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逐渐繁荣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艺产品带来的真实感、亲历感。沉浸式戏剧满足了观众追求真实体验的需求,可以达到让观众更深刻地共情的效果。沉浸式戏剧打破了“第四堵墙”,缩短了演出内容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重庆1949大剧院是为《重庆·1949》剧目专门打造的剧场,其结合山城的本土文化资源,以红岩精神为内核,通过沉浸式戏剧表演丰富重庆文旅演出的品牌内涵。现通过分析重庆1949大剧院的空间结构、文化资源本土化以及主旋律题材的创新表达,探讨戏剧与剧场空间的关系,以及文旅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现代性语境中沉浸式戏剧的意涵重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浸式”这个词已经被人们熟知。从文学层面看,沉浸式指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即文学作品中经常提到的“身临其境”。传播学者李沁将沉浸式传播定义为:“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将此理论运用到戏剧场景中即可突显出观众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强调观众的感受。沉浸式戏剧以观众为核心,运用新媒体技术、特效等,配合音响、灯光,全方位多层面地环绕观众,让观众沉浸在戏剧的情节中。
沉浸式戏剧起源于英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Sleep No More。该剧由演员和观众一起完成表演,通过两者互动共同完成该剧的叙事,这种情况下,观众被称为同故事叙述者。目前,文旅沉浸式戏剧演出更倾向于让观众成为异故事叙述者,即观众独立于戏剧情境之外,以上帝视角观看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叙事模式对剧场空间的打造和戏剧内容的号召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沉浸式戏剧吸引观众的原因有两个,分别与两种叙事模式相对应。同故事叙述下,戏剧对观众而言更像是剧本杀和盲盒,观众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触发什么支线任务。在剧中,观众跟随角色一起参与表演,经历角色的命运。观众通过参与叙述可以体验演员的表演过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自我疗愈称为“移情”,观众正是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角色上,才能实现情感宣泄。与传统戏剧的表演方式相比,这种观众参与表演的方式更具娱乐性。异故事叙述侧重于效果呈现,其吸引人的原因和强调视觉效果的大片是一样的,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通常来说,第一种叙事模式带来的沉浸感更强。
沉浸式戏剧具有场地大而独特、置景精而复杂、场面真而宏大的特点。沉浸式剧目表演有一个不与其他表演交叉、完全独立的剧场。这种剧场被称为单一剧场或主题剧场,是为特定剧目量身打造的专用剧场。这使得剧场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和本土基因,可以较好地展示城市文化。
《重庆·1949》与重庆1949大剧院的现代媒介表达
重庆1949大剧院是典型的单一剧场,为固定剧目《重庆·1949》服务,其空间构造、外部形态都独具重庆地域特色。值得注意的是,该剧目和剧场在内容和空间上巧妙地将重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因地制宜,运用好重庆的历史和地理元素,重庆1949大剧院曾荣获第十一届艾蒂亚奖“最佳科技进步奖”。《重庆·1949》剧目立足于红岩革命精神,是沙坪坝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其是重庆文旅行业对旅游资源的整合,是“盘活”重庆文旅资源的重大举措。
地域文化基因:本土化与地区特色文化自信
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内容文化空间。《重庆·1949》讲述了1949年各界爱国爱党人士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迎接全新时代的来临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剧目内容贴合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属性,同时弥补了重庆这座网红城市缺少对革命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的不足。这是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有力手段,同时也彰显了重庆市政府对于开发本土化IP与发展文旅产业的决心。
百分之八十五的主题剧场运营85%依托于当地的旅游景区,在剧目主题方面,历史文化类剧目占80%。重庆1949大剧院精准抓住数据,推动剧目内容和重庆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建筑将红岩精神外化于物。
《重庆·1949》从更场远、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维度诠释了红岩精神。通过大小场景的结合更好地展现了当时重庆的社会环境,并将这种社会环境运用在小场景、小维度中。《重庆·1949》采用多条主线并行的叙事结构:第一条主线围绕林家三兄弟之间的矛盾、亲情及家国情怀展开;第二条主线围绕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展开;第三条主线围绕重庆地下党营救被囚同志,保护重庆城市设施展开;第四条主线聚焦狱中幸存孩子。这些故事相互交叉又相对独立,将历史人物与故事群像共同置于一个大环境中,构建出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整个剧目兼顾大写意与工笔画的手法,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到戏剧舞台中,叙述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以便在宏观舞台和微观角色中寻找平衡。
艺术空间再造:建筑空间与戏剧的关系建构
沉浸式戏剧最重要的是给观众营造穿越感。重庆1949大剧院从结构分区、灯光与空间关系、置景等角度出发营造穿越感。单一剧场可以通过剧场设计,深入挖掘选址地周围的环境,厘清历史文化脉络,参悟剧目的核心精神,分析当下受众喜欢的建筑艺术形式,从而协调外部环境要素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消除与周边环境的边界感。
重庆1949大剧院与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相呼应。剧场与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仅隔着一条小溪,整个剧场建筑的设计理念是“穿越时空”,剧场造型设计源于钟表表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百年历史进程。重庆1949大剧院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室内动态沉浸式表演剧场,其外观线条流畅,极具雕塑感。
重庆1949大剧院的结构和分区也特别值得考究。其主要区域为戏剧表演及布景区,同时为游客提供了看书、晒太阳和观赏夜景的区域。这种将表演空间和观众活动空间融合到一起的结构消除了空间层级,使各功能区域实现了互通,是沉浸式剧场复合空间特性的具体体现。观众活动空间设有文创体验店和光影效果展示走廊,以发挥单一剧场服务于地区文旅产业的功能。通过舞台中的类敖德萨阶梯将表演的层次和空间进行延伸,使演员的动作充分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设计完美地还原了磁器口码头当时的景象。
情景剧传达意义的方式是将观众拉入戏剧场景中,如此一来,观众就成为戏剧的一部分,跟随剧情的发展而发生情感变化。该剧场十分生动地还原了重庆的城市风貌,走廊四周盘绕着重庆市“市树”黄桷树的树根,墙上附着着水纹,观众在极具重庆特色的环境中走入剧场,进入艺术的世界,增强了戏剧的张力。
该剧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独创的多维度沉浸式立体室内旋转舞台。整个舞台由五个可以360度旋转的圆环组成,核心表演和场景布置区域是内三环,第四环和第五环是舞台与观众席的交叉区域,表演空间和观影空间融合到一起。这一大胆的设计不仅打破了“第四堵墙”,还大大延展了舞台空间,使演出呈现出3D效果。
交互通感体验:观众参与的多模态交互设计
“受众本位”思想是媒体发展的基础观念。沉浸式戏剧的核心目标就是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观看体验。观众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沉浸式戏剧成功与否的标准。戏剧制作人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使观众参与戏剧表演。其中,道具的使用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的应用也为人们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提供了帮助。
除了五个可以360度旋转的圆环以外,重庆1949大剧院中的升降机表演系统、三维动态立体灯光等元素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观众与演员距离近可以制造沉浸感。观众与演员距离近是沉浸式戏剧最显著的特点。舞台配音可以帮助观众快速找到主线在舞台上的具体位置,重庆1949工作组就是以舞美变化为基准改变音箱吊挂点来实现这一目的的。
沉浸式戏剧的前景和剧场经营的可持续性
剧目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突破框架设置
目前,沉浸式戏剧虽然受到追捧,但是也存在形式新、内容旧的单极化发展问题。首先是《重庆·1949》从营业起仅进行过一次改版,改版内容主要涉及演出环境的改造和剧情的细节处理,没有体现出季节的变换,这会造成剧目死板,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从国际上单一剧场的经营经验来看,剧目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与产品进行季节限定营销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以有限的商品数量为消费者带来特权,突显了仪式感,更能吸引观众前来观剧。
IP服务多元延展,瞄准传播对象
沉浸式戏剧和单一剧场主要面向游客,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售票数据来看,外地游客和本地观众呈四六分。只有40%的观众是目标群体,即外地游客,而60%的观众都是本地观众。需要注意的是,剧场的观众活动区域必须与剧目的沉浸式定位相契合,在各个场景体现出地域特色,比如在剧场中售卖山城人的记忆——老荫茶,从剧场环境入手,增加观众的沉浸感。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红色剧本杀浪潮
沉浸式戏剧和实景搜证剧本杀有诸多共同点,但沉浸式戏剧的灵活性不如实景搜证剧本。沉浸式戏剧改版周期长、内容改动小的特点使其这很难吸引本地观众二次观看,不利于剧场的可持续发展。剧场可以在观众活动空间增加一些“接地气”的场景来拓宽收入渠道。将红岩精神融入剧本杀,在剧场中开设沉浸式戏剧的微缩版剧本杀店。比如,将《重庆·1949》中的支线作为剧本杀的内容,这种形式可以弥补《重庆·1949》中人物不够立体的问题,还能实现剧本杀小剧场和重庆1949大剧院的联动,促进消费。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产教合一促进青少年发展
孩子是剧场的未来。国家大剧院每年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高达上千万元,用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开展艺术教育。重庆大剧院可以参考国家大剧院将剧院空间运用于舞台演艺教育的做法,在剧场的空档期组织排练《重庆·1949》少年版。通过开班教学,使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一部戏剧的诞生,在剧目的制作与排练中体味人间百态。这是一种沉浸式红色教育的形式,青少年在参与排练的过程中融入了戏剧角色,与革命英雄共情,这也是重庆1949大剧院建立良好口碑的一条可行道路。
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拓展虚拟空间
未来戏剧和剧场的发展指向数字媒介层面。秉持剧场始终是戏剧的实体载体的原则,重庆1949大剧院运用VR技术进行舞美设计,将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混合起来,实现“混合现实表演”。混合现实表演更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是数字媒介应用于线下剧场的一种形式,其通过营造多重物理空间建立丰富的时间线和立体的故事框架。混合现实表演的典型剧目是《沙漠雨》——一部以海湾战争为背景的历史剧,其主要通过让观众拯救特定的角色与该角色形成链接,让观众从被自己拯救的角色的角度观看这一剧目,让观众更好地与角色形成命运共同体。将这一表演方式运用到剧目《重庆·1949》中,可以通过在票根上设置二维码使观众与角色形成联系。在演出开始前,观众可以通过扫描票根上的二维码了解自己对应角色的故事;演出结束后,还可以在活动区域参加剧本杀,进一步了解剧目。由此初步形成《重庆·1949》娱乐生态圈,对重庆的历史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满足观众对演出剧目形式的新要求。
注释
[1] 李骏,谭梦.“在地建造”视角下的大型室内主题剧场设计探索——以《重庆1949》主题剧场为例[J].世界建筑,2021(06):32-35+126.
[2]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苏永豪.观众体验视角下沉浸式戏剧制作探究[J].戏剧之家,2022(03):3-4.
[4] 张勇.2016年度艾蒂亚奖金奖榜单揭晓[J].旅游世界,2017,(05):68.
[5] 崔生汇.旅游景区主题剧场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8.
[6] 韦铀,李玥彤.国家大剧院对国有剧院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J].歌海,2019(03):28-33.
[7] Steve Benford, Gabriella Ginnachi. Performing Mixed Reality[M]. 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