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国内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鄂西南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为了改善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制约因素影响的现状,现通过实地考察和对相似案例的分析,结合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提出对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的提升措施,以期为其他种类的非遗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继承和弘扬当地的非遗文化精神。
鄂西南地区大量的非遗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同时,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也为鄂西南地区的非遗文创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丰富的非遗资源相比,当前鄂西南地区发展成果略显薄弱。因此,厘清其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成为打破当前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非遗文创相关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之后正式形成的。根据该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文创定义
非遗文创是当下一种文化生产现象。这一文化生产现象是跨行业的,与旅游、食品工业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相关。因此,这种文化生产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业或非遗相关文化的开发与生产,也不再局限于非遗技艺本身的文创开发、衍生品开发。要充分考虑到非遗文创产业本身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这一主要问题,而且非遗文创产业只有与市场接轨之后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提高非遗文化自身的普及性和附带的经济价值。
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发展概况及案例分析
鄂西南地区非遗资源丰富
鄂西南地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包含宜昌与恩施两地,其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当地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整个湖北省,可以发现鄂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别致的民俗风貌,直至今日当地非遗文化特色仍保留得相对完整且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鄂西南地区已成功申报1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省市级非遗项目超过200项,县级非遗项目更是数不胜数,非遗传承人则高达1000余人。例如,土家织锦是鄂西南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西兰卡普,其历史源远流长,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哭嫁歌是土家女儿抒发出嫁时与家人的离别之情的一种演唱形式等。
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经济薄弱
鄂西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出台振兴崛起中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等相关战略政策,鄂西南地区由此开始稳步提升整体经济水平。2022年年初恩施州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2021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68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0%、109.1%。但202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与非遗文创相关的文化消费只占城镇居民消费的极小部分。这反映出鄂西南地区文创发展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且发展缓慢。
鄂西南非遗文创产业典型案例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以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得相对成功的恩施“女儿城”为例,简要阐述其发展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恩施“女儿城”发展概况
恩施“女儿城”作为鄂西南地区寥寥可数的综合文创园区,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已然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其集合非遗文创和文化展示、风景观光、商务服务等一系列特色功能,通过文化资源和文创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与文创产业相结合等手段,创造了地域非遗文创发展的文化生态模式。
从非遗文创产业视角来看,“女儿城”很好地整合了大量非遗文化资源。在选取适宜的非遗文化进行整合时,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考量。首先非遗文化内核具有较强的辐射性与关联性,其次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具备发展文创产业的价值,最后具有差异化价值。因此,“女儿会”作为“女儿城”的文化核心,成为聚焦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化的标志。
“女儿城”始终以“女儿会”为核心,整个城内与“女儿会”相关的文化元素众多,如“女儿街”、“女儿会”广场等,在此的商家店铺也都以鄂西南地区民俗文化和民俗饮食为特色。这不仅为“女儿城”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同时也将非遗文化以鲜活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恩施“女儿城”被打造成一个非遗文化品牌,同时也成为展现鄂西南地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了鄂西南地区的文创产业发展水平和文化软实力。“女儿城”以传统文化价值创新和非遗文化宣传为手段,实现了产业集聚效应,在提高文化创新发展活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经济价值,丰富了文化内涵。
恩施“女儿城”发展的不足之处
“女儿城”虽然是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的典例,但是在整体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需要完善之处。例如,虽然有整体的经营模式,但欠缺具体的经营规划,缺少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和创意的设计人才,整体产业链未能形成闭环等。“女儿城”以“女儿会”非遗文化资源为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当地非遗文创产业发展基点,但整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首先产业园区内虽然有许多文创展示平台,但是表现形式仍以静态呈现和传统表演为主,并没有将当下大众关注的体验感和非遗文创相结合,且内部销售的非遗文创产品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其次,宣传手段相对陈旧,主要是以不同活动主题为宣传契机,但活动主题之间没有联系性,无法达到连贯的效果,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另外,虽然城区内有大量企业入驻,但没有形成准入机制,导致企业同质化比较严重,无法互补,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链;最后,“女儿城”虽然是具有较大潜力的非遗文创孵化平台,但是城内与之配套的科技创新平台、技术服务平台、设计人才培训平台等都尚未建立,产业内部规划和管理存在的弊端,从客观上也影响了整体产业的发展。
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发展制约因素
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非遗文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但是就其目前发展状况而言,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以“西兰卡普”纹饰为例,西兰卡普纹饰是当地具有极强代表性的传统非遗手工技艺,其本身的色彩浓而不艳,再加上其一点成面的视觉效果,本身就具有非遗文创转化和宣传推广的天然优势。但是“西兰卡普”纹饰的推广宣传当前仍依托传统的旅游纪念品或其他实物,同当下其他产业的结合程度较低。除此之外,已经与非遗文创结合的产业,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与机械制造业相结合,用机器代替传统的手工钩织,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产品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同时,独特的钩织技艺也难以在机械化生产中得到体现。总之,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当地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前景。
缺乏品牌构建意识
虽然鄂西南地区有较大的非遗资源优势,但与之毗邻的宜昌、重庆等地都有着与鄂西南地区相似的非遗文化资源。大众无法直接将某一图案或纹样与鄂西南地区的非遗文化联系起来,究其根本,是因为鄂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本质目前尚未被挖掘出来,这也导致其非遗文化特征难以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政府和当地企业的积极推动,对其品牌建立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当前政府机关并没有加大对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品牌建设的关注力度。例如,鄂西南地区的风景区大多都可以作为非遗产业的实践载体,如土司城、七姊妹山景区、恩施大峡谷等,但相关政府和企业只是将非遗文化作为这些景区的附加值,并未增大对其的品牌构建和宣传力度。将非遗文化作为某一景区的附加物,主观上就弱化了对其整体的品牌构建,加之对市场销售规则的认识固化等问题的存在,使得鄂西南非遗文化难以以独特的样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品牌的建立,还会阻碍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
专业人才
上文提及,“女儿城”内入驻的企业和相关的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从整个鄂西南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发展模式还是以低成本、低附加值和高劳动成本为主,并未结合新兴技术、原创设计等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手段,所以整体上非遗文创的科技创新显得不尽如人意。笔者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的工作人员都表示,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才匮乏的影响。例如,当地为了推广西兰卡普文化,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招聘设计人才,但是仍难以设计出一款兼具文化特色和实用功能的产品。客观来看,一方面鄂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发达城市而言优势不足,许多人才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的待遇水平也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故难以达到大部分人才的预期。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当下大部分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不高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当地缺乏专业人才,从而使得当地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例如,“女儿城”中的“最楚非遗文化街区”虽然是城内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非遗文创商业街,但其运行模式仍以文化演出为主,相对缺乏创意。总之,对吸引、挖掘、培训非遗文创人才以及相关机制的缺失,都会成为鄂西南地区文创产业的发展瓶颈。
鄂西南地区文创产业提升措施
加强文旅融合
以上阐述的种种现象直观地反映了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与旅游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利用离不开文旅融合,其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资源进行重组,将传统非遗文化以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对于当地旅游业而言,非遗文化资源的加入也在丰富和发展旅游业的形式和内容。在二者的相互影响下,可以很好地实现文创产业与创意商业模式的融合。例如,以当地景区为依托,开设以西兰卡普纹饰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在景区内设立多个政府支持的非遗传统文化体验点。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完善非遗文旅产业链,还可以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提高大众对当地非遗文化的关注度。
增强品牌发展意识
由于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政府需要肩负起建立当地品牌意识的责任。将鄂西南非遗文创产业的非遗文化打造成一个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IP,可以凸显鄂西南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建立鄂西南非遗文化品牌。例如,当地政府可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针对鄂西南当地非遗文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对于已经有一定品牌基础的非遗文化,如西兰卡普、恩施玉露等,其虽然也存在许多待完善的部分,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基础,对其进行有效维护,有利于整个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品牌的发展。
注重对创意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提升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当地企业、景区和政府应积极参与到创意人才培训平台的建立中,尽快培养出具有原创能力、实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当地政府或相关地方企业应积极联系学校开设有关鄂西南非遗文化的校园讲座或选修课程,将教学与非遗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就对鄂西南非遗文化形成一定的了解。另外,也可以进行订单式培养,在校园内建立创意创新人才实训基地等,一方面有效弥补非遗文创产业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在促进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压力,从而提高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化的认可度,让更多人了解并投入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建设中,实现当地产业人才聚集,打造良好的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运作环境。
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下,发展非遗文创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反映地域民俗风情。针对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本文深刻认识并了解了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并对产业发展中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以此改善鄂西南地区非遗文创产业整体发展现状,间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149-155.
[2]刘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模式[J].学习与实践,2017(01):118-125.
[3]毕曼.从“女儿会”到“女儿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王家飞.基于跨界打造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2):253-259.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1(09):30-37.
[6]刘畅.产业融合视角下恩施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7]周小瓯,周筱馨.在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J].装饰,2005(11):18-19.
[8]王艳艳.旅游纪念品地方特征的提取和保护[J].包装工程,2015,36(10):117-120+128.
[9]杨晨.锦州城市旅游工艺品资源创新研发之文化解读[J].包装工程,2014,35(08):109-112.
[10]董锦.旅游纪念品的符号语义研究[J].美术大观,2015(0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