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现代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三路向”是其文化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按照“意欲”指向的不同,梁漱溟把世界文化分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印度文化三种类型,并试图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寻找救国之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梁漱溟的“三路向”思想虽然有一定的矛盾之处,但也有一定的价值,其不仅在当时社会开辟了文化研究的新思路,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将文化作为一种哲学来研究,最早开始于德国的新康德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之后出现了卡西尔的人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等。中国文化哲学的建构开始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哲学的研究者,如李大钊、胡适、贺麟等。他们以西方文化为基础,从文化哲学的定义、内容的分类、问题的范围、文本的解释等方面对中国的文化哲学问题进行探讨。梁漱溟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提出自己的中西文化观的思想家,其“三路向”的文化哲学思想内涵丰富,提出了文化哲学研究的新思路。
梁漱溟文化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由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破坏,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中国当时的困境,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探索国家出路进行了多种尝试。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率先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反对闭关自守;19世纪60年代,面对是否进行社会制度改革的问题,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之争,顽固派坚决排斥西方文化,洋务派则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同时在中国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随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大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积极宣扬资产阶级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维护中国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但是其发动的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依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内部矛盾逐渐凸显,人们开始对资产阶级丧失信心,中国出现了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即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应该学习西方文化并彻底批判中华传统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爱国思想家不断从各个方面深入探讨国家的出路,梁漱溟就是代表之一。梁漱溟一生关注人生问题和中国的发展问题,基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异同,试图寻找挽救中华民族的出路。
梁漱溟文化哲学的“三路向”思想
梁漱溟对文化的理解
什么是文化?梁漱溟对文化的定义独具特色。他认为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包括哲学思想、道德、艺术等;社会生活包括与家人、朋友、国家之间的生活,如政治制度、思想行为、风俗习惯等;物质生活包括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正如他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说,“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梁漱溟对不同文化产生原因的探寻绕开了地理环境和其他客观因素,从人的无尽的意欲以及意欲的满足与不满足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并由此开启了关于文化哲学的“三路向”理论。
文化哲学的“三路向”
梁漱溟认为世界上存在三种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文化的不同在于意欲的不同,以“意欲”为基础,梁漱溟提出了他的文化哲学思想,即“文化三路向”。他认为人生是不断向前奋斗的,这就是“意欲”,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生存问题、社会交往问题和人的情志问题。面对这三类问题,人通常会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因而产生了向前、向中和向后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意欲向前,是直觉运用理智,重点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国文化意欲向中,是理智运用直觉,重点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印度文化意欲向后,是理智运用现量,重点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
1.西方文化:意欲向前
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第一路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表现是“科学”,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民主”,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表现是“征服自然”。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面临困境时往往随心所欲,他们善于“征服自然”,有“奋斗的态度”,会向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导致在西方文化中,人对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追求都带有一种征服的意欲,这种意欲促使他们不断激发自己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促进了科学与民主的产生。因为科学要求打破常规,开拓创新。在西方,不论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还是医学都要依照科学,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执行,这也促使他们在物质生产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在政治方面,民主的社会思想要求他们善于反抗权威进行斗争,例如,通过法国大革命创立了天赋人权民主思想,美国独立运动,等等,它们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
2.中国文化:意欲向中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第二路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往往秉持“和”“中庸之道”的思想。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国人自古就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遇到问题时也尽力适应环境,随遇而安,通过自我心理的修养和调试来解决困境。中国人认为,中和境界能够使天地和谐、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类以及万物的生存发展,因此中国人民往往更加安分守己。但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没有“征服自然”“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是一个发展向路。
3.印度文化:意欲向后
梁漱溟认为,“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第三路向,梁漱溟认为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都不相同,属于第三条路向。梁漱溟认为,印度人与西方人和中国人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存在差异,西方人努力追求现世的幸福,中国人往往随遇而安,强调安分知足,而印度人有崇尚宗教的精神,他们寻求解脱和出世。因为印度文化以佛教文化为基础,佛教在印度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凝聚人心,提升人们的精神力量,让人们坚信,在遇到困难时只要内心虔诚,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既不同于西方的奋斗进取,也不同于中国的随遇而安,而是努力摆脱困境,避免斗争。
未来世界的文化
梁漱溟认为,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会得到复兴,将在继西方文化之后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他主张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理由是,表面上看西方文化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经济方面的盲目生产和恶劣竞争等。据此,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已显露出衰败的征兆,人们应该从解决人对物的问题转向解决人对人的问题,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
但是,为何目前来看西方文化明明在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优于其他文化,而中国文化却会复兴呢?按照梁漱溟的观点,人们不能认为西方文化是最好的,三者没有好坏之分,“文化三路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一路向走完才能走第二路向和第三路向,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过于“早熟”,第一路向未彻底完成便进入了第二路向和第三路向。由此看来,西方文化正在走第一路向的道路,所以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方面较为先进,但是中国文化在未来也许会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
“三路向”思想的争议及价值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梁漱溟的思想遭到了不少学者的怀疑。首先,胡适认为文化“三路向”思想过于笼统。不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框架,梁漱溟只看到了这些文化的一个方面,没有解释这些文化的具体内容。例如,其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过于片面和单一,西方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只包括民主和科学两大内容,西方的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同样丰富。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看,每个国家的思想、历史、科技等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过程,其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与本国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有关,因此不太可能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国家的共同文化体系。虽然说梁漱溟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论述和比较存在一定争议,但是仍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梁漱溟的文化哲学“三路向”思想开辟了文化研究发展的新思路,为后来的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着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发展本国文化的问题。梁漱溟一生都致力于为中国的未来寻找出路,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他力图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尝试构建先进的价值体系。他将文化分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印度文化,没有说哪种文化更优越,而是把三种文化放在同等地位进行分析,打破了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中心论,引导人们对文化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讨论是否要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
第二,梁漱溟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提出在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文化复兴论,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凸显了文化的民族本位主义思想。这不仅对当时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还为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第三,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思想对现当代中国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发展迎来了新时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因此,在面对各种文化时,人们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有选择性地学习外来文化,不能盲目否定自我。其次,中国文化的“早熟”告诉我们,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自身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以便为未来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