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据与实务相结合,总结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规范化、产业化是促进知识产权创新的关键,也是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可以使用各类平台宣传知识产权,扩大知识产权服务范围,将新兴技术融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利用更多途径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之应运而生的知识产权服务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知识产权服务是一项既包含法律服务,又包含专业技术服务的特殊服务[1]。当前,随着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企业对专利文献信息的需求、专利申请和无效、专利诉讼、专利运营和企业内在的知识产权管理需求[2]。
数据来源与综述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报告与总结,意在通过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截至2020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为86.5万人,同比增长5.6%。其中,京津冀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达28.4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34.2%;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以及成渝地区共有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70.0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80.9%。参与调查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中(有效样本为2918),女性从业人员比例为50.8%,略高于男性;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75.4%。在执业专利代理师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比达53.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执业专利代理师占41.0%,显然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学历结构优于其他领域的从业人员,这与知识产权服务内容本身的专业性和灵敏性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从事代理服务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开展商标服务的比例较高,而从事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运营服务等业务的机构则主要是开展专利服务的比例相对较高。
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574—2017),分析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所在行业分类可以得知,其主要集中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部)等行业大类。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部)占72.4%,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重点分布的国民经济行业。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最多,约占66.8%,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14.8%、14.5%和3.8%。从省份分布来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占比约为55%,总计超过4万家。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最主要的业务形态。2020年,从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的机构比例达到72.7%,开展两种及两种以上业务形态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占比超过2成。从不同区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涉及的业务形态来看,京津冀地区有38.7%的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34.6%的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34.5%的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咨询服务,28.5%的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形态的发展较为均衡。
以服务类型分类分析
商标代理机构
1.商标代理机构现状阐述
根据近年来的商标代理机构数量及其增长率可以得知,商标代理机构的数目一直比较庞大,且整体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虽然每年的增长率不一致,但是总体增长率较为稳定。这表明我国商标注册和申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我国商标代理机构的数量已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而通过商标代理机构代理的商标申请件已占到每年商标总申请量的3/4[3]。然而,商标代理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第一,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行业整体形象的正向发展。目前,我国商标代理从业人员中不熟悉相关业务且不具备专业背景要求的占比较大。这是由于我国取消了相关的行政审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标代理的标准,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会使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进而破坏了商标代理行业的整体形象。
第二,代理价格秩序混乱,委托人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由于诸多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人员加入,现在行业内部正面临严峻的形势,许多非专业商标代理人员恶意压低价格,使得普通商标申请代理费标准骤降,许多不正规代理机构试图以此来招揽客户并排挤竞争对手。然而,众多低收费的代理组织在最后往往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或者直接选择携款潜逃,更有甚者替客户代领商标证后拒不交付,变相收取高额代理领证费,使众多委托人蒙受损失。
2.解决问题的建议与举措
以解决现有问题为目标,首先,应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加强相关人员对服务质量管理的认识。作为质量管理部门,应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差别化服务,把握不同种类的等级,进一步构建和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并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员工服务能力。
其次,要确保服务系统的标准化,建立服务质量管理系统,明确各部门的位置和分工,包括业务部门的提供服务过程、服务工具的使用过程、服务运用和管理过程。服务系统的标准化可以在网站功能设定、网站设计、网络环境、人力资源、服务恢复、管理信息系统构筑等服务基础上强化。
再次,应在短时间内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提供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因素,也是服务差别化的重要部分。如果管理信息系统不成熟,那么整个商标业务的处理将有盲点,而且系统数据的强化和更新,算法的维护和升级,新功能的在线运行,以及国家强有力的新商业政策,均可能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作的挑战因素。
最后,要注意提高人才综合服务能力。在响应性、保证性、共鸣性、救济及时性评价体系中,商标服务机构应改善对策,提高服务人才综合能力,密切关注企业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训练以及考试的专业能力。
专利代理机构
1.专利代理机构现状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保护、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代理机构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的专利代理机构数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也相对稳定在17%左右。从地域分布上看,各省市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截至2021年6月,成立一年的专利代理机构共有671家,这表明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4]。然而,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专利代理行业乃至整个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带来的巨大隐患。
目前,专利代理和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专利代理人才需要具备理工科类的专业背景,同时兼具法律知识,所以培养和雇佣专业人才的成本高。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强,企业雇佣知识产权服务相关人才的不确定性偏大,企业权益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现阶段,相关从业人员中高水平专利代理人较少,专利代理往往只局限于撰写简单的申请文件。此外,与商标代理存在的问题类似,为了能够抢占市场,部分专利代理机构采取恶意竞价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这不利于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2.解决问题的建议与举措
想要克服上述问题,首先,应当设立相关监管部门。为了使专利代理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应当在多个环节进行质量服务的把控或者设置相应的质量监管部门。如果专利代理机构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专利代理的质量,不能因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卷入低质量竞争的漩涡;各代理机构也应对代理全流程进行及时监控。这些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质检部门来实现。
其次,专利代理机构需要根据业务安排适当扩大其经营范围。为了扩大竞争优势,增加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的需求进行分析以进行其下一步的经济布局。所以专利诉讼高价值的专利战略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必须及时调整动向,适应市场需求,如应积极引导升级和探索行业的变化,帮助客户进行合理的市场规划;同时也需要适时扩大业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如通过微导航、专利侵权和FTO等方式调查创新的转折点。专利的商业策略和产品策略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代理机构应加强与相关组织的沟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在同类代理机构中脱颖而出。
最后,将新兴技术融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中。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可以使用各类平台来宣传、扩大服务范围,利用更多途径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较为直观的例子就是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翻译专利文件,对其进行分析,再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服务质量标准,进行正确定位并缩减智能过程的成本,以实现最终目标——提升效率。
政府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扶持情况
1.现状分析与问题阐述
我国政府对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赋税减免、财政资助与场所提供等方面。政府在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将“政府主导”模式细分为“政府规划”与“政府管理”两种。我国属于两种模式的结合。
首先,政府自身的经营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中国著作权、专利、商标注册行政机关分别隶属于著作权事务所、专利厅以及通商行政,这三个部门已经形成了具有行政和执法双重职能的独立系统。在实践中,商标和专利纠纷经常发生在同一事件中,国际上的通用方法是商标和专利联合管理,为国家法律的执行提供机构保障,这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目前,中国地方专利管理体系的建立往往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但地方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并不全部利于专利保护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此外,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是不均衡的,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是衡量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在中国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和西部的比较中尤为明显[5]。
2.解决方式与建议
第一,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知识产权机构的能力,以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政府作为强力执法部门,有较大的权力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依法进行监督与管理,所以应该注重提升执法质量、强化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程序与手段,持续加大对智能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在信息化时代,应该积极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确立基本的信息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系统的统一,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如建立基本的知识产权数据提交系统,定期报告执法数据,增强开放性,提高执法透明度。
第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规避创新风险。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比较严重,知识产权纠纷频发。建立“服务导向型”政府的基本就是要改善公共服务以及实现合法管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应遵循便民、高效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时间条件,积极履行法律责任,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只有这样,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创新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第三,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独创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有效配置和全面整合创新资源,就是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6]知识产权政策在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系中是以国家的名义,通过制度分配和政策指引来实现规范政府对知识资源的创造、拥有、利用和管理的。目前,鼓励独立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方针导向。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知识产权服务正在飞速发展,但其也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与此同时,发展背后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重要技术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主要客户,对更加高效、方便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有着更迫切的需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前景巨大,其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扩大,但是目前,我国相关行业的建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有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规范全产业链发展,激励创新,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毫无疑问,规范化、产业化是促进知识产权创新运用的关键。但是,当前很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性、针对性不够强,有些甚至并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与服务保护机制,所以并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此外,该行业中还有不少黑中介,乱收费,蒙骗企业以谋求不正当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长期来看,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建设之路仍任重道远,亟须通过找准市场需求、搭建大数据平台、加强专业人才储备等措施助力全产业链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高冠群.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构建[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07):294-295.
[2]曹丽荣.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目前知识产权服务内容为视角[J].教育现代化,2020,7(49):24-26+48.
[3]李静.浅议商标代理行业现状与对策[J].工商行政管理,2008(08):51-53.
[4]史倩青.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河南科技,2021,40(16):150-152.
[5][6]曾丹.政府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38(0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