重于“设计服务”。现代设计服务是指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机构和个人等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并以有形产品、无形资产、智力资本及其所代表的知识产权为依托的市场经营行为。现代设计服务更强调“设计”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包括产品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并以知识产权为依托,强调创新性和独创性,能够代表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准;同时,其也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以服务为导向,是一种集服务与产品于一身的市场经营行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
成渝双城经济圈对重庆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加强文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要打造“一城两中心”的发展模式,还要在区域内加强文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在文化交流方面,两区域应建立双方统一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新媒体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中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两区域的交流合作。
在资源共享方面,应建立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下,成渝两地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两地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同时也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
丰富艺术设计内容,推动艺术设计发展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重庆和成都两地的艺术设计领域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设计中心,为两城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艺术设计内容来看,目前重庆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区域特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结构。因此,现代艺术设计成为产业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
通过对重庆历史文化、城市特色等进行总结和梳理可以发现,在历史文化方面,重庆形成了独特的巴渝文化等;在城市特色方面,重庆拥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建筑风格、独具魅力的山水特色以及浓郁醇厚的民俗风情。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发现,重庆产业发展优势显著:其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三,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四,具有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提高设计文化认知度,增强文化自信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建设。从政治角度来看,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前提;从经济角度来看,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将“巴渝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起点,是对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的有效措施。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推广当地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成渝双城高质量发展。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设计交流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推动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首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加强设计交流。设计交流包括协会组织及高校学术、人才培养的交流。例如,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通过定期互访,交流研讨艺术设计中的问题以及经验;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美术展览等一系列大型展览活动,以提高群众的艺术设计水平。另外,两地高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举办相关展览、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重庆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策略
聚焦巴渝文化,多维度布局产业生态
深入挖掘巴渝文化内涵,加强巴蜀文化走廊建设。同时,将传统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在传统艺术设计中融入现代化元素。成渝两地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给重庆传统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此外,应将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布局重庆艺术设计产业生态。
政府方面,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对艺术设计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其迅速发展,为艺术设计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和优化艺术设计文化产业结构,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场方面,艺术设计产业可以促进其他产业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也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创新思路,带来新的市场商机。企业应该积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梳理企业品牌,采用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品牌联合推广等方式,还应注重与高校联动打造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依托重庆工业产业优势,壮大成渝地域主体
重庆艺术设计产业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提升影响力,必须确立依托工业城市的优势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同时,还需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扶持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
主体的壮大与发展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态势。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因此必须要设立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整合双城产业优势,从顶层规划到战略落地,完善艺术设计全产业链。顶层是打造主体的示范聚集地,建设国家级与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进而建设示范级研究院、设计院,吸引两地乃至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主体入驻重庆。
培育引育人才并重,促进艺术设计产业发展
在设计人才的培育上,要打造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联盟,共同发展成渝艺术设计教育,共同打造成渝艺术走廊,更好地服务成渝经济圈。在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明确产业需求及行业的应用性。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树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相协同的路径。
此外,还要大力引进优秀设计人才。重庆应该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专业设计人才的职称体系,积极与国际文化艺术机构和艺术设计人才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各类专业竞赛、文化交流活动,引进高端优秀人才。
打造平台矩阵,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目前重庆艺术设计产业以两江新区悦来片区为核心承载地,沙坪坝、渝中、巴南等地为支撑的“1+N”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设以艺术设计产业为载体平台项目,如重庆设计公园、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重庆工业设计总部基地等,打造平台矩阵,集合优势资源,增强辐射力,促进艺术设计产业地可持续发展。
文化交流也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创造了条件。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艺术设计产品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消费者对艺术设计产业的文创产品需求主要表现在追求多样化与个性化并存、良好的文化体验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在开发与设计地方文创产品时,要在功能与审美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文创产品设计必须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创产品让消费者对巴渝文化产生认同感,对文创产品产生期待,助力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延伸艺术设计管理与服务,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艺术设计管理与服务上,双城要形成合力,延伸艺术设计管理与服务。重庆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历史积淀和资源优势不足,而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其丰富的经验能有效助力设计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二者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优化、创新艺术设计产业管理工作,将传统艺术设计理念和方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加强信息沟通、交流与共享;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升级,提升艺术设计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重庆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重庆艺术设计产业应抓住“双中心”战略的契机,借助政策、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努力将自身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产业集聚地,使重庆艺术设计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重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研究”,批准号:22SKGH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