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积极探索地域特色鲜明的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实践,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与文化共富。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以七巧绣社为载体,构建了文化共富背景下非遗工坊赋能乡村振兴的131培训模式,即打造1个团队、开展3项培训、形成1个机制,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刺绣是象山县民间传统手工艺,也是象山县重要的非遗项目。为贯彻落实“加大文化非遗保护力度”的国家战略要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联合象山县非遗中心共同组建了七巧绣社,坚持“政府推动、绣社培训、分户加工”的总体设计路径,重点打造刺绣培训团队,提供菜单培训、节庆培训和专题培训,健全“工作室+七巧绣娘团队”的乡村创业服务机制,探索出了“非遗+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象山县刺绣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
传承人出现断层
目前,在象山县拥有刺绣技艺的主要群体是老年妇女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留守妇女,再加上刺绣本就是慢工出细活,刺绣技艺要达到精湛水平的难度较大,投入时间长,打基础花费的时间较长且收益不显著,难以吸引青年群体主动参与,这就造成当下刺绣发展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产业基础薄弱
从象山县刺绣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来看,其缺乏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带动,小、散、弱的现象突出,资源整合困难,且目前刺绣产品主要集中在挎包、家居用品、装饰品等方面,缺乏原创性、特色性作品,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并不显著。
宣传推广不足
象山县刺绣非遗相关企业以及乡村绣娘缺乏品牌意识,在产品设计、销售、包装、宣传等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因此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现代传播方式掌握有限的非遗产品在营销方面处于劣势。
象山县七巧绣社“131”模式的建构
七巧绣社社长徐嫦月是象山县民间刺绣传承人,县第二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基于象山县刺绣非遗现状,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联合七巧绣社主动挑起培育绣娘、复兴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梁,构建了七彩绣社助力乡村振兴的“131”培训模式,即“打造1个团队,开展3项培训,形成1个机制”。
打造1个团队,为绣娘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1.组建多元化导师团队
七巧绣社培训团队采用多元组团方式,主要采用骨干直聘、线上申请、线下报名3种形式,对于非遗刺绣传承人、县刺绣行业协会专家、优秀志愿者采用聘任制,针对社区居(村)民则采用线上线下招募和申请的形式。在县非遗中心的支持下,学院搭建起了一支以七巧绣社核心骨干成员为主,以技术强、参与积极性高、态度端正的社区居(村)民为辅的培训团队。
2.健全动态化管理制度
七巧绣社制定了《七巧绣社团队的学习制度》《七巧绣社成员的考核制度》和《七巧绣社档案制度》,形成一套切合实际、富有特色、务实管用的制度,促使绣社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一是建立有声有色的持续学习制度,规定了应知学习、应会学习、知会一体学习这3类学习形式。应知学习,即统一开设《非遗刺绣基本技巧》《非遗刺绣构图》等理论课程;应会学习,即根据成员技能熟练度,因材施教确定技能实践内容,分班进行刺绣机能实操学习;知会一体学习,即组织成员进行沉浸式、体验式、脱产式游学,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
二是建立有奖有罚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师德、教学水平、村民满意度等方面出发,每学年对团队成员进行考评,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将村民的满意度作为核心团队成员是否续聘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建立有进有出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优化进出门槛,跨区域、跨行业、跨系统持续吸收学有所长的学员充实到师资团队中来;另一方面,不回避、不糊弄、不妥协,将积极性不足、主动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的师资团队成员进行清退。
3.开发立体化团队资源
为了给学校提供线上线下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学院以七彩绣社骨干成员为核心,组建培训资源开发团队。团队遵循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开发原则,既对村民学习者的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共性,作为编写教材的客观依据,又关注非遗实操特征,强调教材语言的通俗易懂,重点创作线上视频教材和线下纸质教材。目前,团队已利用抖音App平台,结合当下热点创作了《跟着徐老师学刺绣》等抖音、云课堂线上视频教材,结合区域非遗历史与技法编写了《刺绣基础知识》《蕾丝绣针法》《平面刺绣针法》《线状边缘装饰针法》等线下纸质教材,夯实了七巧绣社的教学基础。
开展3项培训,为技艺传承提供服务平台
1.适应乡村治理的菜单培训
菜单培训采取“妇联制单,镇、乡点单,绣社接单”的服务形式,即妇联制定培训菜单,由县妇联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乡镇妇联,乡镇妇联根据需要点单,然后委托七巧绣社进行组织培训。例如象山县丹东街道妇联下单“迎亚运”的手工刺绣活动,徐嫦月老师围绕“迎亚运”主题,向该街道参加培训的学员传授刺绣的基本知识、图案设计、手法技巧等,指导学员刺绣亚运图标,并鼓励学员发挥特长,融入个人创意。菜单培训具有按需定教的优势,能够充分满足每个社区个性化治理的需求,丰富乡村文化治理内涵。
2.融入乡村习俗的节庆培训
在“三八”妇女节、七夕节、端午节等节日之际,七巧绣社团队面向县域乡镇、村社等组织开展刺绣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开展“巧手点靓慢生活”“一针一线绣芳华”的活动;在端午节团队开展“绣丽香囊”手工刺绣体验活动;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团队在大徐镇举行了“百人刺绣、一心向党”献礼建党100周年活动,在团队导师的带领下,大徐镇百名妇女手捧绣布,将对党的热爱、深情与祝福凝聚在一针一线中。结合这些节日开展培训活动,既能充分展现传统节庆的魅力,营造节日氛围,又能展现女性心灵手巧的特质,丰富广大女性同胞的业余生活。
3.瞄准乡村产业的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是指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包括绣娘、绣花工、团队成员三个方面。对绣娘的培训主要涉及七巧绣社文创产品,以绣花鞋为例,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对具有高端技法的绣娘进行“民间特色绣花鞋”专题培训,使其制作出的绣花鞋能满足受众对时尚设计的要求。对绣花工的培训主要为岗前培训,如为黄避岙乡龙屿村张学军绣花厂的100名新入职绣花工进行茎绣、平面绣、回针绣、打籽绣等技能培训,使工人掌握绣花技能。对团队成员的培训主要包含授课能力、创新能力及设计能力三个专题模块,一般会聘请省内优秀的刺绣专家作为导师,进行一对多的特色辅导。
形成1个机制,为非遗创业提供长足动力
以大徐镇大徐村为代表的村民在参与七巧绣娘学习型团队后掌握了刺绣技能,但是其绣品的销售渠道不畅,绣品样式难以和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创造的经济效益有限。为此,学院依托七巧绣社的核心团队,以有意愿创业的社区居民和村民为主体成立工作室,改变“单打独斗”的状态,“聚沙成塔”,提高刺绣产品创业的组织化程度。2017年象山首家刺绣工作室——象山七巧刺绣工作室正式成立,打造了“产品设计—分户加工—电商营销”一条龙的女性农创客孵化共同体,构建了“工作室+七巧绣社团队”的乡村非遗创业服务机制。
1.产品设计,释放刺绣魅力
产品设计以七巧绣社骨干成员为主,以乡村妇女为辅,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挖掘刺绣的独特价值,释放刺绣的魅力,加强刺绣衍生品及文创产品的研发与商业化制作,重点研发贴近生活、符合现代女性审美观的手工产品,提高刺绣品的文化价值和消费价值,积极引导刺绣品向规模化、大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是围绕地域属性设计特色产品,结合象山渔文化,在香包、荷包、扇子上绣各种渔文化的图案。二是围绕文化属性设计文旅产品,如扁鱼香包、桔宝系列产品、杨梅系列产品等,并将其作为游客的伴手礼。三是根据功能属性研发各类产品,如端午节的香包,老中医调配的中草药香包等,都发展为网上的“爆款”。
2.分户加工,绣娘无本创收
分户加工即当七巧绣社设计好的产品样式投放市场并产生大量订单后,乡村绣娘以个体的名义自主报名,基于七巧绣社团队设计的产品图样,领取手工制作材料,在家进行加工制作,批量化生产。以“民间特色绣花鞋”为例,七巧绣社将图样和材料分发给有意愿进行“来料加工”的绣娘,并对其进行简单培训和讲解,随后由绣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数量进行加工,最终由七巧绣社按照协商价格统一回收。在这种模式下,绣娘无需投入资金,还可以利用绣技赚钱,颇受乡村女性欢迎。
3.电商营销,打通全域渠道
七巧绣社通过品牌设计、品牌包装,抓住“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全域营销的契机,搭建了“七巧绣品工坊”淘宝店、“七巧象绣”抖音直播号等营销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模式销售绣娘制作的刺绣产品,突破传统营销壁垒,实现文化价值的转换。截至目前,微店买买、甬农鲜、淘宝等平台都在出售七巧绣社的产品,象山县绣品的销售模式不断更新,市场占比不断扩大。
象山七彩绣社“131”模式的实践效应
打造了一类刺绣精品课程资源
在区域性培训服务过程中,七巧绣社团队累计编写了《刺绣基础针法》《刺绣图案设计》《跟着徐老师学刺绣》等10余种新型培训课程,这些资源受到了学员和民间刺绣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2022年12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公布社区教育“能者为师”首批推介系列特色课程的公告》,学院推送的《跟着徐老师学刺绣》入选“生活技艺”主题系列课程。
创新了一种刺绣培训教学模式
学院与七巧绣社通过“校社合作”模式开展3项培训,打破了七巧绣社承载能力有限与刺绣非遗项目教学需求量大且集中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学习资源的规模化输出,年均培训超400余场次。这种“技能培训+绣品制作课程模块化”的传承新方式能够持续培养手工刺绣技术人才,绣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与实践后有机会加入培训师的行列,帮助更多乡村女性开启手工刺绣生涯。
扶持了一批乡村女性创业人才
目前,七巧绣社累计培养绣娘3000余人,以大徐镇大徐村为例,从事刺绣制作己成为当地妇女群体致富的主要增收来源,通过绣品多渠道推广和售卖,吸纳妇女就业1000多人,实现年产值100多万元,绣娘人均增收千余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无围墙工厂”。“131”模式的推广促使很多乡村女性通过刺绣技艺安心留在农村,这既有利于农村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又为乡村培养了一批创业型人才。
激活了一个中国文旅产业品牌
随着“民间刺绣+旅游”品牌的发展,目前象山县民间刺绣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趋势良好,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链。即绣社入驻民宿,让游客体验刺绣,从而吸引游客。如七巧绣社团队入驻新桥镇的俞家小院,为游客提供绣品展示、绣品定制服务,赋予了民宿特色和灵魂,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共同汇聚成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合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增收。2022年9月24日,第十六届中国海洋论坛暨首届“万物开源”海洋双创大会上,乡村绣娘的渔文化刺绣文旅产品被主办方大力推荐,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特色载体。
象山七彩绣社“131”模式的经验启示
在培训效益全面显现的背景下,七巧绣社“131”培训模式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开放大学荆德刚书记考察后高度肯定“七彩绣社”以品牌项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2020年七巧绣社在宁波市终身教育活动周中获评“领军学习型团队”,2021年“七巧绣社助力乡村振兴”被评为宁波市“双高”项目。
校企合作发展传统工艺利于资源共享双赢
象山刺绣要想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就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坚持“走出去”,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社区学院的合作,走“产、学、研、创、用”结合的道路,以产品研发、生产为平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绣娘培育以象山学院为后盾,以七巧绣社为产业标识,二者以校社合作、技艺育人为共同目标,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团队建设,既要外聘大师、学者来讲课指导,也要利用好本土专家带徒授业,就近就地满足企业的各种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层次,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创新要结合时代需求和审美倾向进行融合
如何让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传统工艺转化为满足当代市场需求的创意手工艺,是推动刺绣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校社通过加强产品设计研发,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和创新。一是定期组织企业、合作社,到四大名绣生产地和高校学习先进的刺绣技法、制作工艺、文化创意,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二是提升文化内涵,协调与争取宁波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象山设立校外实践和研学基地,为七巧绣社成员带来新思路、新创意,使得传统刺绣得到了升华。
文旅业态变化需要绣品文创迅速调整策略
2022年,象山刺绣产业的营收缩水了四分之一,绣娘的日子变得异常艰难。为了摆脱困境,学院调整了刺绣产品的设计方向,要求绣娘将精力从绣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转向绣制更简单、售价更实惠的“文创小品”上,开创更多的“文创周边”,用“小型+实惠+文创”的产品战略吸引“捂紧钱袋子”的客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香包系列产品包括扁鱼、长鱼香包,杨梅系列胸针、钥匙扣、化妆镜,桔宝系列抽口袋、口金包,蛏宝手袋等,成为象山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