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聚焦 > 正文

《螃蟹歌》火爆网络,普海玲“点亮”童声

2024-03-28 16:12 来源:新华网

——云南一个基层学校音乐教师“指挥”孩子们从玉溪小教室唱到大爆款的背后

3月22日晚,玉溪聂耳大剧院,聚光灯亮起,照在浅灰色地板上,台下观众席逐渐安静。一群孩子在老师带领下从后台进场。大家走上台阶,站定位置,望向指挥普海玲。

钢琴声响起,孩子们放声歌唱。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一个螃蟹(hai)么八呀八只脚(jio),两个夹夹往天上戳……”

不管是传统经典《小雅·鹿鸣》,还是云南方言版《螃蟹歌》,抑或是《西游行》《南泥湾》……在聂耳师生合唱团的演绎下,观众如醉如痴。90分钟后,当孩子们亮出整齐划一的收尾动作,台下掌声雷动。普海玲站在舞台中央,热泪盈眶。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走对了。

普海玲在玉溪市聂耳大剧院内带领聂耳教师合唱团排练(3月16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初心:让音乐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不久前,云南的两个童声合唱团走红网络。一个唱火了《小雅·鹿鸣》,一个唱红了《螃蟹歌》,这两个合唱团的创立者正是普海玲。

2月6日,普海玲正在指挥“若水”演唱《二十四节气歌》。受访者供图

普海玲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音乐系,第一次接触合唱是在大学。合唱课上,老师给大家排童谣作品《小贝壳》,那是普海玲第一次听到和声,她不自觉落泪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感动,有一种心灵的契合感”。

2018年9月,普海玲来到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马家庄小学工作。那是一所乡镇小学。因为缺老师,普海玲要同时上数学、科学、音乐。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她喘不过气,但一有时间她就会想,怎么才能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带给孩子们快乐。

2020年因为疫情,学校延迟开学,普海玲在家教一双儿女唱歌。她发现,唱歌让两个孩子心情放松,即便多日在家,他们也很平和。“音乐真的很解压,让人在任何环境下都不焦躁。”

马家庄小学的孩子单纯质朴、腼腆内向,家人多在周边打工,早出晚归。缺少了父母陪伴,孩子们总显得心事重重、沉默寡言,他们兴趣爱好少,缺乏激情,没有目标,有的甚至沉迷手机。

普海玲想帮这些孩子,“也许音乐能成为沟通的桥梁”。大学时埋下的种子开始发芽,她有了一个计划:组建一支乡村童声合唱团,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成长。

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支持。2020年11月23日,马家庄小学“若水”童声合唱团(下称“若水”)成立,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只要喜欢唱歌,都可以参加。

2021年12月10日,普海玲与“若水”在马家庄小学音乐教室。受访者供图

“若水”的团名取自“上善若水”,普海玲希望孩子能拥有如水般柔韧的品质。报名通知发出,学校一半的孩子都来了,但首堂课就让普海玲的心一凉,孩子们不仅音准有问题,对合唱更是没概念,高声部唱,低声部会跑偏;低声部唱,高声部找不着调。

刚开始,“若水”只用40分钟排练,但因为基础差,普海玲延长课时至70分钟,再到90分钟。一个月后,有的因为训练枯燥,有的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陆续有孩子退团。

普海玲在马家庄小学带领“若水”童声合唱团排练(3月16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普海玲极力挽留,给家长一个个打电话:“孩子们在农村,很少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如果学钢琴或其他乐器,需要一定经济实力,而合唱所需的全部‘乐器’就是孩子的嗓子……我来教他们,不收一分钱,而且合唱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但59人的合唱团还是只剩下30多个孩子。

为了给孩子们更专业的指导,普海玲带女儿到昆明报名培训班。每周六,她上午陪女儿学,下午女儿陪她学。得知普海玲和“若水”的故事,指导老师张冰很受感动,把合唱的经验倾囊相授。就这样,普海玲边学、边教、边练……

普海玲始终觉得态度第一,能力其次,只要孩子们喜欢,自己就要不遗余力。她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若水”上:每个大课间,孩子们要练声;周一、周三放学后是排练;其他碎片时间,她要录伴奏、范唱,再把每个孩子的录音进行播放、比对、纠错;对于音准和节奏有问题的,她还要开小灶。

2021年12月11日,普海玲与“若水”合唱团合影。受访者供图

学校的钢琴用了10多年,一踩踏板就咯吱响,遇到雨天,琴键按下就起不来,但普海玲依然十分爱惜。她有一本很厚的大号笔记本,记录着每个孩子的音乐作业情况,从发声、音准、打“嘟”,每个孩子的表现一清二楚。她还制定了一个团规:在不影响其他科前提下,合唱作业质量高的可得1分,积满3分,就能兑换一节普老师单独指导的钢琴课。

惊喜:大树下唱出国际银奖

普海玲总在为孩子们争取机会。

不管是镇“六一”活动,还是区成人合唱赛,普海玲都想法让“若水”露脸,哪怕是在操场表演。“如果连听众都没有,孩子们会觉得枯燥,他们需要舞台刺激、需要观众认可。”

普海玲和“若水”合唱团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直到2021年夏天,一个难得的机会出现。第十一届世界合唱大赛报名启动,这个赛事在全球享有很高声誉,每年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行,彼时因为疫情,比赛改为线上,主办方承诺:如果在9月提交作品,能免5000元报名费。

普海玲觉得必须一试。她通过翻译软件给“若水”报了名。“赛事指南中有句话很打动我,叫‘参与就是至高无上’,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虽然大家在农村,但一样有机会和世界顶尖团队比试。”

只有一个月准备,普海玲制定了详细计划。高强度的训练让一些孩子打了退堂鼓,临近比赛,他们退团了。

一个声部少一个人都会受影响,别说好几个。“得稳住。”普海玲安慰自己。所幸,剩下的33人坚持到了最后。

提交线上作品要求“一镜到底”,中间不能断,视频不能剪,要一气呵成连唱三首。“唱”不难,“录”却很难,因为没有录音棚,团队要找到一个收声好的“声场”。普海玲试过所有教室,不行,因为墙面滑,回声大;而空地的声音又很飘。普海玲天天在学校转,终于找到一个围墙角,四面是土墙,“声场”绝佳。

最终,凭借那架老钢琴、一个话筒,“若水”一口气唱完《天空》《萱草花》《夏天》,完成了录制。

等待成绩的过程很煎熬。普海玲既自信孩子们的声音,又对录制条件自卑,没有专业设备,没有统一的服装,一群山里娃穿着日常的旧衣服,站在大树下歌唱。

2021年,普海玲带领“若水”在大树下录制世界合唱大赛视频。受访者供图

孩子们天天来问结果,普海玲故作镇静:“名次不重要,你看你们多优秀,之前两个月只能排一首,如今一个月就排了三首,其中一首还是高难度的四声部歌。”

2021年11月,比赛结果出炉,“若水”获得了VP4(民谣)组银奖。对于这支成立仅10个月的合唱团,无疑是惊喜。国际大奖令人振奋,家长们从一开始的观望转为支持。

从自卑、孤僻、羞怯,到自信、开朗、大方,孩子们的性格因合唱而改变,命运的齿轮似乎也开始转动。

普海玲(左)和姐姐普海兰在马家庄小学带领“若水”童声合唱团排练(3月16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2022年7月,在聂耳诞辰110周年之际,玉溪市专门为“若水”举办了专场音乐会,清澈的童声打动了很多人。两个月后,作为全国五个优秀的乡村合唱团之一,“若水”走进了上海音乐厅。

孩子们第一次坐飞机,很是兴奋,特别是王紫涵,终于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紫涵的妈妈郭艳在苏州打工,得知孩子要到上海,急忙向厂里请假,打了网约车去看女儿。后台相见,母女俩又抱又亲,有说不完的话。

看着突然出现的女儿,郭艳发现眼前的小姑娘像是瞬间长大了。“我们给她的陪伴太少,是老师、同学和歌声一直陪着她,孩子现在开朗多了。”

正式演出前,郭艳在后台看女儿化妆,眼中满是不舍。因为工作原因,她要立刻赶回工厂,无法看女儿登台表演。分别时,郭艳不忍回头,王紫涵却很坚强。看着妈妈上车,她咬着牙,愣是没让眼泪流下来。

在场的人都哭了。“一个农村孩子,凭努力走到了离妈妈最近的地方,哪怕一天。”普海玲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为这些孩子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2022年9月20日,普海玲与“若水”在上海音乐厅演出。受访者供图

那场演出后,王紫涵立下了要考音乐学院的志愿。

从上海回到马家庄,孩子们变化很大,为了参加排练,他们比谁作业做得快、谁成绩更好,当看到优秀合唱团的视频,他们眼里真的有光。

“山里孩子有一双不忍辜负的漂亮眼睛!”普海玲知道,自己需要付出更多,才能缩小一点城乡教育的差距——她想让更多孩子学合唱。

2022年8月23日,普海玲与“若水”孩子们在九溪镇合影。受访者供图

普海玲说服母校安化彝族乡中心小学也建了合唱团。从马家庄开车到那要一个小时,每周一,给“若水”排练完,普海玲就带着女儿驱车前往,再给50多个孩子排练,回到家已是繁星满天,女儿早在车子的颠簸中进入梦乡。

交响:玉溪不能只有一个“若水”

普海玲的故事不胫而走,吸引来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德育科科长杨进宏得知“若水”的故事,悄悄到马家庄小学看排练,他形容自己“被狠狠温暖了,这个团队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杨进宏决定帮“若水”。当看到普老师既要指挥又要弹琴,他找来了演奏家朋友做志愿者;当得知学校的老钢琴年久失修,他找来了琴行的朋友帮调音;他还筹集到一笔公益赞助,为合唱团添置了电钢琴、T恤衫,以及参加世界合唱大赛的报名费。

渐渐地,杨进宏成了“若水”大管家,他开始思考,玉溪不能只有一个“若水”,如果能有几十个、几百个“若水”,能有一批像普老师那样有情怀、懂合唱、能指挥的老师该多好。“能不能成立一支教师合唱团?”

说干就干,杨进宏和普海玲发布了组建“聂耳教师合唱团”的“英雄帖”,入团的条件是必须在各自学校组建合唱团。

没想到,报名者众多。面试的过程让普海玲感动:“哪怕教师团没有钱,哪怕要牺牲周末,哪怕食宿交通得自理,但每个人都表示没问题。”

普海玲在玉溪市聂耳大剧院内带领聂耳教师合唱团排练(3月16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2022年8月6日,聂耳教师合唱团成立。团里的老师大多来自玉溪各地的基层学校,最小的23岁,最大的51岁。这支队伍里,甚至还有普海玲从前的老师。

作为指挥,如何服众、如何让大家有收获,成为摆在普海玲面前的难题。“第一次集中排练我紧张到不会说话,怀疑自己能不能把大家带好。”

最终,普海玲选择用“不断学习”来消除焦虑。用杨进宏的话说:“普老师永远比我们领先半步。”

“自己不提升,就没办法让大家成长。”只要时间允许,普海玲总会报名各种培训,她知道,只有团队老师水平提高,孩子们的合唱水平才能提升。

“永远领先半步”并非易事。从国际前沿的合唱教学法,到指挥时大小臂肌肉力量的运用,普海玲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每次培训,她的手机总是装满了课件、照片、曲谱,然后毫无保留地分享。

3月16日,普海玲在玉溪市聂耳大剧院内带领聂耳教师合唱团排练。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普海玲的努力感染了很多人,“保持热爱、彼此点亮”的气氛在合唱团弥漫,一种强大的力量将老师们聚在一起。“几天不见就想大家”“跋山涉水也要来唱歌”成为共识。

刀军夫妇是新平县音乐老师,每到周末,他们总在奔波。从漠沙镇到玉溪市要3个小时,他们将路程一分为二,周五晚到县城过夜,周六一早再赶路。“清晨我们把孩子放在后座,给她一个被子,让她继续睡,再顺道接上其他成员一起去排练。”刀军说。

李国航和新婚妻子分别在两所乡村小学任教,周末之外很难见面。“我们就觉得,反正都是相聚,不如去合唱团,不仅见了,还能做喜欢的事。”

在李菊馨29年教师生涯中,仅有9年教音乐,合唱团不仅让她与音乐重逢,更让她重拾梦想:“我大半生的两次成功考试,一次是考上大学,另一次就是考进教师合唱团。”

朱兴鹏的感触更深:“我以前理解的音乐是独唱,可等合唱声响起,我突然明白了,个人不是主角,合唱乐曲才是,大家一起打造一件美好的事,感觉很美妙。”

燎原: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教育仿佛一朵云,化雨润泽一片嫩芽。普海玲和教师团在做的正是,让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2023年9月,普海玲调到玉溪师范学院附小担任音乐老师。

拿到通知的她两头为难: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顾,合唱的经验需要推广,但“若水”离不开她。“我一直在想,城里不缺我一个音乐老师,但我却是农村孩子的全部。”

普海玲找普海兰商量,想请姐姐接手“若水”,没想到普海兰爽快答应。姐妹俩去江川区教育体育局,听闻来意,局长非常感动。

普海兰(左)在马家庄小学带领“若水”童声合唱团排练,妹妹普海玲在一旁伴奏(3月16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不久后,同样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普海兰,从一所城区公立幼儿园调到了马家庄小学,继续执教“若水”。

普海玲也很快成立了玉溪师范学院附小童声合唱团。今年1月14日,她在音乐教室排练《小雅·鹿鸣》的片段走红网络,孩子们还受邀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

3月7日,普海玲在玉溪师范学院附小上音乐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高萌 摄

一个月后,普海兰带领“若水”在当地村晚演唱的《螃蟹歌》也火了,童声配方言,念白配唱曲,让无数网友梦回童年。

“这些歌曲之所以会火,是因为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期待。”教师合唱团成员常潇月引用一位网友的观点:“当《小雅·鹿鸣》从一间小学教室流出,师生们着便装,伴随着琴声与鼓点,灵动、自然、投入地唱和,让人瞬间看到了教育最好的样子。”

对于这两首歌的走红,编曲李晓东并不意外。“这反映出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不管是古诗词还是民谣,它们都非常美,只是隐藏在了角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传播,让更多人知道。”

李晓东与普海玲很早相识,作为团里顾问,只要有新作,总是先给普海玲听。而对于选歌苛刻的普海玲来说,打动人心最关键,“好的作品能感召人,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普通人的梦想与坚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结合时,最动人”。

此言不虚。合唱曾打动过高中生的心。一次,“若水”受邀到玉溪一中演出。表演结束,台下的高中生自发写起留言。一张纸条这样写道:“‘若水’小朋友在坚持梦想,他们的老师在坚持教唱歌,大家都在践行自己的热爱,作为台下观众,我也获得了力量。就算我是‘小镇做题家’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走到更远的地方。”

合唱也曾治愈过老师的心。牛秀刚工作时,面对音乐是“副科”的现实,产生了落差。“我弹了那么多年琴,要怎样发挥才能?”人生灰暗时,她加入了教师合唱团,普海玲常拉她聊天,介绍团员给她认识。牛秀很快走出颓丧,并在玉溪一中组建了校园合唱团。“作为高中音乐老师,不管别人怎么定义,我不会再把自己边缘化,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享受音乐。”

聂耳教师合唱团成员牛秀在排练期间弹钢琴伴奏(3月16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欣波 摄

目前,聂耳教师合唱团的星火腾起燎原之势。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玉溪市的学生合唱团发展到了118支。“我们是一群普通老师,我们的城市很小,但我们目标很大。我们会坚持唱下去,无论无人问津,还是人声鼎沸。”面对爆火,教师团每个人都很清醒。

普海玲说自己是井底之蛙,是她与山区的孩子一起,用合唱窥见了一小片天,更多孩子也透过她的折射,看到了那片天,而这,也为他们打开了更大世界的门。

普海玲和伙伴们明白,美育无形却有绵长的力量。“音乐或许会帮助孩子们遇见更辽阔的自己,走向更远的地方。” 

[ 编辑: 史偌霖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政策法规
综合资讯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畜牧水产
农事百通
文化产业网
智慧中国
村委主任网
心领航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
2024-1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家政领域产教融合企业,鼓励各地吸引养老、托育、物业、酒店等相关领域大型企业进入家政行业跨界经营。 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是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结构,提升家政服务...
2024-11-15
日前,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4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长牙带电”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云岭大地耕地保护红线。 《意见》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
2024-11-13
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参观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成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2024-11-23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50多位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项目、500多个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进行展演展示。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包括乡村文化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优...
2024-11-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总结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2024-11-22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几十位村民正在芍药田里忙碌。 “芍药浑身都是宝,芍药花期已过,眼下又到了挖芍药根的时节。挖出来的芍药根一部分分株出新苗用于栽种,一部分整理出根块用于售卖中药材。”农户彭克成告诉记者,预计今年示范园可收获芍药种苗18万余株、...
2024-11-22
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蛟鱼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间,伴随着蜜蜂“嗡嗡”的振翅声,蜂农们开始了一天的取蜜工作。 “今天我们要抓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几十桶蜂蜜取完。”一大早,蜂农胡宜杰就进山了。他戴上手套,拿起采蜜工具,小心翼翼地取出蜂巢。抖蜂、...
2024-11-19
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和美
陵川县丈河村一景。山西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摄 日前,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运城召开。会议指出,全省要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路径,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
2024-11-15
给全球做泳装,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
在辽东湾畔的辽西走廊中部,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少有人知的是,全球每销售4件泳装,就有1件产自这里。兴城,一个给全地球人做泳装的小城;一个把“一尺布”裁出百亿元大产业的“泳装之都”。 兴城泳装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那些前来海滨度假的各地游客,把五彩斑斓的泳装产业带到...
2024-11-21
又是一年柿子红。 11月9日,在渭南市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一盏盏“红灯笼”模样喜人。 剪把、打花、削皮、吊挂……经过好几道工序后,一串串富平尖柿被送进晾晒棚里酝酿甜蜜,丰收的喜悦伴着柿子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 “富平柿子如今可不愁卖!”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华丽笑...
2024-11-20
广西忻城县坐落在碧波荡漾的红水河畔。这个山水环绕的县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糯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忻城糯玉米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目前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近年来,忻城县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粤桂协作...
2024-11-20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
2024-11-22
近期,以“新质赋能·数智领航”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大会由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杰出代表45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江苏省饲料...
2024-11-22
11月15日,第四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陕西省千阳县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千阳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振兴奶羊种业,支撑羊奶健康中国”,旨在探讨奶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奶羊种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吸引了...
2024-11-22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 (一)做好棚室准备 1.加固温室。入冬前后,加强日光温室骨架、墙...
2024-11-15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2024-11-12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2024-10-9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不断产生吸引公众的新内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文旅部门也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正将网络文学IP优势融入到本地旅游场景中,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展、IP主题乐园、IP主题酒店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2024-11-22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
2024-11-22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的晋南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在约5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该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现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恢宏图景。 物阜民丰 都城气象 民以食为天。考古学家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
2024-11-22
国家卫健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症状?目前有哪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如何治疗和调护?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累及5岁及5岁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这两年5岁...
2024-11-22
年末岁尾,经营活动、庆典活动较多,加之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高级指挥长王玮22日表示,消防救援部门一手抓“防”,一手抓“消”,加大对重点领域火灾防控力度,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王玮在当日举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
2024-11-22
广州市22日发布通知,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当日联合发布的通知,取消该市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通知,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穗...
2024-11-22
云南曲靖: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历史悠久,曾是明清南铜北运的首站。白雾村村容古朴,风景如画。近年来,会泽县深度挖掘白雾村马帮文化、铜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石榴文化节、铜运古道等特色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会泽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白雾村188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国庆期间,白雾村接...
2024-11-22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至此,我国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
2024-11-21
一个秋月梨,到底有多好吃?刚刚过去的“双11”,来自莱阳的秋月梨又爆单了。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秋月梨的货车飞驰在莱阳市谭格庄镇上,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谭秋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地客商懂行,买秋月梨首选咱莱阳谭格庄的‘谭秋月’。”谭格庄镇西赵家庄村...
2024-11-21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2024-11-22
如何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哪些变化需警惕?
11月20日,是联合国世界儿童日 它是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 以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 号召全世界人民给予儿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儿童更多关注 今年的主题是: 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 今年世界儿童日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2024-11-22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2024-11-22
11/22 网络文学实现文旅再生式传播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其更新快速、题材... [详细]
11/22 礼俗交融:如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 [详细]
11/22 陶寺遗址博物馆:煌煌都邑跃然眼前
初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冬日... [详细]
11/22 “烟火兰州”推动冬春旅游“火”起来
11月22日,“烟火兰州 趣游暖冬”2024兰州文旅冬春季... [详细]
11/22 畅游多彩中国 文旅市场“一路生花”
从彩叶斑斓到“冰雪奇缘”,初冬之际,全国各地丰富的... [详细]
11/21 敦煌多个景区将免费开放 莫高窟开放洞窟增加至10个
敦煌多个景区将免费开放 莫高窟开放洞窟增加至10个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韦衍行)11月20日,敦煌“会展... [详细]
11/21 感受三晋风韵 品读锦绣龙城(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感受三晋风韵 品读锦绣龙城(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北齐贵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瓷梅瓶。 ... [详细]
11/21 国家文物局:石窟寺展示应当以确保文物本体安全为前提
为深化石窟寺价值研究阐释,指导石窟寺开放管理工作,规范石窟寺... [详细]
11/21 山东兰陵:非遗铝编艺术的璀璨之光
山东兰陵:非遗铝编艺术的璀璨之光
铝编,是一种传统的编织技艺,一根根小小的铝丝,经过缠绕、走线... [详细]
11/21 景区串联提升文旅消费增量
近期,宁夏银川滚钟口风景区成为网红打卡点,形成新文旅IP,带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