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合唱具有不限人数、方式多样、参与度高等特点,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众可以快速加入团队进行合唱,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实现声音与节奏的统一,在此过程中参与合唱的群众形成了团队合力与团队精神,构建起和谐的群众关系。群众合唱有利于提升群众的道德素质,宣传我国的优秀文化,为建设优秀的群众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言
新时代下,群众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建设,在追求美好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新的文化交流方式,群众合唱就是一种能够引领社会群体正向发展、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交流方式。群众合唱具有特殊的表演性质,能够拉近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因而广大人民群众都热衷于参与群众合唱活动[1]。
群众文化的特征
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一种文化。在新时期,群众文化具有诸多功能与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注群众文化的建设,强调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民对于文化产品质量和风格的要求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民间文艺、群众文化等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把握人民需求,以真挚的情感、积极的内容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贴近人民生活,为人民服务。有关部门要从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要求出发,积极发扬群众文化的正向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的文化艺术成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辉。不论哪种文化艺术形式,其都是从人民实践中来的,终究会回归到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服务于人民群众。
群众合唱概述
群众合唱的历史
群众合唱也被称为集体演唱,通常为合唱者在伴奏与指挥下进行合唱表演,合唱中音响效果的协调性与统一性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群众合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形式,合唱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在歌唱方面的合作,还可以培养群众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国家相比,群众合唱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国外群众合唱的形式主要为在教堂中举办歌唱仪式和演唱新式军歌。群众合唱的发展趋势是追求一种和谐的艺术境界,评价群众合唱的标准是发声稳定、音色统一、音准准确与声部协调。群众合唱越来越追求科学的发声方式,在掌握演唱技巧的基础上追求高位置、强控制、弹性高、共鸣强的音质,追求声音表现力的丰富。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艺术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群众合唱不仅追求演唱技巧的提高,还越来越重视打造一场震撼人心的群众合唱表演,力求在合唱中做到音准统一、音韵统 音色统一、音量统一,给听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能鼓舞精神的强大力量,同时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我国的群众合唱是以新式学堂中学生在音乐课上的集体演唱为起点的,随着群众合唱意义的不断丰富,其逐渐演变成大型的集体演唱活动。我国早期群众合唱的演唱内容主要是一些激昂的歌曲,这些歌曲可以使参与者和听众获得精神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群众合唱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功能为宣传主旋律,歌颂领袖,宣扬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等。在现代社会中,群众合唱已然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方式之一。
群众合唱的特点
群众合唱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构成,因此具有音域宽的特点。多人合唱的音域会更宽于单人演唱的音域,这形成了群众合唱的另一个特点——音色丰富。在群众合唱的过程中,不同音色相融,这既可以丰富演唱的层次与内容,又有利于直接表达音乐作品的中心思想,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群众合唱的表现力较强,因此适合用来表演气势磅礴的歌曲。很多音乐作品通过合唱的形式进行演绎,容易形成强烈的感染力。群众合唱可以形成不同的声部,因此,与单人演唱相比,群众合唱的层次性较强,有利于为听众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合唱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声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能反映人们在生活、情感、艺术和精神方面的追求,打动听众,是联系大众与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城市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背景下,合唱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活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目前,群众合唱属于自娱自乐型,合唱团体以老年合唱团为主,目的在于娱乐放松和愉悦心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建设以广大群众为核心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营造一个优质的人文环境,将人们的需求放在首位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群众合唱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展群众合唱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强群众之间的联系,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改善群众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建设群众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3]。
群众合唱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群众合唱可以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现如今,随着世界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文化开始向新方向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健康积极的群众文化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构建美好的群众精神文化世界。群众在参与合唱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心理,引导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4]。
1876年,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欣赏了一曲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如歌的行板》后,感触颇深,甚至感动得流下眼泪,并评价道:“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其能够触及听众的情感世界,与听众进行灵魂交流,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国有很多群众合唱歌曲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歌曲《我想念你,妈妈》打动着每一位深深思念母亲的孩子,许多听众在合唱现场潸然泪下。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参与艺术欣赏、参与文艺活动是人们满足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可见,宣扬群众合唱艺术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群众合唱活动对参与者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群众合唱演出的最终呈现需要全体参与人员进行多次彩排和预演,需要合唱成员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如自律和守时观念。参与群众合唱活动可以帮助参与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提升其道德素养。例如,某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懒散随意的状态,参与到群众合唱活动后,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有意识地改变原有的坏习惯和思想观念,按时参与排练和预演,即使在合唱活动结束后,也会继续保持在合唱队养成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改掉懒散的坏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
群众合唱可以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
人们随时随地可能获得美的享受,音乐在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合唱作为音乐表演的一种形式,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的合唱活动可以为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在合唱表演中,人们可以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各种音阶韵律交织在一起的美妙。在群众合唱表演中,通过低音、中音、高音的配合,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类嗓音的美妙[5]。
此外,群众合唱的歌词也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优美的歌词可以让人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妙之处。例如,歌曲《乌江三峡百里画廊》中“高峡出平湖,洒下明珠亮,土家儿女一双手,打扮一个蓬蓬勃勃,和和美美,漂漂亮亮的崭新家乡”的唱词既利用了叠字的创作方法,又讲究押韵,将乌江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配合乐曲的变化带给听众不同的视听体验。群众合唱不仅能使听众感受到乐曲的美妙,还为参与合唱的群众营造了一个极美的审美意境,提高了演唱者和听众对旋律、情感和意象的美学鉴赏能力。
群众合唱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群众合唱活动具有极强的对外开放性和融合性。合唱队成员的职业、年龄和爱好各不相同,在参与合唱活动前,这些成员或许并不熟悉,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各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逐渐营造起一个积极健康的团队氛围。团队的和谐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6]。
近年来在网络上较为流行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团队紧密联系生活和当下的热点话题,创作和编排了《感觉身体被掏空》《张世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极具趣味性,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网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引发了民众的广泛讨论。这些作品积极引导人们关注并讨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意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因观念不同而产生的误解与隔阂。与此同时,在欣赏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表演时可以发现,视频中的合唱者神情愉悦,这体现出他们对合唱事业的热爱以及在合唱活动中获得的积极力量。
群众合唱将“和谐”二字贯穿合唱内外,以积极的态度感染着听众。在合唱活动的编排、训练和演出过程中,和谐的观念引领着每位合唱队成员相互了解,相互包容,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给人们的心理状态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拓宽了人们的社交范围。
群众合唱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良好的文化形象
城市的文化品位可以直观地展示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群众合唱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积极地向外表现内心的情绪。参与群众合唱是人们丰富文化生活的方式,也是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重要方法。
群众合唱能够紧密联系群众,以群众参与的方式将人们聚合起来,以艺术和生活为内容,提高社会凝聚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充分展示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面貌,展现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城市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发展群众合唱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向。各地政府可以将群众合唱作为城市的名片,紧密围绕合唱艺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合唱活动,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的局面。举办合唱活动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表达情感、获得审美体验的需求,又有利于城市做好宣传工作,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与蓬勃发展的面貌。
群众合唱有利于向群众普及音乐知识与技能
群众合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音乐普及程度及其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程度。我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和我国近年来对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与强调下,群众合唱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大力宣扬群众合唱艺术,有利于向群众普及音乐知识与技能,丰富群众的文化体系,加深群众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提升群众的审美品位与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合唱是一门散发着集体光辉的艺术。合唱活动需要集体的配合,一场完美的合唱表演需要各个声部的配合,同时,一场完美的合唱表演可以传递积极的能量,激励人们不断努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新时期下,群众文化中的群众合唱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群众合唱的兴盛正是人们参与和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强烈反映,发展群众合唱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注释
[1] 周先智.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3(18):10.
[2] 徐艳辉.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赤子,2014(15):81.
[3] 陈文佩.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5(23):161.
[4] 王洁涛.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5(08):193.
[5] 廖殊.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美化生活,2023(01):172-174.
[6] 邓凤玲.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J].丝路视野,20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