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的好口碑与高票房离不开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结合与应用。通过对电影中人物和场景设计、背景音乐以及动作设计等方面的介绍,分析该电影以西方文化为主体,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的阐释和演绎,同时解析主角体现的西方文化色彩,为中国影视作品在世界舞台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其中文化交流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在中国,美式的快餐随处可见,韩剧中的啤酒炸鸡遍布街头,外国的文化观念通过影视作品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占据市场,西方影视作品中也适时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以期引导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潮流,吸引更多的中外观众。
西方动画电影遇见中国文化元素
《功夫熊猫》是以中国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其中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包括景观、服饰、食物等。此影片上映之初就在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赢得了高票房,受到中外观众的喜爱。动画中的主人公大熊猫阿宝为了匡扶正义,从一个面条店笨手笨脚的学徒最终成为功夫高手,拯救了和平谷,为山谷带来了真正的和平。
虽然影片中的场景、音乐、功夫等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但阿宝却是一个纯正的“美国大熊猫”,在阿宝身上可以看到美国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色彩,以及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的理念。这也是此影片能够在中国和美国同时赢得高票房的原因。
《功夫熊猫》的成功是美国影视业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作为全球第一影视大国,美国一直在不断寻找新的题材和元素,在此之前,美国电影尽管应用了各种高科技,但其给人留下的印象仍然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直到美国电影将跨文化元素以及多元文化融入其中,使其内容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深化。比如动画片《Mulan》 讲述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迪士尼公司对中国故事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木兰。《功夫熊猫》的出现将中国文化元素再一次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其浓浓的中国风让世界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色。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
(一)人物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文化元素
主人公阿宝的外在形象是一只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形象。阿宝表面看上去憨厚老实,性格招人喜爱,虽然天资不高,但勤奋好学,在师父浣熊独特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不认输的民族精神。影片在情节上的设计也恰到好处。熊猫圆滚滚、笨拙的体态很难让人联想到灵活敏捷的身手,而导演却一反常态,将熊猫安逸慵懒的常规形态进行创作革新,让阿宝拥有一身功夫,在保持其笨拙体态的同时又不失灵活,体现了人物独特的魅力。主人公阿宝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阿宝说着西方的语言,展示着中国功夫,内心既有行侠仗义的武侠精神,又体现了西方文化色彩。
影片中配角的选择和设计也将中国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乌龟大师作为智慧的化身,有着平和的心态,是高瞻远瞩的禅宗大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龟既是长寿的象征,也是智慧的代表。“神龙大侠”是功夫熊猫中最高功夫的代表,而龙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中权力和威严的象征,是一种吉祥的图腾文化,中国古代帝王的服饰上有龙的图案,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五侠”的形象设定也颇有中国文化的内涵。西方动画片中,威猛形象的代表是狮子,比如在大获成功的动画片《狮子王》中,狮子是森林之王。而在中国文化中,老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五侠”里最有力量、最威猛的形象由悍娇虎来担当。
(二)影片中的场景设计和背景音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功夫熊猫》系列影片的制作人为了更好地还原中国建筑文化,亲自来到中国参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山川河流、街道市井中亲身感受中国文化。其中,《功夫熊猫3》实地取景于四川青城山,借助高科技动画制作技术,影片背景呈现了一幅幅山清水秀的水墨画,静谧雅致,令观众心旷神怡。中国南方典型的建筑形式通过灰墙、青瓦、红柱、古色古香的楼阁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这些大背景,影片中的细节也充满中国式的风土人情。故事场景切换到古代中国,主人公阿宝是一家有祖传秘方的面条店的继承人,他的鸭子爸爸每天都期待把自己的面条店传给熊猫儿子阿宝。用木头和竹子建成的面馆里悬挂着大红灯笼,坐着一些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食客,他们捧着青花白瓷大碗,用着中国独有的筷子,吃着热腾腾的汤面。坐落于山谷之中的翡翠宫是典型的中国宫殿建筑,宫内以“五行八卦”进行布局,将道家文化融入其中。在乌龟大师选定“神龙大侠”的武林大日子,翡翠宫内外锣鼓喧天,爆竹四射,武林大侠们短衣襟小打扮,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无论是仙鹤练习的书法,还是治愈阿宝的针灸,抑或是包子、馒头、面条等这些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元素,都让西方观众沉浸在浓浓的中国风里。
好的背景音乐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故事内容,将观众带入故事情节。《功夫熊猫》的配乐主要应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中国民间音乐按照纯五度关系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排列起来,形成民族旋律,称为“五声调式”)[1],将中西方音乐元素结合,根据不同的剧情插入相应的音乐。当剧情和缓时,中国民乐缓缓响起,给人带来内心的宁静,可以使观众倾听智者的声音,体会东方文化的禅意。气氛紧张时,西方节奏感十足的流行音乐就会出现,将影片中的打斗场面渲染到极致。轻柔的中国民乐与张扬的西方音乐刚柔并济,有效地推进整部电影的节奏。比如师父浣熊出场时,悠扬的笛声衬托出师父内心的宁静;他的徒弟“五侠”突袭师父,与师父进行日常切磋时,音乐立刻转变为节奏感强的音效,完成由静到动的切换。但是音乐中只体现了动而不是险,这也是人物关系所决定的。总之,中西方音乐的交错共融将观众牢牢吸引到整个电影剧情中,为观众准备了玄妙的听觉盛宴。
(三)中国功夫作为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影片始终
中国功夫片多体现行侠仗义的武侠精神,以及一种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功夫熊猫》中的武林高手大多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和地形,运用中国功夫中典型的武术技巧、气功、太极等,适当增加打斗过程中的幽默感,巧妙地体现中国功夫的魅力。影片中的金猴、悍娇虎、螳螂、俏小龙、灵鹤这“盖世五侠”特有的武术套路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精华,其中包括点穴和太极。金猴幽默好动、身手敏捷,螳螂拳灵巧、以柔克刚,蛇拳借力打力,灵鹤则充分利用气功,避免硬碰硬,悍娇虎的虎掌霸气威猛。这些设计都让中国观众联想到了象形拳,而中国象形拳的代表为五禽戏。《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影片将中国传统五禽戏中的五禽演绎为更受中西方观众喜爱和熟悉的五种动物——悍娇虎、灵鹤、金猴、俏小龙、快螳螂,中国功夫的内涵得到具象化的体现,丰富和延伸了中国功夫的精神。
整部电影中体现出中国的武术精神——行侠仗义,强身健体。这种武术精神更多是一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节、不畏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不图回报的无私付出。比如在悍娇虎明知自己敌不过泰狼,也毅然决然地孤身前往与泰狼决斗时,她身后是尾随而来的四个师兄弟,他们侠肝义胆,共赴险境。这些情节在国外观众看来蕴含着满满的中国武术魂和神秘色彩,不少观众由此对中国功夫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四)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突显了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集合
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哲学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的发行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入当代流行文化的潮流,让更多的外国观众了解了中国文化。
首先,影片中不乏中国佛教的元素,比如顿悟、打坐禅修等。阿宝得到神龙秘籍却意外地发现这只是一张空白的纸,当他为此感到困惑时,鸭子爸爸的一番话让他顿悟。鸭子爸爸告诉他祖传的汤面没有神秘配方,美味的秘诀在于“你要相信自己面汤的味道是最好的”,阿宝顿悟到相信自己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其次,影片中乌龟大师所说的“世上无所能,也无所不能”正是道家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宿命论的思想观点。乌龟大师的超脱之处在于他“顺其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后,儒家思想的“礼”在影片的师徒情节中也有所体现。与西方人人平等的思想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对老师要抱有敬畏之心、恭敬之心。影片中师父浣熊对自己的徒弟十分严厉,大声吆喝,而对自己的师父乌龟大师毕恭毕敬,这体现了一脉相承、尊师重道的儒家之礼。
师父浣熊教授大熊猫阿宝功夫的过程中还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因材施教”。一开始师父正襟危坐,用教授“五侠”的方法教授阿宝,阿宝收获颇微。后来师父发现并利用阿宝贪吃嘴馋的特点,以食物作为诱饵刺激阿宝进行训练,最终激发了阿宝的潜能,使阿宝迅速成长,很快领略了武功的奥秘。
西方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
《功夫熊猫》不是完全对中国文化的生搬硬套,而是在西方文化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演绎理解。阿宝就是这样一个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体。阿宝的穿着、生活背景以及生活方式都是中国式的,然而其中式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美国心”,故事的表现方式以及角色的思维方式更多体现了美国价值观。
(一)个人主义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个人主义,即优先考虑个人兴趣和目标,主要表现在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方面。《功夫熊猫》的整个故事就是阿宝的自我实现过程。阿宝坚持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功夫大师,通过努力,最终获得了巨大的个人成就。在实现自我梦想和价值的过程中,阿宝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也曾对梦想产生怀疑,在乌龟大师的鼓励下,在他了解卷轴和祖传面条的秘密后,他获得了自信,并在最后一战中击败泰狼。这也是“美国梦”的体现,只要肯努力,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个人主义在中国元素背景下得到演绎。
(二)英雄主义
美国电影中,英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英雄受到人民的崇拜,反映在银幕上的美国英雄主义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如《超人》系列、《钢铁侠》系列等,剧中的英雄们身手不凡,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殊能力。反观《功夫熊猫》,观众可以发现阿宝身上没有那些英雄的闪光点,使其意识到英雄就在普通人中。但是美国的英雄总是在短时间内获得能量,阿宝也是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武林高手,这又回归到美国英雄主义的典型构建中。
(三)美国式的幽默
动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幽默紧密相连。《功夫熊猫》中的幽默是典型的美式幽默,具有独特的特点。主人公阿宝与鸭子爸爸的父子关系看起来那么不可思议,又那么自然和谐,这种父子关系给观众带来很多欢乐,两父子在体型上的差距在视觉上也极具幽默感,彰显了美国文化热衷于表现普通人的励志成长过程的特点[2]。除了在视觉上,美式幽默在语言上也同样有所体现。乌龟大师在鼓励告诫阿宝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时,说:“Quit!Don't quit!Noodles!Don't noodles!”(放弃,不放弃。做面条,不做面条。)这是模仿莎士比亚戏剧中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 “to die or not to die”。这种幽默感只有英语文化体系的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美国幽默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自嘲。在影片中,当悍娇虎对阿宝直言他是武林的耻辱,让他离开翡翠宫,将门重重地关上时,阿宝用简单的一句“崇拜你哦”化解了自己的尴尬,观众也能顿时感受到这种自嘲带来的幽默。
《功夫熊猫》对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启示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应用让影片本身更有特点。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阿宝的穿着也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且熊猫本身的黑白两色正是太极所具有的颜色。影片中的自然场景取材于中国的桂林和四川,作为重要场景的翡翠宫,风景秀丽,自然融入水墨画般的背景中,其柱子、窗户、金色琉璃瓦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的宏伟和道教的静谧文化。不同角色的穿着、性格特点、行为特点等使影片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更深入人心。中国元素的加入使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充满了神秘感,易于被西方观众接受和喜爱。
其次,《功夫熊猫》的成功对中国影视文化传播有一定的启示。中西方文明的融合能够带给世界观众独特的文化体验。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对于外来文化有着较高的接纳度,同时又能结合自己的文化对外国故事进行大胆的改编和演绎。国内动画也应勇于革新,在宣传中国风的同时,融入多元文化色彩,既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能让其他国家的观众接受和学习,使中国文化对国外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简单的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传播。
中国动画要冲出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应该借鉴西方动画的优势,提高动画的创新能力,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受欢迎的国外动画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年龄、眼光和品位,基于中国文化元素提高动画产业的原创性。
参考文献
[1]唐娟.从《功夫熊猫》看动画片中国元素的嬗变[J].电影文学,2014(19):66-67.
[2]刘丽丽.《功夫熊猫》中的美国幽默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8(0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