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出版社诞生于1985年至1995年之间,是指依托计划单列城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而开设的出版社,在出版社之前冠以城市名,如青岛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南京出版社等,总计16家。城市出版社设立时间短、区域性强,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现结合济南出版社发展路径,论述城市出版社的发展历程、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希望对城市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出版社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国有文化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平台,也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力量,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论述要求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城市出版社为代表的国有文化企业面临着不少内部问题与外部挑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经营模式僵化,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晋升通道比较单一,管理团队成员普遍年龄较大,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建立,限制了出版业务发展。三是产业业态单一,拘囿于传统出版主业,主要产品市场认同度低,社会效益不高。尤其是随着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版产业面对着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读者群体和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困境和瓶颈也逐步显现。四是城市出版社不仅要面对来自省级出版集团、中央出版集团以及大学出版社的竞争,还要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营图书机构的竞争,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当然,城市出版社也有很多优势。比如,依托城市,易得到地方支持,弘扬城市文化,参与城市出版资源开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能够在决策后迅速执行,船小好调头;与历史悠久的大出版社相比,负担轻,机制灵活;与民营出版机构相比,出版资源丰厚,信誉好,保障力量强;等等。如果城市出版社能充分运用这些优势,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济南出版社发展路径
济南出版社建社于1988年,2009年转企改制,2012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实现净利润6006万元。在全国16家城市出版社中当选为全国版协城市出版社工作委员会会长单位;在全国584家出版社中,利润总额排在第18位。济南出版社的腾飞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深挖主业优势,打造出版品牌;二是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聚焦主业,打造品牌
1.深耕主题出版,服务中心大局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主题出版图书选题内容同质,偏说教、偏学术,与读者生活有一定距离,不能使大多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感同身受。而如何在唱响国家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同时使内容更接地气,把有意义的内容讲得有意思,是每个出版社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济南出版社整合国内外知名学术权威人士和行业专家,打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国家级出版高地,并持续发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丛书”入选2022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名单;《红色齐鲁365》《季羡林如是说》两本党建教材被中宣部、中组部评为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山东省只有一家出版社入围;《制度自信与制度之治》、“中华元典学术史丛书”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发展规划项目;为赓续“红色基因”,重点打造了《百年文学主流:小说大系》《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人格风范》等一批红色图书。
2.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优质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诸子百家国风画传》(全6册)版权输出法国、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同策划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发行总码洋达5000万元;厚植地方文化,《济南故事》《济南味道》《千泉之城》等突显济南历史文化特色、人物风情的图书为展现济南文化底蕴,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提供了助力。
3.加大原创力度,打造童书精品
济南出版社注重内容原创,实施精品战略,相继策划出版了《王一梅给孩子的情商童话》《快乐小书虫》《童话庄子》《嘘,老师来了》《给孩子的诗意童年》《鲁冰七彩童话系列》等一系列注重青少年品德教育、素质教育的优质图书,全方位提高了童书出版在业界的知名度、美誉度。版权引进产品《小恐龙可可奈》,在全国出版业深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大环境下,创新营销模式,通过网络大V推荐、教育机构团购等新兴渠道,面世两个月即线上销售24万册,其受到了国内小读者的喜爱,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聚力名师团队,做强教育出版
济南出版社的教育类图书做的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成果也比较丰硕:教材教辅一直是济南出版社的“看家本领”,早在建社之初就是其盈利重点,目前国标教材《生物学》年销量260万册,教辅《学习与检测》《知识与能力测试卷》经久不衰;课程化阅读产品《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年销量逾百万册,延伸开发的《小学生小散文100课》也卖得很不错;近几年在主题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德育等专题教育类图书方面下的功夫也很深,基本具备迅速根据国家政策组织作者编写图书的能力,发行渠道也比较成熟,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面向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出版5年,总销量达390万册。
融合发展,实现腾飞
“聚焦主业”是在图书主业上持续精进,在主题出版、定制出版、精品出版等领域不断拓展,夯实主业根基;在此基础上的“融合发展”则是以“文化服务城市”为现代文化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实现融媒体赋能与出版融合发展转型,形成图书出版发行、多媒体数字服务、会展会务经济等多产业模块的融合发展态势,用文化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济南出版社拥有13个全媒体账号和15个融合发展平台,已发展成为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教育培训及会展会务、旅游研学、酒店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迈入全国出版行业前列。
1.素质技能多元化,提升团队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全媒体时代使得传统出版业急需加快培养一支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近年来,济南出版社注重多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组建,打造了一专多能的知识服务文化队伍,不仅围绕各部门业务引进复合型人才,而且注重对创新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在各编辑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数字融合发展中心、影视制作、会展会务、电子商务、旅游公司等10余个多业态部门,从而形成了以图书主业为基础,融合发展全面开花的局面。
2.融合方向多元化,推动新兴文化业态
围绕文化产业,济南出版社以政府服务、民生服务为重点,拓展会展会务、展馆设计展陈、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数字服务、影视制作、活动策划、高质量PPT制作、网络安全、境外卫星落地服务等业态,在主业之外衍生出更多发展实业。其中,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业态中,创新研发出“系统推演、组合优化、无缝衔接、系统集成、现场总成”会展会务模式,形成了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会展会务“生态链”,先后承接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人社部中国智能制造大赛及外交部、工信部、中国社科院等筹办的国家级展会;连续三年承接由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承接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图片展受到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多项会展活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平台宣传报道。在2020年年末创下一个半月承接山东旅发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全国糖酒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四个国家级会议的历史记录。经过努力,济南出版社会展会务板块已经形成品牌,树立了会展会务行业的标杆。
城市出版社发展路径思考
依托城市,发挥优势,树立品牌
城市出版社最大的优势资源就是城市,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使本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适应,让优秀文化跨越时空,为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强大的文化动能,是城市出版社应承担的使命与担当。此外,城市出版社还应该紧紧依托城市,在弘扬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化被动为主动,为城市各个领域的业务开展提供量身定做的出版服务。比如关注城市热点,深挖政府需求,增强政府黏性,为其策划一批实用性和可读性兼具的小而精的图书。目前,济南出版社与市政府很多机关单位都建立了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文化济南”的号召,策划了一批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和省会红色文化传播的精神阵地建设工程,推出了《中国荣耀》《红色印记》《红色齐鲁365》等主题教育图书和文化活动。围绕济南传统文化,打造“济南故事”和“济南文化名片”系列图书和活动,塑造济南城市文化名片,赋能济南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立足于城市软实力建设,与中国社科院哲学院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服务于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的智库群,为研究、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贡献力量;为服务文化济南建设,承办了“家庭电视老年大学”“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工程”“文化惠民消费季”“泉城书房”“当代教育家学堂”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整合资源,完善制度,优化机制
出版社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无论何时都应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出版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统筹指导、督促落实,确保出版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健全完善出版物导向管理制度,把好选题关、审读关、质量关,着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不断细化和完善制度建设,在图书出版过程中,严格执行选题论证、“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地图审核管理、印前审读、书号管理等出版管理制度。另外,城市出版社还应在基础制度、用人制度、运营制度、管理制度的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激活企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活力,提升经济效益。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高度重视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把专项培训和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培训进行充分结合,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作长期推进,这对企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出版情怀的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不足,强化弱项,突出重围
目前很多城市出版社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日益提高,但在整个市场环境中的表现仍显弱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的城市出版社依托民营机构,有的依赖国外版权,却唯独缺少核心策划能力。对出版社而言,核心策划能力无疑是核心竞争力。很多编辑常年出差,经常奔赴各种学术研讨会、各大书展,回来就带来一批好选题。他们关注各种学科的发展动向,了解各专业研究带头人,甚至知道这些专家的创新理论。有的编辑甚至通过在出租车上听广播得到思路,在火车上浏览学习强国得到灵感,这种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策划的习惯值得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获得选题:比如,多关注一些好杂志的连载文章,与国内版代公司建立联系,参加展会时多去看看国外出版商的书,逛逛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各平台的热搜,关注一些粉丝量比较大的博主……互联网时代信息互通,能够获取读者想法的渠道很多,城市出版社的编辑更应该打开思路,拥抱时代,引领时代,而不是拘囿于方寸之间,整日伏案,闭门造车。再就是城市出版社的版权运营能力较弱。随着我国在国际上各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倡导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大环境下,每一家出版社都必须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内容国际化。近年来,城市出版社图书版权输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突破,但仍有一些出版社没有专门的部门经营图书版权贸易,因此对国际图书市场需求的了解也不深入。对此,城市出版社应采取相应举措,派出队伍向富有版权输出经验的出版社学习,提升编辑的版权输出意识,或建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策划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选题时,要注意语言须易于翻译,易于被国外读者理解,在版式、封面上注意美观。有了输出的经验后,可以成立专业团队对公司图书版权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出版特色和品牌寻找国外对口出版社建立直接联系,形成一批相对固定的合作公司,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出版社的需求,有针对性、成体系地进行输出。另外,在出版业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中,城市出版社还应在努力做好传统出版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编辑的数字出版意识,提高版权运营能力,努力促成与喜马拉雅、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数字平台的深度合作,把历年来积累的优秀品牌,深耕转化为音频、视频、电子书等,以获得收益,努力探索出一条数字出版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