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汗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纪录片逐步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重要举措,它能够以清晰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向人们展示非遗文化的内容及其承载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为人们走近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提供重要支持,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鉴于此,现就如何创作出高质量的非遗文化纪录片展开探讨,并借鉴国内优秀的非遗文化节目,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以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也承载了各族人民的民族情感。而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和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帮助更多民众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既有助于宣传和弘扬非遗文化,又能激发更多民众自觉加入保护与弘扬非遗文化的行列之中。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艺术之精美
相较于其他影视表现形式,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其强调通过实地调研、贴近群众、与群众沟通交流等方式,对故事、人物、文化等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与此同时,纪录片也强调通过精美的画面、极富魅力的声音营造良好的视听呈现效果,充分展现出非遗文化的意境美、内涵美、形式美,带给观众独特的视听体验,从而激发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热情,引导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视觉加工技巧的运用增强了非遗纪录片的艺术美,使其更具有艺术观赏性,充分展现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魅力,同时使其彰显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历史之客观
纪录片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是一种用真实发生的故事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通过形象生动的解说词将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娓娓道来,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节奏充分展现了非遗文化的内涵和韵味,促使人们在纪录片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文化之深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地域、族群、创造者、传承者缔造的,其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和多样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以特定的物质为载体而存在和发展,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中实现保护与传承,因此其传承之路也变得狭窄。在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过程中,可以将世代传承的“保护与弘扬”化无形为有形,将非遗的工艺流程、表演形式等以清晰的画面记录和宣传下来,这既能为后人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提供重要素材,也能为后人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建议
坚持以非遗传承人为主的叙事理念,完整翔实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高度依赖专业的传承人。在创作非遗文化纪录片时,可以将目光聚焦在非遗传承人身上,通过记录其日常生活、传承方式,增进人们对传承人的了解,并透过他们的故事,展现非遗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创作非遗文化纪录片时,可以以叙事的方式将相对枯燥的非遗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路径等以生动感人的人物故事描述和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增强非遗文化纪录片的吸引力,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也能够通过传承人的故事直击观众内心,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民众自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能动性。
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的纪录片《传承》深受观众的喜爱,究其原因,在于其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题,通过寻访中华文化传承人,以真切动人的故事展现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能够让观众感受到非遗文化是客观存在的,非遗传承人也是真实存在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非遗文化在观众心中的真实感。纪录片《传承》的第四集《师徒》主要讲述了“西关打铜工艺”这一知名度不高的非遗文化,苏广伟是一名打铜匠,但他的儿子苏英敏对打铜工艺并不感兴趣,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赛车方面。苏英敏认为,现代是科技时代,父亲这种古老的打铜工艺势必会被先进的技术工艺所取代,所以不愿意学习打铜手艺。随着父亲的年龄不断增长,其已无力经营铜器店,于是苏英敏便开始担负起经营铜器店的重任,他有着新潮的思想,希望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打造出与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迎合现代民众需求的铜制品。当他带着造印的花纹铜器向父亲求学时,两人对新旧打铜工艺、打铜理念进行了深入交流,彼此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发。两人之间的冲突充分调动了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热情,观众想深入了解两人的争论点是什么,随着情节不断推进,不仅使观众增进了对打铜工艺的认识,见识了苏广伟精湛的锤印工艺,还展现出了手工打铜的独特魅力。
非遗文化纪录片通过以非遗传承人为主的叙事脉络,将传承人平凡而又异于常人的生活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传承人的点滴工作中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深意。这种纪录片没有浓重的说教意味,只有让观众感到亲切的生活事实,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坚持以真实为原则的表现手法,在拍摄过程中注重捕捉细节
非遗文化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要将真实作为首要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取材,在真人真事中挖掘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制作画面清晰、逻辑条理、情感丰富且具有教育价值的纪录片,增进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点燃人们心中的激情,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行列之中。
在拍摄素材时,摄影师不仅需要从美学的层面出发进行构图,保证画面的精美,也需要捕捉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的细节,尽可能地使影片的呈现效果与现场效果相一致。在制作纪录片时,跟踪拍摄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因为它既能全面清晰地记录非遗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外貌、神态与肢体动作,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当时的环境音,实现声音与画面完全同步、高度协调。最关键的是跟踪拍摄能够捕捉到最真实、最自然的瞬间,从而促使人们走近传承人,了解非遗文化。
《海派百工 璀璨非遗》微纪录片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该片以最高8k超高清形式呈现,记录了本市国家级、市级、区级以传统工艺类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讲述了非遗传承人“一生择一事”的专注,展现了其精美的作品、精湛的绝活、独特的匠心及其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在记录海派玉雕这一非遗文化时,摄影师对雕刻工匠师的脸部、手部进行了特写跟拍,雕刻工匠师屏气凝神的神态,一丝不苟的专注精神,细微的手部动作,都在镜头下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拍摄非遗文化纪录片时,一定要加强对细节的刻画,呈现出传承人在打造传统工艺时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从细节之处彰显传承人的“匠心”。在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细节刻画是否清晰准确,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成败。
合理把控剪辑节奏,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
影视作品的节奏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节奏,主要包括镜头的移动、切换等,另一类是内部节奏,即影视作品中形成的悬念、冲突或者故事发展进程。在创作非遗文化纪录片时,制作人员应合理把控内外节奏。合适的节奏能够为纪录片增光添彩,成为吸引观众观看的利器。非遗文化纪录片具有节奏缓慢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非遗文化纪录片枯燥无味,相反,它会通过营造故事冲突、灵活把控镜头节奏等增强纪录片的趣味性,从而吸引观众,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
仍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的纪录片《传承》为例进行说明,在该纪录片的第7集《家园》中,年近六十的敖云其木格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查的牧民,世代居住在戈壁深处,是当地守土戍边的养驼模范。从1978年开始,不论是黄沙漫天、干燥酷暑,还是乌云密布、冰雪交加,敖云其木格每天雷打不动会做的事就是巡逻边境线,坚守边境线44年来,该地从未发生过涉外事件。在四十余年的骆驼训练生涯中,骆驼早已以家人的身份融入其生活中,在为丧母的小骆驼喂牛奶时,她的脸上总是闪耀着轻柔慈爱的光辉;在听到寻驼归来的儿子的脚步声时,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这些特写镜头的展现使得主人公的形象变得更加饱满,同时也使观众在舒缓有度的节奏中走进敖云其木格的家园,真切感受其无私的戍边精神,促进观众将这种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凝聚中华精神的文化世代传承。
在合理把控剪辑节奏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同期声增强纪录片的现场感。同期声是指声音来自拍摄活动中的同期录音,区分于后期配音。在拍摄活动中录制的同期声分为人物同期声、音乐同期声、环境同期声、动作同期声等。在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中,灵活应用同期声能够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感,让观众直观地观看和了解被描述对象及调研实地的生活场景,使纪录片的画面与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也使得传承人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真实,同时也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及无穷魅力。
解说词与同期声相互穿插与配合,增强纪录片的呈现效果
在非遗文化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解说词与同期声相互穿插与配合是增强视频呈现效果的重要手段。人物同期声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想法,另一方面能够使纪录片更具真实感和吸引力。不论是工艺制作过程中发出的敲打声,还是人来人往的脚步声等,都会为纪录片增添“烟火气息”。解说词是对纪录片呈现画面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其能将不同时空的画面有效衔接起来,既可以传递更多信息,增进人们对纪录片内容的了解,也可以在简短的话语中制造悬念,引发冲突,激发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热情。让解说词与同期声进行穿插与配合,有助于观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增进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更容易取得预期的播出效果。
以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为例,该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既通过追踪拍摄的方式采集现场人物的自然声音,增强纪录片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又通过解说的方式对苏北大鼓的现场及传承人进行介绍,促使观众对苏北大鼓的构造、唱腔等形成了深刻理解,还通过解说词与同期声相互穿插的方式实现了不同片段的完美衔接,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营造具有“东方美学”特色的美学意境,提高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非遗文化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通过巧妙构图、灵活应用素材元素等方式丰富纪录片的画面,增强视觉呈现效果。在制作非遗文化纪录片时,创作人员要增强美学意识,通过各种手段营造具有“东方美学”特色的美学意境,让观众在以传统哲学为主的“东方美学”意境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感悟,激发观众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进行说明,这是一部通过非遗创新秀演、沉浸体验、还原绝技等全新的方式,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人们既能看到粉墙黛瓦、古巷石桥的传统建筑美,也能领略中国琴棋书画的传统艺术美,还能在方言、民歌中感受中国独特的语言美。传统建筑美、传统艺术美、中国语言美相互交织,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非遗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既为纪录片增添了美感,又提高了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纪录片成为展现、保护及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创作非遗文化纪录片时,我们要坚持以非遗传承人为主的叙事理念,完整翔实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坚持以真实为原则的表现手法,注重拍摄细节;合理把控剪辑节奏,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坚持解说词与同期声相互穿插与配合,增强纪录片的呈现效果;注重营造具有“东方美学”特色的美学意境,提高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引领更多民众在挖掘非遗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自觉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