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发展是戏曲剧种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前提,而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高校昆曲专业与相关文化产业的密切衔接,有效连接昆曲文化传承与高校人才培养。为了做好新时代昆曲人才的培养工作,传承和发展昆曲文化,现在解读产学研和昆曲文化的基础上,厘清产学研和昆曲文化在理论、现实以及实践上的关系,提出应当创新融合平台建设,拓宽昆曲文化传承的渠道;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夯实昆曲文化的发展;加强各类资源配置,助力昆曲文化创新性发展。
从洋务运动的“工学并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半工半读”,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1]。昆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且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戏曲表演的典范。新时代背景下,昆腔没落,正声靡退,渐行渐远。以产学研为新的实践机制,提高昆曲文化的社会活跃度,培育高素质的昆曲人才,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对昆曲文化进行系统性整理、时代性创新,不失为昆曲文化传承的现实选择。
产学研和昆曲文化的理论解读
(一)产学研
产学研是一种以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为双重实践场域,以协作共赢为前提,最终使高等院校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生产单位成长为“专精特新”的企业,研究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一种新型合作机制。其中,“产”指生产单位,“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研究机构,该机制具有市场导向性、人才培育性、科技创新性等属性,已经形成了技术转让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等多重实践模式,强调通过跨界合作、交流共享,共享有效资源,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目前,产学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用”这一属性,即产学研用,强调把技术创新、平台拓展、理念更新、资源开发、产品探索等成果用于教育前线、科研一线、产业前沿,这是新时代产学研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2]。
(二)昆曲文化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3]。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有豁、叠、擞、嚯等腔法,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往往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念白儒雅,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表演细腻,舞蹈飘逸,融合了唱念做打、民间舞蹈及传统武术等动作技巧,形成了水袖飘舞的服饰文化,指尖藏心事、腕内有悲欢的舞蹈动作文化,以色彩、装饰和脸谱为构成要素的舞蹈美学文化,以细腻优雅的水磨调为特色的声乐文化。
产学研视域下戏曲剧种文化传承的三重逻辑
(一)产学研视域下戏曲剧种文化传承的理论逻辑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昆曲文化,讲究立足本源、服务受众、对外交流。产学研的关联性、开放性、服务性等特征刚好满足上述要求。在立足本源上,产学研能够联合多方主体力量,做好昆曲文化科研成果、优秀传统剧目、优秀艺术家、昆曲文物、昆曲创作技艺的调查、认定、建档和传承工作,这对于延续昆曲艺术的历史文脉,保护昆曲文化遗产,建构新时代昆曲文化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服务受众方面,产学研背景下的昆曲文化受众相对多元,包括地方高校师生、昆曲专业学生以及地方文化产业。对于地方高校,产学研能够推动其与地方文化产业在科技研发、人才培育、成果落实、基础研究、师资建设等层面的多元合作,进一步打造昆曲文化艺术特色课程,实现昆曲文化内涵的发展。对于昆曲专业学生而言,产学研有利于带动昆曲专业学生走进昆曲文化产业车间和实验室,“零距离”接触昆曲文化创作场景,亲身感受昆曲文化产品生产和研发过程,学习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昆曲文化知识和技能[4]。对于地方文化产业而言,产学研有利于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产品创新层面优势互补,获得更多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对外交流上,产学研背景下的昆曲文化传承更具开放性和对话性,有助于集成不同领域的人才、专家、学者的智慧,帮助昆曲文化人才培育、昆曲文化传承跳出固有思维和领域,实现纵向拓展、横向延伸。
(二)产学研视域下戏曲剧种文化传承的现实逻辑
在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下,昆曲文化传承面临着传承主体缺少、生存空间被压缩、艺术创新举步维艰等现实困境。产学研是昆曲文化传承的新渠道,是进行昆曲文化创新的新模式。以产学研推进昆曲文化传承,既能借助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宽泛性、文化教育空间的权威性、文化传播的多样性、教学生态的实践性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昆曲文化的社会活跃度,培育高素质昆曲人才,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昆曲文化的认同,又能帮助昆曲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推动多元主体围绕昆曲文化资源挖掘、昆曲文化创作、昆曲艺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特定时期的利益共同体,共同解决昆曲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缺人、缺钱、缺平台、缺场所、缺技术的现实问题,实现对昆曲文化的系统性整理、时代性创新,
(三)产学研视域下戏曲剧种文化传承的实践逻辑
高校培养昆曲人才是昆曲文化传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一环。面对新时期昆曲文化传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境,高校需要借助产学研,助力昆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具体而言,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发挥地方高校以及相关产学研主体在昆曲文化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基于产学研的昆曲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各个主体在昆曲文化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理论成果资源、实践资源等多元化、多角度资源应用上的机会均等、利用均等。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力度和深度,让昆曲老艺术家、优秀昆曲演员、昆曲创作人员等主体加入昆曲专业的声乐教学、作品创作、乐器教学、曲目赏析等具体课程中,共同研究探讨人才建设的新要求,帮助昆曲专业学生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方法,开拓新视野,以此来推动昆曲作品的创新创作。
要处理好独立性和一体性的问题。以产学研为导向的昆曲文化传承,是尊重各个主体发展权利、遵守合作发展规则的实践活动,重在集各方力量,加强地方高校和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各个主体需要相互独立,避免出现过度借力、一方相对弱势、责权不清、推诿责任等问题,各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尊重彼此的界限,但是也需要依托机制、技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目标,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协同合作,构成“井然有序”的整体[5]。
产学研视域下昆曲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融合平台建设,拓宽昆曲文化传承的渠道
“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是昆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解决高校昆曲专业人才培养难题,打破昆曲文化企业发展瓶颈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通过专家会诊、现场解难、技术交流、成果对接等形式,强化地方高校与昆曲文化企业、昆剧院、其他戏曲文化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确保昆曲文化有效融入产学研全过程,成功将昆曲文化教育成果转化为文艺市场生产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坚持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实践原则,制定“昆曲文化保护工程规划”,以机制优化和平台建设解决高校昆曲学院、地方昆曲文化产业、昆曲科研机构在发展目标、利益分配、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难题,联合共建昆曲传承基地、创业基地、创客空间、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多方主体协同发展的联合体,进一步深化相关主体在昆曲人才培养、昆曲文化产品供给、昆曲理论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助力昆曲文化发展。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探索建设集昆曲艺术的交流及考察、昆曲人才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昆曲文化艺术活动举办、校企联合科技攻关于一体的昆曲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实现昆曲文化科技成果研究开发、昆曲文化艺术创造性创新型发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昆曲文化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帮助社会企业瞄准市场需求进行项目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帮助高校掌握昆曲文化艺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举办各种各样的昆曲文化研讨会、交流会、实践创作活动,加速相关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直接互动,培养高素质的昆曲文化人才。
(二)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践行昆曲文化发展举措
第一,构建基于昆曲文化传承的产学研协同育人评价考核机制。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目标与昆曲人才评级标准,针对产学研协同育人全过程,建立区别化分类评价机制,选取以昆曲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基础设施、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资源网络、资金费用作为投入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以昆曲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技术成果产出、文化传播实效、文化转化经济效益比、昆曲人才培养效果、双师型教师建设情况等评价产学研活动产出,通过模型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心理学实验等方法测试产学研过程中昆曲人才培养的效果,考察昆曲文化传承的局限性、成果以及变异性,以便调整现有产学研行动方案[6]。第二,建立以融合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教育教学实践机制。在校内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围绕“产业”建“专业”,设立昆曲保护专项课程建设经费,面向昆曲产业前端、中端、后端,将昆曲文化企业中所用的昆曲数字创作技术、新唱腔、昆曲媒体化运营技术等知识和技术,融合到现有的昆曲人才培养方案中,打造“昆曲”系列文创特色课程,优化戏曲专业结构布局,帮助昆曲专业学生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同时,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相关企业的技术优势,共同建设和运营联合实验室、工作室、培训班,合作开展关于昆曲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发、转化工作,开展“昆曲文化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推动昆曲文化教育产品、科研成果的应用示范与推广,产出更多关于昆曲文化的创新成果。在校外,与市场嗅觉敏锐的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共建昆曲创新创业基地、昆曲艺术交流中心,孵化学生团队优质昆曲文化创作项目,在假期、教学实践、毕业实习等时间段安排昆曲专业学生到产学研基地进行实习实训、汇报演出、艺术体验、项目竞赛或社会实践,协助昆曲专业学生、团体、昆曲专业教师开展昆曲文化研究、交流、整理、编辑、出版、演出等活动,推动昆曲的艺术生产。第三,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机制。创新是进行昆曲文化传承最好的办法。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邀请产学研主体参与昆曲专业学生的项目创作、竞赛指导、作品设计等过程,支持昆曲专业学生成立昆曲表演团队、昆曲社团。
(三)加强各类资源配置,助力昆曲文化创新性发展
推动企业与地方高校在昆曲文化资源上的共建共享。完善昆曲专业双师型教育机制,激励和引导昆曲老艺术家、优秀昆曲演员、昆曲创作人员等主体加入昆曲专业人才培养,组织昆曲专业教师到地方昆曲机构、科研中心、社会企业、非遗传承基地等地学习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向其他艺术家认真请教,继而不断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推动企业与地方高校在昆曲文化活动上的共建共享。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昆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积极整合地方昆曲文化艺术团队、昆曲文化艺术衍生产业、昆曲科研机构、图书馆、地方高校等的昆曲文化资源,组织相关主体挖掘整理新时代昆曲文化表演艺术资源、新时代昆曲文化创作新技术、昆曲优秀传统剧目、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等资源,对著名昆曲作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的从艺经验和表演艺术进行艺术评论、艺术批判、经验汲取、成果创新等科研探索,建构综合性昆曲文化资源数据库。根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音乐审美习惯,联合相关主体和地方高校力量,利用新媒体技术、昆曲文化传承与发展地方文件等力量,实施昆曲文化振兴工程,加强昆曲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利用服务于产学研活动的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平台、一体化平台、高校社团、高校文化艺术节,共同举办昆曲文化的宣传、教育、演出活动,如昆曲表演艺术鉴赏、昆曲知识讲座,促进昆曲文化大众化传播;同时,也要推动产学研各个主体间的艺术交流活动。
产学研是一种以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为双重实践场域,以协作共赢为前提,最终使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生产单位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研究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一种新型合作关系机制。昆曲文化主要由念白儒雅的曲文文化,水袖飘舞的服饰文化,以色彩、装饰和脸谱为构成的舞蹈美学文化,以指尖藏心事、腕内有悲欢的舞蹈动作文化,以细腻优雅的水磨调为特色的声乐文化共同构成。产学研视域下的昆曲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可行且急迫的现实基础,以及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路径。产学研视域下昆曲文化传承的重点工作是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合作平台以及实践平台,建立基于昆曲文化传承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评价考核机制,以融合和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实践机制,推动企业与地方高校在昆曲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活动资源上的共建共享,继而帮助昆曲文化人才培育、昆曲文化传承跳出固有的思维,实现高素质昆曲文化人才的培养,助力昆曲文化传承性、创新性、创造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良春,伍红军.对象、主体与功能: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合作的三个基本问题探讨[J].职教论坛,2016(27):33-36.
[2]陈均.工尺谱、五线谱与简谱:中国二十世纪昆曲记谱形式的变迁[J].文史知识,2022(11):102-107.
[3]安冉,李涵,尹永田.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04):465-469.
[4]王彦霞.“三重螺旋”理论、产学研合作与民族文化传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02):53-55.
[5]高雪.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苏州昆曲传承与发展策略[J].艺术评鉴,2022(18):17-20.
[6]康俊杰.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艺术院校戏曲教学的“守正创新”[J].戏剧之家,2022(2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