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传承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能满足当代社会民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因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各地政府需要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将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修养与精神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现进一步对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渗透和发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提升民众个人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能够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因此,我国需要加强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深入挖掘并优化整合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群众文化活动,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有力传承。
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业余生活中,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与广泛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为了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关部门需要做好科学引导工作,指导民众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提升民众的文化涵养与道德素养,拓宽民众的学习视野,陶冶民众的情操,同时还有利于弘扬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有序组织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是鼓舞、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调动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渗透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相融合。这样不仅可以创新、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让活动变得更加精彩有趣,还可以切实提升群众文化的审美价值,为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有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工作。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能够有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渗透与引导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性,使民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民众的精神素养与文化素养。
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众文化活动拓展空间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就必须加强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积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群众文化建设以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主要方式,有关部门在组织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要想有效调动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就必须深入挖掘多元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合理融入群众文化主题活动中,创新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其在群众文化中的渗透与应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能为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基础。对此,有关部门需要主动加强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工作,努力举办具有创新性与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组织与开展,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单位需要主动吸收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众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是大众接触及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渗透
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联系紧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智慧的重要结晶。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提升社会民众的人文精神素养,大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完全渗透,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文化需求,明确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与类型,合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
群众文化活动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使民众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社会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文化的追求上。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积极组织民众参与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最终达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端午节这一天,各地区人民会通过包粽子、赛龙舟、喝黄酒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此,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融入端午节文化,以赛龙舟的文化活动形式调动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或者通过举办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题的朗诵比赛,让民众自主准备朗诵稿,充分发挥并展现民众的才华与表达能力。此类主题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可以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促使民众深入自主探究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众的文化修养与精神素养。又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元宵节人们就会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同时部分地区还会有舞狮、踩高跷、游龙灯、以及打太平鼓等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因此,在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以元宵节文化为主题,组织民众参与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传统节日氛围中,切实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群众文化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有机结合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各个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能够充分反映不同民族的特质与精神面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各种经典传统文化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观念,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能够引领民众有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我国甘肃省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为例,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当地居住生活的少数民族超过50个,主要包括回族、满族、藏族、土族以及蒙古族等。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甘肃当地除了有传统汉族农耕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外,还拥有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人文习俗、建筑音乐绘画以及服装服饰等文化,这也促使甘肃走上了了长达数千年的民族融合发展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融合故事、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宗教文化故事等。因此,为了讲好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提升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素养,有关部门需要深入挖掘并利用好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经过创新编排设计,将其融入当地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以甘肃当地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兰州太平鼓等相关文化故事的传播介绍为例,传承人可以准备好相关道具,邀请民众参与操作,这样不仅能让民众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当地有关部门还可以邀请民间团体或组织围绕传统文化故事进行舞蹈音乐、戏曲节目的创作编排,从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充分激发当地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兴趣。
群众文化活动与民间民俗文化工艺品有机结合
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能有效反映当地特色的文化体系,充分展现当地的民风民俗。因此,各地有关部门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需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创新融合,通过合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号召更多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弘扬。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以舞龙舞狮、剪纸泥塑、手绢花舞等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民众参与民俗活动的兴趣,还能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向民众展示各类精致的民俗文化工艺品,让民众近距离接触、欣赏我国民间民俗工艺品,充分体验及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其真正喜爱民俗文化,并主动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播推广事业。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要从民间民俗文化角度出发,有效挖掘并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工艺品,结合当地民众的审美特点推动现代民族工艺品的创新发展。
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推进群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要想实现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融合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及时制定并颁布相关扶持激励政策,指导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民众参与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将当地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如传统剪纸、泥塑、戏曲等,促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亮点,从而吸引更多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适当加大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的投资力度,有效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丰富有趣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将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丰富活动主题,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官方推广账号,在平台上分享传播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知识,促使更多年轻人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及其精神内涵。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指导各社区文化团队,让他们邀请当地居民参与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大力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国粹京剧为例,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拓宽京剧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创新运用融媒体技术提升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宣传效果,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民众喜爱并学习传统京剧文化,扩大京剧的受众范围。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想不断提升民众的综合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各地有关部门需要积极组织民众参与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有效调动民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将其合理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能够提升群众精神文化水平,同时确保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