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以特色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现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该馆在襄阳地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及不足,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高校图书馆中收藏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在推进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包括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这点明了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是指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献资料,是地方文化的精髓,包括古籍、传记、地方志书、民俗民风读本、家谱、名胜古迹介绍等,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发展轨迹。可见,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要有本地属性、有价值、有独特性。
高校图书馆以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优势
图书馆在保存珍贵文件和古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依托地方和学校而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公共图书馆所没有的优势。
收集与保护地方文献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有极强的稳定性,能为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图书、影像、手稿等资料提供较为安全的存储空间,确保体现城市变迁的重要文献资源可以得到妥善的保存和流传。
作为信息资源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高校和图书馆历来都非常重视馆藏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并配备了专业的馆员和设备。这些专业设备和人员提高了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保存地方文献资源的质量,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建设。
此外,高校拥有一大批高学历的教师,他们除了要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外,通常还承担着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高校图书馆收集各类地方文献资源。经过长期的积累,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已经具备了丰富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地方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教育和传承创新的优势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各环节,鼓励高校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发挥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过程中,各高校结合当地发展特点,或开设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新专业,或将专业课程改革与科研目标瞄准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或成立地方专题研究所。为了及时跟进并服务于学校教学改革和特色科研,帮助学校更好地服务地区建设,高校图书馆不得不更加重视地方特色文献的收藏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培育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在求学期间会接触到当地文化并产生思想碰撞,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也是在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专业技术和人才智力优势
大智移云时代,高校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图书馆发展,信息处理设备与技术的应用为馆藏资源的采集、筛选、加工、保存和借阅提供了支持。这丰富了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手段,也提升了馆员采集和保护地方文献资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适应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图书馆除了招聘图书情报专业的人才外,还聘用计算机、数学等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这有利于发掘不同学科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系统地整合和研究地域文化资源,使图书馆为学校大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助力地方文化建设的效能。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应当与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挂钩,同时利用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
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策略——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
湖北文理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襄阳地区融合了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古城池文化、汉水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襄阳以“文化襄阳”为城市建设的精神动力,要求襄阳市民要成为文化的守护者、创造者和传承者。作为全市唯一的公办本科院校,湖北文理学院一直注重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其图书馆也在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框架
襄阳历史悠久,地处南北交会的要道,既受南方文化风俗的影响,也受北方中原文化的熏陶。单凭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一馆之力收藏所有的襄阳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既不可能,也不可取。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需要结合地域发展需求、学校教学和科研需求以及图书馆的自身条件,找准本馆地方特色资源收藏定位,构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框架。
湖北文理学院研究地方文化的氛围浓厚,设有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在襄阳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学、土建、旅游、美术、音乐等学院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对襄阳文化进行研究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有关襄阳文化的研究和项目,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于2009年开始建立“襄阳文化”特藏室,从样本库中逐类逐册筛选出与襄阳文化相关的书籍,并进行整理、归类和收藏。随后,图书馆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和采购相应书籍填充特藏室,2018年还设立了地方文献采购项目。
2019年,湖北文理学院拟成立“襄阳文库”,并以学校名义向社会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征集与襄阳历史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并对原馆藏进行了调整,将馆藏资源分为襄阳历史文化研究文献、地方资料、学校科研成果三大版块。至此,襄阳文库典藏的基本框架正式确立。
这一框架是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经过长期摸索而确立的,可以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最佳服务。
打造特色馆藏资源品牌
高校图书馆通过打造品牌、完善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打造特色馆藏资源品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资源建设品牌和资源服务品牌。
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是向读者提供资源服务的前提。高校图书馆要综合考虑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以及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价值等,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地方特色文献建设内容。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时,要注重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资源,打造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品牌。
提供特色品牌服务是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的目的。高校图书馆要多开展专业技术、服务态度、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提醒馆员时刻维护图书馆的品牌形象,始终秉持“读者永远都是正确的”“永远不对读者说不”等服务理念。每一位馆员都应该精通业务,友善对待读者,做到耐心服务、主动服务、追踪服务,为读者解决问题。
根据襄阳地域特色文化和学校教研的发展需求,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建立了襄阳文库,并不断提升其馆藏能力,逐步挖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以期对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目前,襄阳文库共有文献20866册,为研究襄阳文化提供了一个集中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共享平台,其也是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的一个特色资源品牌。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以纸质文献为主,由于这些文献较为珍贵且复本率低,一般只向本校师生开放。目前,数字化资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了弥补纸质文献资源的不足,深入开发襄阳地方特色文献,为本地区的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在自建襄阳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方面进行了探索,根据学校对米芾、宋玉、刘秀、诸葛亮和孟浩然这五位襄阳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襄阳历史人物研究资源库。为了进一步参与“文化襄阳”的建设,湖北文理学院开发了“襄阳旅游专题库”,深入挖掘本地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向读者介绍襄阳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还将继续建设襄阳地方文艺专题数据库、襄阳文物古迹专题库、襄阳文史资料数据库、襄阳地方志数据库等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主题数据库不仅能够永久保存地方珍贵文献,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影响范围,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
但遗憾的是,从数据库的内容更新程度来看,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对数据库的开发力度明显不足。将馆藏特色资源转录到数据库后,要对数据库进行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即对内容进行持续更新,对网站进行随时维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还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数据库链接,尽可能地充实和拓展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
宣传与推广地方特色资源
书是为了用的。高校图书馆开发特色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这就需要对特色资源进行宣传与推广。“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天职和永恒使命,高校图书馆要坚持将阅读推广职能化、系统化、常态化。”
为了推广襄阳特色文化资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征文、摄影、读书会等。此外,湖北文理学院也应与校外单位合作,加强对襄阳文化资源的推广。2017年9月,湖北文理学院与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联合举办主题展览,主题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城砖等实物,还有关于襄阳古城、汉水文化以及老街陋巷的影像资料,并配有详细的讲解,让参观者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襄阳文化,热爱襄阳。
实践证明,阅读推广活动在激发人们阅读兴趣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应尽可能地将馆藏资源利用起来。除了向校内师生开放外,图书馆还要“走出去”,对特色资源进行宣传与推广,助力地方文化建设。
作为一个地区最具文化气息和创造力的社会文化机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为抓手,承担起保存、发扬、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提高地方文化软实力,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发展。除了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外,高校图书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有助于创新馆藏体系,形成有自身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这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打造图书馆品牌。
路漫漫其修远兮,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维,上下求索,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