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地质资料档案也迎来了信息化管理的新时代。然而,地质资料档案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现主要就新时代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地质资料档案记载了我国地质勘探、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大量数据,形成了由文字、图片、图表、声音、标本等不同形式组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历史记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地质勘查资料为能源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地质资料档案因数量庞大,作用发挥有限。进入新时代,地质资料档案的管理模式由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借助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实现了对地质资料的收集、存储、编排、统计、归档、检索等一系列电子化管理;对所需地质资料的检索变得方便快捷,不仅提升了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还为地质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便利。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症施策,寻求解决的措施。现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价值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其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是将档案资料及数据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来进行管理,对于地质资料档案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档案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其价值如下。
(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一是大幅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约工作时间[2]。如地质勘查报告从起草、修改到编排直至成稿,均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其中涉及的图件也可借助计算机中的制图软件由物探技术人员完成。二是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以快速检索和精确定位所需资源,为地质工作的开展节约时间。三是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降低自然灾害、意外等导致地质资料档案毁损、丢失等情况发生的概率[3]。
(二)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传统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方法由于地质勘查资料数量庞大,档案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提高存档管理效率。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各行各业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了福音,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大数据普及覆盖的今天,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无疑是一条高效管理档案的有效途径。对于传统纸质地质资料档案,可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然后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传入计算机及网络中,实现大容量储存,这有助于快速检索和归档,使地质资料档案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同步提升。总之,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能更好地保存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还能提高这些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再次利用率。通过进一步深入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能发现可供再次利用的地质资源,从而创造新的经济效益[4]。实践证明,我国众多矿产资源之所以得以发现并得到挖掘,均源于对以往地质资料档案的再次研究和利用,如果地质资料档案采取的仍是传统管理模式,那么再次开发利用的难度将会很大,且不易实现。此外,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突破了时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也为地质资料档案得到更好的应用提供了信息化平台。
新时代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地质资料档案未能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在我国传统地质资料档案中有许多珍贵资源未能完全实现数字化管理,除了以文字纸质形式保存的地质资料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地质资料档案,如声音、标本、图片等资料,涉及内容众多,如矿产资源、水文资料、遥感、物探、化控等。这些传统地质资料档案不但查找麻烦,而且利用率不高,有些地质资料甚至已失去其价值,成为濒死资料。这部分档案资料的数据难度大,已成为阻碍和困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难题。
(二)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网络安全问题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隐患。其中一些资料可通过信息公开平台来查阅分享,涉及网络安全问题。虽然有些属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保密资料,采取了权限设置、脱机模式等保密措施,区分了资料的密级,使用解密与降密等管理方法来加以保护,且能全自动监控涉密档案,但这些资料仍可能面临病毒侵袭、硬件损毁、系统瘫痪等网络安全问题。此外,一些原始地质资料未得到规范管理,对尚未定性文件以及非涉密文件的管理较为松散,亟须构建一套实用、可行、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为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三)信息化设备落后,制约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还离不开先进设备设施的支撑。一些地质单位或因缺乏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足够重视,意识不到信息化建设对地质工作的有益之处;或因经费紧张,在信息化建设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力度不大,配套设备落后、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或因设备投入时缺乏合理规划,以致设备应用价值不大,利用率不高。而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高质高效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技术设备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设备设施落后必然会制约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四)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员思想观念有待更新,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不仅受历史遗留问题、配套设备设施、网络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与档案管理员的管理理念、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密切关系。一些地质部门的档案管理员缺乏对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知,片面地认为只要保管好档案,不丢失、不损毁档案便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还有些档案管理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与专业能力未能与时俱进,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此外,地质部门对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知识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不够重视,使得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新时代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
长期以来,很多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均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档案管理就是做好纸质文件的保存、分类、归档,技术含量不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地勘单位部分管理者也存在这种错误认知,因此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单位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应转变旧思想、旧观念。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要在思想上与时代接轨,还要加大对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设备设施的投资,这样才能为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让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高效、有序地开展。
(二)加快传统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步伐
传统地质资料档案资料形式多样,由文字、图片、图表、声音、标本等组成,种类多、内容杂,要想令其全部转化为数字化档案,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因此,为加快其数字化步伐,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具体解决。例如,对于传统地质资料档案,可先实现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再对传统地质资料档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使用传统地质资料档案的现状,根据轻重缓急对其做好信息化规划,再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逐步将其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对于信息内容模糊或载体质量不佳的传统地质资料,可采用扫描仪将其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并制作成光盘加以保存,直至完成所有传统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
(三)加大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力度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地质资料档案的管理向着数字化、电子化、规范化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让档案的收集、存储、整理、归档、传送、检索、提取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均得以大幅提高,但信息化建设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要想让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安全保障,采用专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尤为必要。一方面,地质部门可采取防火墙、病毒查杀防护技术、数据备份、防磁等措施来保证地质资料档案的安全[5]。另一方面,地质部门也可与专业技术单位、企业进行合作,由专业机构对涉密地质资料加强安全保密管理,根据保密程度设置密级,并根据密级进行分层次管理,设置访问权限。此外,地质部门也要加强档案资料的内部安全管理,不仅要全过程监控实体地质资料档案,做好出库入库交接登记和定期查验工作,还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强化其安全保密意识,提升其信息技术水平,避免因操作失误发生数据丢失、机密泄露、档案毁损等危险事件。
(四)完善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既离不开配套的硬件设施,又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只有软硬件齐全、先进、实用,才能为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对于硬件设备设施如计算机、扫描仪、存储设备、网络设施的配置,应在了解其性能、效率、应用价值、更新换代周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硬件设备短期内不会被淘汰。对于软件设施如全文数据库、目录数据库系统等,可与专业的软件公司合作,一方面为软件维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给予档案管理人员软件应用、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从而建立专业、完备的地质资料查找库,对数据资源进行快速查找,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节约时间[6]。
(五)利用先进新兴技术助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升级
地质资料档案要想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就要应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信息化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助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升级。以大数据为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快速获取大量信息有促进作用,而且数据不仅具有真实性还具有多样性,将该技术应用于地质资料档案的整合能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区块链技术在地质资料档案中的应用,能让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得到更好的保障。该技术能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其作为共享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伪造、可追溯、全程留痕等优点,能够对数字化地质资料起到隐私保护、身份鉴别、安全存储等作用。此外,云计算技术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表现为可收集并集合分布于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有利于消除信息孤岛,从而使地质信息资源实现整合与共享[7]。
(六)强化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员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大信息技术水平及专业能力培训力度
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质高效还需要档案管理员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和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专业能力突出。因此,地质部门应加强对本单位档案管理员的培训,一方面加大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推广,以转变档案管理员的传统管理理念及固化思维,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和推进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地质资源利用率、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的益处,以及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理念,从自身做起,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地质部门应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等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采取岗前培训、外送培训、进修学习、网络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方式,帮助档案管理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技术,从而使其在工作岗位上为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光发热,助力其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8]。
综上所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又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得到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从传统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步伐加快、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力度加大、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先进新兴技术的应用、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员信息化建设管理理念的强化以及信息技术水平及其专业能力培训力度的加大等多个方面来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步伐,让地质事业的发展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提高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樊艳霞.新时代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管理,2021(05):124+126.
[2]尹怡晗.地勘单位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21):98-99.
[3]赵欣,赵磊.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实践探索与思考[J].兰台内外,2022(15):53-55+70.
[4]高伟波,李仲琴,康泽宇.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矿业,2021,30(S1):60-64.
[5]谢晖.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295-296.
[6]李萌,王淑英,江翠丽.新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究[J].机电兵船档案,2020(01):76-78.
[7]袭婕.探讨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档案,2021(0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