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部分学者誉为名著之首,其文学地位可见一斑。该名著最引人关注的是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也是对悲哀时代的真实刻画。如性格泼辣的王熙凤、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率直纯真的贾宝玉等。现重点分析从小被卖到贾府为奴的晴雯。作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晴雯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经过曹雪芹的精心刻画,可谓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故此,现重点对《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角色进行研究,以期对人物评论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晴雯的出身
晴雯是一个孤儿,对于父母的记忆十分模糊。在晴雯十岁那年,被贾府大管家赖大买来做丫头,这表明晴雯的地位比一般丫头更低。《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道,“赖嬷嬷经常带她到贾府去,贾母看她长得可爱喜人,招人欢喜”,因此赖嬷嬷将晴雯送给了贾母,得到贾母的认可后,晴雯的地位有所提升。随后贾母看到晴雯恪守本分,便将他赏给宝玉做了丫鬟。晴雯十岁进贾府,十六岁被王夫人赶出了大观园,此后便香消玉殒。关于晴雯名字的由来,有人认为是“情文相生”;有人认为晴雯就像一朵洁白的云朵,纯洁、飘逸,对处于黑暗中不见光明的眼睛来说,最初有刺痛之感,但是总能给人带来希望与憧憬。这样的一个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楼梦》中关于晴雯身世的描写可谓是读者最关注的内容。在描写晴雯身世时,曹雪芹并没有大量铺陈,而是以侧面烘托的方式描写了晴雯的身世,使读者在阅读时对这一人物角色的认识更加清晰。
美丽动人
《红楼梦》中的外貌描写成为读者认识人物的主要途径。如王熙凤出场时,对其外貌的刻画甚至具体到了头饰,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看到真人一般。关于晴雯的外貌描写并没有像王熙凤那样直观,而是多以侧面描写为主。如“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的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娆娆,不成体统”,其中“打扮得像西施”“骚眼睛”“比别人标致”等,均是对晴雯外貌的刻画,从这些描写中可以获取晴雯美丽动人这一信息。相较于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更能体现出人物形象,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笔者认为,关于丫鬟的形象描写,侧面烘托远比正面描写更具说服力,既没有在外貌描写中夺取主角光环,又能满足读者对于人物外貌的想象,这或许就是《红楼梦》社会地位较高的一个原因。《红楼梦》中,王善保家的和花袭人等人诬陷晴雯,给其按上“狐狸精”的罪名,而狐狸精是对美丽却作风不好的人的评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晴雯的外貌超出了《红楼梦》中的大部分人物。
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传唤晴雯,而晴雯此刻生病正在休息,但是本着不能耽搁主子问话的原则,依然托着病身子去见王夫人。此时晴雯并没有梳妆打扮,是在病中急匆匆地去见王夫人,得到的评价是“病西施”,可见晴雯的容颜姣好,即使不施粉黛,依然美丽动人。晴雯的外貌惊艳还体现在王夫人对晴雯的另一个评价中,她说晴雯的眉眼有点像林黛玉,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美女,可见晴雯的美貌在丫鬟中算是十分不错的。但是与林黛玉相比,晴雯身上又多了果敢、刚毅的闪光点。相较于林黛玉的楚楚可怜,晴雯反而更具特色,再加上其面容姣好,心思细腻,成了宝玉身边最受关注的一个丫鬟。
此外,对晴雯外貌的描写还包括宝玉为她创编的作品《芙蓉女儿诔》。晴雯死后,贾宝玉为晴雯创作了《芙蓉女儿诔》,大概内容是将晴雯化身为芙蓉花神,以杜蘅为佩带,香气馥郁;以月为耳环,衣裙光鲜闪烁。从贾宝玉对晴雯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晴雯超凡脱俗、美丽动人、仙气飘飘,也可以看出在宝玉的精神世界里,晴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林黛玉是大观园内的知己,晴雯是怡红院内的知己。《红楼梦》中对晴雯外貌的描写不在少数,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是在侧面描写中也能使读者联想到晴雯必定是一个出水芙蓉、清新脱俗的女子。
勇于反抗
晴雯之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其身上勇于反抗的高贵品质。晴雯与其他丫鬟不同,她更希望像“人”一样活着,而不是受封建奴隶制思想的约束。她看不上趋炎附势的小人,不愿与大部分思想守旧的人同流合污。在曹雪芹笔下的那个年代,丫鬟完全不敢反抗主子,如同一个没有思想与情感的机器人。但是晴雯却与众不同,是《红楼梦》中为数不多的勇于反抗的人物。其反抗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实,也代表了一种新思想的崛起。在封建社会,主人辱骂、殴打丫鬟是较为常见的事,然而贾宝玉仅是骂了两句“蠢才”,晴雯的表现却不同于其他连忙认错的下人,说道:“要是嫌弃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聚好散的,有什么不好?”晴雯的反抗将贾宝玉气得浑身发抖。
晴雯勇于反抗的精神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抄检大观园,王善保家的是一个狐假虎威、趋炎附势的人。面对这样一个人,晴雯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其勇于反抗的精神,书中写道:“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强调自己是奉了王夫人之命,想以此压住晴雯,但晴雯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与其争论了一番。晴雯这一举动并不是不尊重主子,而是在维护丫鬟的一点基本权利。在封建社会,丫鬟的尊严可以被随意践踏,这一现象与晴雯的思想不同,她遵循内心,勇于反抗,敢于说不。在晴雯的心里,丫鬟虽然是底层群体,但也是人。虽然自己只是贾府中的一个丫鬟,但并不代表谁都可以践踏自己的尊严。晴雯身上的“勇”是一般人没有的,这不仅是作者对晴雯这一人物的刻画,也是底层人民悲哀命运的反映。将晴雯的“勇”与其他丫鬟的默不作声相对比,足以证明晴雯是底层百姓中为数不多的敢于反抗的人。
晴雯敢爱敢恨,憎恶那些没有才华且品德不好的小人,讨厌趋炎附势的奴才,鄙视心狠手辣的主子,敢于反抗恶奴的欺凌,其内在精神与一般丫鬟完全不同。尽管也有部分丫鬟对现状感到不满,但是却极少有人像晴雯一样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想法,大多数人都选择默默忍受。晴雯勇于反抗的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聪明伶俐
晴雯作为宝玉房中四大丫鬟之一,不仅美丽动人,还聪明伶俐。王夫人对晴雯的聪明伶俐恨得咬牙切齿,但却打心底里认为晴雯是最好的丫鬟。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宝玉的雀金褂子被烧出一个洞,却没有工匠敢修复,而晴雯发着高烧,带病坚持了几个小时为宝玉修好雀金褂子。“勇晴雯病补雀金褂”是大部分读者对晴雯印象最深刻的一章。带病补雀金褂子足以证明晴雯的“勇”,面对工匠都不敢补的褂子晴雯却敢于接手,足以证明晴雯的聪明才智高于他人。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晴雯帮助宝玉躲过了一次惩罚,也足以证明晴雯的聪明伶俐。宝玉的父亲突击检查宝玉的功课,但宝玉对功课还不熟悉,在面对父亲的检查时乱了阵脚,而晴雯此时帮宝玉撒谎躲过了功课检查。晴雯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是其聪明伶俐的直接体现。结合《红楼梦》中对于晴雯的描写,可以发现晴雯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且能看到他人困难与需求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给予他人帮助。
晴雯的聪明伶俐体现在她的语言、动作等方面,而晴雯这一人物最吸引人的正是她那一股聪明、灵动劲儿。王夫人虽然对晴雯的心直口快有所不满,但是对晴雯的评价却较高,认为她是服侍宝玉最好的丫鬟。阅读原著不难发现,曹雪芹笔下的晴雯灵活生动,聪明伶俐,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虽然晴雯的聪明伶俐也会在某种情况下连累他人,甚至影响自己,但是她依然是一个相对饱满的丫鬟形象。晴雯的聪明伶俐均体现在一些日常小事中,但这些小事却是大观园丫鬟重要的工作内容。晴雯的聪明伶俐也是读者对其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更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关键之处。如果仅描写晴雯的外貌,其对读者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
率真善良
晴雯的率真善良与她的身世有关。晴雯是一个孤儿,十岁被卖进贾府,之前的生活如何无从得知。但是结合晴雯的处境分析,其被卖进贾府前的生活并不如意。在经历了数次苦难之后,晴雯仍然保持着率真善良的品质。在封建社会,卖身为奴的丫鬟地位较低,受人欺负是常有的事。在众多丫鬟选择沉默的情况下,晴雯却表现得有所不同,她心直口快、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等品质或许与自身的经历有关。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夜间月色正浓,晴雯在麝月出门的空隙前去赏月,在这期间晴雯动了吓唬麝月的念头。在朦胧的月色下,晴雯的童真一览无余,其率真善良的性格特点显而易见。吓唬人是小孩子极易萌生的念头,而晴雯此刻却有吓唬麝月的想法,可见晴雯拥有一颗童心,与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小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更是向读者展示了不一样的晴雯——率性洒脱、善良纯真、随情依性。其中写到“晴雯素昔是个使力不使心的人”,可见晴雯为人实在,没有心机,做事竭尽全力。相较于其他丫鬟,晴雯待人更加真诚,也就是现在人常说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晴雯交到了宝玉的真心。对于晴雯来说,宝玉是一个把自己当“人”的主子,做到了真心对待身边的丫鬟,而晴雯面对宝玉的真心,也愿意为宝玉付出更多。她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对身边人的好没有伪装。晴雯不取悦主子,不欺负他人,永远以善良、真诚为做事之道。在阅读《红楼梦》时不难发现,晴雯的善良和真诚都藏在生活的小事中,然而,始终坚持做好生活中的小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晴雯生病了无人照料,宝玉见状说道:“旁人也就罢了,麝月秋纹也这样无情各自去了?”面对宝玉的埋怨,晴雯则是为两人解释,说秋纹是自己撵着去吃饭的,麝月是平儿找所以出去了。晴雯在病中还为姐妹解释,可见晴雯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时刻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凭借自己的真诚与善良慰藉他人的心灵。此外,宝玉挨打后怕林黛玉伤心与担忧,选择让晴雯安慰黛玉,可见晴雯是一个善解人意之人,并且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的人。
对待爱情真挚
晴雯对贾宝玉是有感情的,曹雪芹在书中多处都有暗示。在晴雯被赶出贾府宝玉去看她那晚,她曾感叹道,还不如像袭人一样,偷情还落了个贤惠的名声。晴雯对宝玉的情感一直埋藏在心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吐露出来,告诉了宝玉多年来自己的心思。结合原著中宝玉与晴雯最后的告别可以发现,晴雯对宝玉的情感真挚纯粹,在交换信物时,晴雯剪下了自己的指甲,宝玉则是赠予了晴雯自己的贴身小袄,以此帮晴雯实现在生命结束后可以与自己在一起的愿望。
晴雯的生命是有灵性的,她的存在温暖了身边的人,就像宝玉对晴雯的评价那样:她是水做的。晴雯对爱情的坚持超出了大观园的多数人,她的执着、纯洁与袭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对宝玉的情感简单纯粹,不含杂质。结合原著分析,晴雯的悲剧是一种必然现象,在封建社会,晴雯的正气凛然、善良纯真、无视权威都是一种罪过。封建王朝的礼仪制度决定了晴雯的悲剧,但是晴雯对爱情的态度却值得敬佩。也正是因为如此,晴雯给众多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相较于袭人,晴雯的爱情观更令人钦佩。晴雯并没有显露出自己的爱意,而是将它埋藏在心里。最后在与宝玉交换东西时,才彻底吐露了自己的真心,而此时晴雯已经身在贾府之外,且与宝玉相隔甚远。或许二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封建社会中难以跨越的障碍。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虽然没有对晴雯这一角色进行大量的铺陈描写,但是从细节中可以看出晴雯是一个美丽动人、聪明伶俐、善良纯真、勇于反抗的人。笔者通过对晴雯这一人物角色的解读,希望帮助更多读者认识晴雯这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