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类综艺节目在不断创新理念,运用新模式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为我国国民文化自信的提升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在此文化自信视域下,爱奇艺在2021年第三季度上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登场了!洛阳》,利用洛阳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寻本溯源、抒写历史、打造品牌、致敬传播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不断联动,用诚心和匠心共同使得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不断可见可感,更好地唱响了中国声音。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
在此背景下,爱奇艺自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文化类综艺节目《登场了!敦煌》,收获无数好评,豆瓣评分接近8分,获得了较好的反响。文化类节目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受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较高的接受程度。因此,在这种文化自信视域下,《登场了!洛阳》借着《登场了!敦煌》的影响力,继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节目从服饰、建筑、舞蹈、厨艺等十二个维度入手,不断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度的探索与创新。千年洛阳,青春登场。
基于此,本文在文化自信视域的基础上对《登场了!洛阳》在题材、形式、表达、传播等方面的创新进行解读,并探究节目的价值追求与传播效应,以期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树文化自信,现历史荣光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2],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因此光洛阳市就有五大都城遗址[3]。繁复多元的历史变迁造就了洛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融汇。在这样一个富有历史气息的地点,节目组利用洛阳当地的二里头遗址、龙门石窟、博物馆等,展现了精妙绝伦的河洛文化。
寻本溯源,跨越古今鸿沟
文化遗产的价值脱离不了其原本的社会体系。因此,寻本溯源才是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方法。在《登场了!洛阳》中,节目组利用动画特效、真人饰演、专家讲述等方式还原历史,以便观众更好地对历史沿革下的文化遗产进行理解。
文化遗产在节目不断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逐渐迸发出更多文化的精华。在第四期“古墓文化(下)”中,节目组以一段凄美的墓志铭“火燃我爱爱不销,刀断我情情不已”为引,展现了尘封千年的匡秀与沈子柔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情意深重。这段爱情故事的展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嘉宾们在墓志铭中寻找历史事件,不断丰富同时期人们的墓志铭和死因,再到探访洛阳博物馆,是在一步步抽丝剥茧中将历史还原的。在节目的不断行进中,观者也仿佛透过一段段墓志铭,感受到了唐朝咸通年间疫病的肆虐。情节的丝丝入扣,使得这份爱情更加具有真切可触之感。故事赋予了事物价值,正如墓志铭一般,难以磨灭。这种历史本身的灵韵搭配故事的提炼,是在众多历史事件中不断甄选的结果。实地的探访使得故事精华不受时空的制约,更加自然地在节目中进行流动;文化的氛围从那一刻起被重构,使得观众跨越千年,形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使得历史重获新生。
守护历史,呈现东方美学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美学不断被西方进步人士所看见和认可。而历史遗迹、风俗习惯的大量留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美学是十分重要的[4]。因此,守护历史,传递中国乃至东方的美学是我们不容推脱的责任。
在《登场了!洛阳》中,随处可见对东方经典美学的运用。探索团实地探访龙门石窟,试图揭开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人生。其中不仅讲述了石窟艺术的中国化趋势和精细的雕刻规律法则,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识和强烈的个人追求。在东方美学中,艺术对现实中任何感性事物的描写,最终的意义都不在于单纯认知这感性事物自身,而在于从这感性事物中显示出更深邃、更高、更重大的精神意义[5]。龙门石窟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但同时,它也是一代女皇崇佛信教的体现。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雕刻的,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
用身体力行,传经典之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体力行本就比纸上谈兵要有说服力得多。为了保证每一期节目均能在一个维度打动观者,节目组在每一期节目的最后部分都设置了“致敬经典”这一环节。探索团躬身实践,用青春之力,唤起历史荣光。
无论是水上复原洛神赋的大秀,还是将国风音乐与朗读相结合的全新致敬秀,探索团均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感,特别是通过语言、动作、乐器、服化、道具进行可见化的表达。通过现代化思维让节目中所展现的河洛文化逐渐变为可见的、可感的文化实体,提升节目的辐射范围,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参观者也在节目组的耳濡目染中,从“致敬时刻”汲取中华文化源源不断的力量。
抒写历史,强化情感交互
从《国家宝藏》《朗读者》的爆火不难看出: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要有文化,更应当有共情体验之感,强化共情交互的节目才能更好地吸引潜在的观众群体。而共情交互可以很好地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抒写历史,进行强化。
故事本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框架。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说:“故事艺术是世界上主导的文化力量。”[6]只有在讲述故事最为精彩的部分时进行抒情,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登场了!洛阳》在第五期节目中讲述《洛神赋图》时,古朴素雅的音乐伴随灵动的《洛神赋图》出现,使观众沉醉于洛神的翩若游龙、宛若惊鸿之中,失意于曹植的含情脉脉、盼复佳音之间。当观众为这一人神殊途的爱情悲剧叹息时,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故事的接收者。因此,它所抒写的历史对情感交互的强化无疑是成功的,它串起了历史与现代,传播了曹植经典的《洛神赋》一诗,也为节目的大面积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
打造品牌,对抗商业导向
在目前的信息网络大数据时代,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综艺节目在经营自己PGC(专业生产内容)和鼓励受众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C2B模式。这种PGC+UGC+C2B的营销模式很快通过资本的注入为节目带来舆论和导流,使得节目快速地破圈层大面积传播,形成“出圈”之势。利弊相生,大量C2B的加入也易造成观者的审美疲劳,也有一种突如其来的跳脱之感。
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登场了!洛阳》为了强化节目的文化氛围,减少了商业元素,仅有往返的用车与酒水广告的植入,以尽力保证节目连接整合时的文化氛围感。而不得不提的是,节目中少量的植入富有强烈的文化魅力。
节目中剑南春酒的广告植入有趣自然,伴有强烈的文化色彩。节目中设置的“唐宫小馆献礼”环节是宣传剑南春酒的主要场所。在小馆中,不仅有剑南春酒,还有众所皆知的唐三彩、唐宫夜宴,以及默默无闻的洛阳牡丹瓷、旧唐书、唐朝提梁壶……这些历史元素均与宫廷御酒剑南春有关,寓教于“礼”的场景与唐朝的饮酒文化完美融合[7]。
华夏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洛阳和宫廷御酒剑南春各自漫长的时光滋养。唐宫小馆以独特视角诠释洛阳魅力,传播中国白酒文化,努力为观众构建极具观赏性的文化主题盛宴。这种文化感十足的介绍对于观者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其很好地做到了节目与商业的平衡。
以创新设计,铸文化信仰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以文化联系起来的群体归属,即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总体上看,第一层次是对人们之间作为一个民族的关系的认同,第二层次则是对一个民族的表现形式——文化的认同[8]。作为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唤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极为重要的。在《登场了!敦煌》中,节目组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灵动有趣的制作,深受观者好评。而在《登场了!洛阳》中,除了科技动画的一以贯之,节目组还利用了洛阳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便为新一季的节目添加亮点。
贴近年轻人的“考古盲盒”在网络和线下体验店同时推出、节目番外的新改版重新调整思路、结尾新增了“行走洛阳 读懂历史”板块、创作了主题曲《寻洛》……这些创新在推广IP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对青年人较为陌生的历史进行可见化处理,更好地宣传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新一季的创新不仅提升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2013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把诞生于数字时代、每天伴随信息通信技术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称为“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并将这一群人界定为“在15—24岁之间、具有5年或更多上网经验的网络化青年(networked youth)”,也就是所谓的“网生代”。[9]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类综艺节目的潜在受众无疑是这群“网生代”,因此是否迎合年轻受众就成为节目能否大面积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登场了!敦煌》,《登场了!洛阳》在更大程度上向青年群体靠近。
随着综艺市场纵向拓展,平台方和制作方越来越重视内容价值的深挖和延续,衍生节目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10]。2021年,《登场了!洛阳》节目将原先的衍生节目直接变为正式节目的番外进行传播。传播时,题目的选取也很大程度地贴合了年轻受众的审美习惯:“美男子”“打工人”“迷弟”“求生欲”等词汇在番外主题上的运用,成功地实现了与青年人之间的对话,为节目增加了嵌套曝光机会。
年轻化的语言配合优质、有内涵的节目内容,潜移默化地向观众展示了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多元瑰丽的历史故事。以青春之力,重现历史荣光,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综艺节目《登场了!洛阳》不仅是一档文化类的综艺节目,而且显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把握好了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在今年的固定探索团中,有一个马来西亚籍的华裔少年,从小在马来西亚成长的他,通过节目不断吸取中华历史文化,从开始的懵懂惊慌到后期的自主汲取营养,这极大地展现了洛阳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此,放眼世界,中华文化必将是一座源源不断的文化宝库,待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欣赏。节目最后的主题曲《寻洛》,通过听觉与观者沟通交流河洛文化,共谱洛阳华章。
自《百家讲坛》以来,较为高深的历史学问通过平民化的传播手段受到了观众的追捧,从而使得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在中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而后将文化与综艺结合的形式更是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目前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中,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促使文化综艺与互联网不断交融,利用移动客户端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进行多维创新,可以不断实现跨圈层传播。
相信在未来,在良好的文化生态氛围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主流的价值观、正能量的文化内核与多样视角展现的历史文化底蕴会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每日一习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EB/OL].(2021-08-30)[2022-03-0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68327075514560&wfr=spider&for=pc.
[2]龚金星,任胜利,朱佩娴.洛阳:两千年梦汇于斯(丝路观察) [EB/OL].(2014-11-18)[2022-03-04].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1118/c364101-26048150.html.
[3]洛阳市人民政府.基本概况[EB/OL].(2013-06-25)[2022-03-04]. http://www.ly.gov.cn/html/1/2/49/50/index.html.
[4][5]刘纲纪.东方美学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根基[J].文艺研究,1989(01):4-20.
[6]罗伯特·麦基.故事[M].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7]中国教育在线.剑南春独家冠名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洛阳》,精彩节目邀您共赏[EB/OL].(2021-11-09)[2022-03-04]. https://gaokao.eol.cn/jiazhang/zhukao/202111/t20211109_2173332.shtml.
[8]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5-12.
[9]国际电信联盟.衡量信息社会报告2013[EB/OL].(2013-10-07)[2022-03-04].https://www.itu.int/en/ITU-D/Statistics/Pages/publications/mis2013.aspx.
[10]迟彤彤.2020年第三季度网络综艺调研报告 以年轻用户为“瞄准点”,寻找潮流的方向[J].电视指南,2020(17):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