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流行演唱中舞台表现力的展现路径

2022-11-24 00:00

舞台表现力是流行演唱的灵魂,是流行演唱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评价流行歌手重要的指标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流行演唱教学中,对流行歌手舞台表现力的具体展现路径,也就是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尚没有相对明确的界定。在此,尝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流行歌手舞台表现力的展现路径进行分析与总结。

 当下,流行音乐是主流音乐形式之一。流行音乐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其生活化、平民化、商业化的特点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此能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流行音乐的表现手段主要包括演唱和演奏两种。关于这二者的研究,前人主要关注“奏”和“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演”的发掘与研究。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对流行音乐可观赏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随之对演员的舞台表现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演”字入手,分析流行演唱舞台表现力的种类与具体的展现路径,希望能为流行演唱教学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概述

舞台表现力对于所有从事舞台表演的演员来说都是必须关注、研究和实践的内容。相较于纯粹的歌唱演员,戏剧演员或带有强烈戏剧元素的音乐作品(如歌剧、音乐剧)的歌唱演员会更加关注舞台表现力,因为他们的表演主要在“演”,而纯粹的歌唱演员更注重“唱”。经年累月,人们对二者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体系:舞台表现力是考查戏剧演员表演功底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们对戏剧演员的认识和评价较为系统与全面;而对于歌唱演员,舞台表现力固然也是衡量其演唱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就其在评价指标中的地位而言,会稍逊于其他指标,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唱者更是如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流行音乐演出经验,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发现,对歌唱演员,尤其是流行音乐歌唱演员的舞台表现力的认知和总结主要集中在肢体语言、表情、眼神等方面,也就是说,对流行音乐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的认知主要还停留在演员自身,且在较为传统的层面上。随着笔者对流行音乐的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流行音乐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这一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理解与分析。

媒体的发展对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与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走向了电视、电影、网络等平台。传播媒介的发展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当下,流行音乐逐渐走向“可视化”,其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音乐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同类型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演唱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除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技能外,如何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现能力也是重要的课题。在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成为舞台上的经典一幕,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那个流行音乐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年代里,唱跳型歌手首次在大型舞台上出现,连歌带舞的表演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这让费翔在流行音乐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传播媒介的发展为流行音乐创造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促使演唱者在做好“唱”的本职工作时,也必须提升自身的舞台表现力,如此才能在音乐舞台与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舞台技术的发展对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舞台技术也不断得到完善。当下的舞台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环境背景,营造出各式各样的氛围。视频、音响、威亚、LED屏、灯光、舞台机械、舞台装置、布景、道具制作等,都为增加演员的舞台表现力提供了技术助力。笔者认为,演唱者除认真演唱和表现之外,还可以将自己的表演和各种舞台技术相结合,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舞台表现对流行音乐歌手辨识度的影响

评价流行音乐歌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其是否有辨识度,这是判断一个歌手能否在同类型选手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歌手的辨识度可以表现在音色、音乐处理、歌曲类型,甚至长相外貌等方面。歌手的辨识度其实就是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且能让观众在最短时间内记住的特点,如果不具备以上几条,独特的舞台表现力也可以成为歌手的特点,从而增强其辨识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当下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认识相较于以往传统的认知要有一定的扩展与延伸,要关注到所有舞台上可以影响演员表演的客观因素与条件,并对其进行合理运用。笔者通过以上论述认为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借助演员表演技巧和舞美呈现形式,以舞台为载体,传递创作者情感并能引起观众共情的一种综合化、具象化的视听传递能力,以及诠释与表达艺术作品内涵的能力。

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种类

演员的艺术表演水准

舞台表现的目的是通过演出引起观众的共情,其本身是一种手段,本质是信息的传播。在演出过程中,歌曲信息必须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动作、表情、眼神等进行传播,创作者的意图也必须通过演唱者的各种表演来传达给观众。如果演唱者的艺术功底不扎实,将无法准确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会直接影响观众接收信息的程度,进而影响观众对创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会对歌曲演出本身的听感与观感产生不良的影响。反之,如果演唱者自身的演唱技能极其高超,即使没有过多的舞台表现,也能引起观众共情,所以演唱者自身的艺术表演水准至关重要。如果演员自身包括演唱或舞蹈等在内的艺术表演出现问题,那么再好的舞台表现力也无法弥补歌曲演出本身的缺憾。

舞台行为艺术的深层次诠释

舞台行为艺术指的是演唱者的肢体、表情等外在可视的表现形式。歌曲本身是以“唱”为核心的,歌曲的旋律、歌词、伴奏等元素是音乐的主体部分,所有舞台行为艺术的创作都是根据上述元素发展而来的,所以它是演唱的扩展与延伸,也是对声音表现力的有效补充。在表演过程中,“唱”的部分属于听觉信息,“演”的部分属于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必须经过大脑的处理才能产生有效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思考的成本会导致接收信息的效率降低。视觉接收信息与听觉接收信息截然不同,即使时间停止,眼睛也可以从空间中接收大量信息。科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视觉接收信息的效率是听觉的5—10倍。由于视觉接收信息的效率比听觉高,所以,标准到位的舞台行为艺术可以实现对演唱更加直观和深层次的诠释,可以保证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和理解创作者的意图。

多样化的舞台美术表现手法

舞台表现力除了演员自身的艺术水准与演绎之外,还不能忽视包括灯光、音响、服装、妆容、道具、布景等在内的舞台美术技术手段。随着舞美技术的发展,通过舞台美术来呈现舞台效果的手段日益增多,这些手段都有助于增强舞台表现力。演唱者可以凭借自身的舞台行为艺术表现能力对演唱做出有效的扩展与延伸,也可以充分利用包括舞美技术在内的辅助性资源来提升舞台表现力。对舞台上可以运用的一切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重组,为演唱而服务是演唱者应当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演唱者不仅要把自身的表情、肢体动作、演唱等表现好,还要充分考虑舞台环境因素,有效地利用环境因素作为自身舞台表现力的扩展与延伸。关于舞台表现力的理解,很多人依然局限于考虑个人对舞台表现力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到除个人之外的其他影响舞台表现力的因素,这说明对舞台表现力的研究与实践仍不够全面。

流行音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展现路径

声音表现力

声音表现力是建立在基本功、演唱技巧和歌曲处理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艺术感染力的音响效果;舞台表现力则是演唱的扩展与延伸,所有的表现手段都是辅助性的。就歌曲本身而言,最核心的要点依然在于“唱”,也就是声音表现力,所有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必须植根于演唱水平。不论其他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多样化,评判演唱者水平最基本、最直接的标准依然是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所以,演唱者的声音表现力是所有外在表现形式最基本的出发点,没有强大的声音表现力,再丰富的舞台外在表现都不能弥补演出的缺憾。

舞蹈

流行音乐发展至今,舞蹈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日韩等外来音乐风格的影响下,唱跳风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占据了当下流行音乐的半壁江山。舞蹈比重的逐渐增大不仅体现了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其还是流行音乐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首先,舞蹈有利于进一步展现歌曲的内涵。演唱者通过“唱”向观众展现了旋律、歌词等最直接的歌曲信息;在此基础上,演唱者通过事先编排的舞蹈,以歌舞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向观众展示创作者想向观众表达的歌曲内涵,从而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更有利于观众理解与接受作品。其次,舞蹈有利于改善演唱者的表现能力。在早期的流行音乐中,个人的舞蹈元素并不是主流,除费翔等少数歌手外,绝大部分歌手几乎很少有舞蹈动作,主要以演唱为主。进入新时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歌手演唱过程中的舞蹈比重被大大提高,这虽然提高了对歌手的要求,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歌手在舞台上的表现手段。最后,舞蹈可以提升现场演出效果,增强观众的感官刺激。进入21世纪后,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偏向于快节奏、律动性强。在现场演出的过程中,歌手和伴舞如果能一起进行高强度且符合演出要求的舞蹈,对于观众而言绝对是感官上最直接的刺激,能够让观众很快进入创作者设定的情绪中,保证演出效果。

肢体语言与表情

肢体语言经常被称为身体语言,是一种用身体动作代替语言表达从而实现沟通交流的方式。任何肢体动作都源于人的内心所想,是自身对作品内涵的解读与表达,且其通常是下意识的举动。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不仅包含肢体动作,还包含面部表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在此,笔者选择广义概念下的肢体语言,也就是包含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动作包含人类情绪变化的表情和眼神。人的喜怒哀乐是由人的内心情绪所决定的。一名优秀的演唱者应该很好地理解歌曲内涵,并根据歌曲的情感需求,把握好各种情绪,从而将歌曲的神韵自然不做作地传达给观众。眼神是面部表情当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尤其是面对镜头时,不同的眼神会传达不同的情绪。肢体动作是表演者内在精神的外在反映,它是面部表情动作的外在延伸。在舞台上进行肢体动作表演时需要保持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放松,并根据歌曲要求,配合情感起伏和面部表情动作,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反应。综上所述,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是舞台表现力的具体体现。

舞台调度

舞台调度这一概念来自戏剧舞台,它是指通过演员的体态、演员与演员及演员与舞台景物间的组合,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在流行音乐的舞台上,由于演出形式较为单一,所以舞台调度更多地被理解为演员简单的舞台走位。笔者认为,流行音乐舞台上的舞台调度所包含的范畴也应该随着舞美技术与流行音乐的发展扩大。舞台上所有可视且能够影响演出效果的舞台元素都应被纳入流行音乐舞台调度当中,包括灯光、音响、服装、妆容、道具、布景等所有舞台“职能部门”。一场演出的呈现除了演唱者本身外,各舞台职能部门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全方位的舞台调度也是演唱者提高舞台表现力的有效助力。

与观众合理的互动

流行音乐起源于欧美民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带着“亲民”的标签。它不像古典音乐一样被束之高阁,始终给人一种亲切感。正因如此,在流行音乐演唱者的表现力当中,有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且需要演唱者现场即兴发挥与创作的,那就是与观众进行合理的互动。双方的互动是两者直接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与方法。首先,演唱者在舞台上本身就有情感表达的诉求,而与观众良好的互动正可以将这一诉求传达给观众。其次,演唱者与观众合理的互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台上台下的界限,使观众产生更强的参与感,提升观众的共情能力。最后,在观众席预设隐藏观众,令其在观众席间带动情绪,有助于烘托现场气氛,强化演出效果,形成对演唱者的反向刺激,从而进一步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欲望,提升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

在流行音乐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观众对音乐的追求日益多元化。因此,流行演唱除了关注“唱”本身外,还需注重形式上的探索与创新。尤其是在舞台表现力方面,演唱者需要深入研究,进行扩展与延伸,创新与融合,将各种舞台表现技术综合运用到流行音乐演唱中,更深刻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帮助观众全方位地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推动流行音乐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泉馨,吴俊雅.浅谈流行音乐演唱的审美能力和舞台表现力[J].音乐大观,2013(02):184-185.

[2]辛璐.论声音在音乐歌唱中的表现力[J].黄河之声,2020(12):22.

[3]王宏娇.试论流行演唱中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9(11):26.

[4]关惠文.流行音乐演唱中的审美能力与舞台表现力分析[J].通俗歌曲,2016(06):54.

[5]马阳.流行音乐演唱中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探讨[J].大观(论坛),2022(03):48-50.

[6]寇丹.流行音乐演唱中舞台表现的相关分析[J].艺术品鉴,2021(11):185-186.

责任编辑:史偌霖
< 排序栏目 保存 重置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人才招聘 | 站点公告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 技术支持:后稷网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