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有机整体,承载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发源地,是构筑村民精神风貌和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实体空间。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呈现明显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优秀的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它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现通过对江苏乡村特色文化保护及传承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以乡村为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保护和传承江苏乡村特色文化的策略。
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的意义
有益于形成良好的乡风、家风和民风
优秀的乡村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在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凝聚人心,改善农民精神面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江苏乡村人口众多,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理念对乡村建设和乡村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但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辨别文化优劣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很容易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形成“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因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做好江苏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可以使村民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不盲目追求利益,在凝聚民心的基础上规范其行为。当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突破时,可以从广大居民的思维方式、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同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以此深化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帮助农民当好乡村产业融合的“主人翁”
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就是要调动一切力量去发掘乡村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度整合。
乡村蕴含着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乡村古建筑、传统服饰、农具、古代器乐等传统乡村文化资源与乡村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都是依附于农业而产生的,也反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和村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实现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兴盛,就需要为乡村资源的利用和文化的发展探索新思路,以使产业作用最大化。例如,积极将乡村特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还可以激发乡村特色文化的活力,解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动力不足、濒临消失等问题,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促进现代化建设和乡村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一直充当着“稳定器”和“蓄水池”的角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后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构建和谐乡村,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化建设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因此加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一核心,从多维度推动乡村的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最终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同时通过协调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帮助村民加强主人翁意识,树立乡村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江苏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近些年江苏在乡村建设中对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不足。具体而言,地方政府更重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另一方面,大部分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只关注一些与自身衣食住行相关的方面,更有甚者认为造成乡村贫困落后的原因是乡村的古建筑及民风民俗,因而肆意破坏传统文化和民俗,迫切希望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自己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乡村文化资源遭到破坏
首先,江苏乡村的物质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一般而言,乡村的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景观、田园景观、建筑景观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街巷景观。江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整齐合一的建设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环境,但是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导致乡村中一些独具匠心的特色物质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同时,由于片面追求村貌整治和经济发展,很多村庄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生态景观相冲突的元素,破坏了乡村景观的整体性。
其次,江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传承困境。江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近年来这些文化的传承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很多年轻人对一些民间故事、歌谣基本一无所知。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中淳朴的邻里关系也渐渐淡漠。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村民在离开田园后,对城镇生活感到无所适从,各种非物质文化在乡村中面临失传的风险。
只顾“颜值”不注重文化内涵
江苏的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从来不缺好素材。但是在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乡村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乡村的文化内涵,导致很多乡村一味地模仿其他成功的乡村,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
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无法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无法真正把“本地故事”转变为“特色体验”,所以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江苏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文化内涵的单一化文化逐渐显露,致使很多非物质文化资源无法得以充分传承。
乡村文化传承体系不健全
第一,江苏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范围比较小。村民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一般只留意那些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物质文化内容,对非物质文化内容的认知严重不足,忽略其具有的潜在价值和深远意义,导致一些具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被遗忘。
第二,江苏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比较单一。比如,对于建筑景观这类文化遗产,当地一般以单个建筑或者占有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对于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这类江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的重点内容,缺乏科学性的保护和传承规划,导致很多人文景观遭到破坏;此外,江苏省虽然建造了文创园区、博物馆、风俗馆等,但由于没有具体和科学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措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效果不佳。
江苏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提高人们对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良好的乡村发展不仅体现在乡村经济增长、村容村貌改善等硬件方面,还应提升村民的乡村文化认同感,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文化之力,助力乡村振兴,使乡村特色文化和现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加强村民对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摒弃村民对乡村文化“原始蒙昧”“封建遗风”的错误认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使村民明白挖掘创新和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进而形成重视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保护乡村文化的浓厚氛围。
加强对乡村文化内容的保护
加强对乡村文化内容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多方的齐心协力。第一,强化政府责任。在国家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导向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加大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力度,重视对乡村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的差异化保护,提升乡村的吸引力。第二,抑制过度开发。这要求江苏各级政府在保护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依据江苏乡村文化的特色,比如水乡特色等,保持乡村原貌,减少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改造,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第三,培养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利用优秀的乡村文化推动非遗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江苏乡村民间艺人的保护,秉持人文关怀和搭建技能施展平台并重的理念,以项目为引导,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第四,加强创新。江苏有多个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让其深入乡村,加大对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理论研究力度。
丰富江苏乡村文化的内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认识到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文化的指引作用,切实提升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在规划乡村空间布局的同时,深入挖掘其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注重不同文化的融合,彰显文化的多元性,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乡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适当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界限,实现各区域联动协作。在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文化的魅力是其得以传承的根本,因此要把各区域不同的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各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和统筹安排,比如名木古树、古建筑、民间技艺、风俗民情等,尽力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品牌、特色文化活动和文化长廊,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或者多村共品牌。
完善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体系
首先,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在构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只有对本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才能根据本地的文化特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状来探索其文化的核心内容,继而结合乡村的发展目标,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
其次,需要整合本土文化的内容。江苏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各地要根据乡村特色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产业化开发需求,合理规划和整合本地区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深远价值,保证村民能够不断从中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吸引村民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
乡村特色文化可以促进文明乡风、和谐家风和淳朴民风的建设,可以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帮助村民解决如何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更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乡村特色文化是村民的“根”与“魂”,所以必须充分尊重和认同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重视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努力使乡村文化与经济建设、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最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前,江苏地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乡村特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文化建设缺乏内涵,文化传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都导致其乡村振兴的步伐缓慢,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提升村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认知,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同时建立完善的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体系,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SJA2316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江苏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