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后稷网  >  文化产业  >  民俗非遗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 ——以“尼西黑陶”为例

民族传统手工艺兼具实用与美观,体现出了地域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位于香格里 拉的藏族乡村尼西乡汤堆村,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民间的黑陶制陶工艺是极具代表性的 民族民间手工品,在这里已世代相传了三千多年。现以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为田野考察点,调 查尼西黑陶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立足乡村文化振兴,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言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将方言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方言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保护、...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乡镇文化站

乡镇文化站是联系群众与政府的主要渠道,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乡镇文化站向群众传达相关政策以及乡村文化活动的相关信息。乡镇文化站对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相关单位应当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基于此,现通过探讨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群众文化建...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乡村振兴背景下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民族文化保护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传承方式,使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现基于对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及保护现状的分析,针对数字化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弘扬传统文化,振兴齐鲁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非常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主要矛盾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结合地区传统文化...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以热区10省数字农家书屋为例

现基于文献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热区10省的数字农家书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热区10省的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现状。目前,热区10省已基本完成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为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热区10省数字农家书屋致力于在精准匹配村民的主体需求,实现社群互动,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新供给渠道,提高人才...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纠结陶渊明一生的隐逸与立功思想

陶渊明一生可以用“亦仕亦隐”来概括,在其完全归耕田园之前,陶渊明共有过五次为官经历,从陶渊明多 次“出仕”来看,陶渊明是含有“立功”情结的,甚至在陶渊明完全退隐之后,这种“立功”情结仍然作用于陶 渊明的内心,并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有一定关系。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太上...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折柳寄情文化内涵的千年变迁

“柳”是中国古典文化意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蕴。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 的《折柳寄情》节目为例,追溯“柳”的文化内涵,将柳文化与当代科技文化相结合,展现“柳”的 现代审美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大国风范。柳的文化内涵 柳树文化内涵 研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发现...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唐代经学影响下的金代儒学

金代儒学源流众多,其中,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经学方法总结的唐代经学对金代儒学有丰富而深刻的影 响。唐代经学首先辅助推动金代儒学早期普及化和中期制度化,并为金代儒学的勃兴提供了基础的思想材料和成 熟的体系模范。在进入晚期学术化阶段后,早期对唐代经学的学习吸收仍然在规范金代儒学的学术...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区块链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其是区块链技 术的研究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 理,能够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借助区块链技术挖掘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能够在提高图书馆管理 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物...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开发文创产品,促进博物馆文化传播

随着博物馆受众范围的扩大,博物馆文创通过博物馆藏品与衍生产品之间“物”的联结,搭建起博物馆 内与馆外的文化桥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根植于地域文化,符合中国传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审美、价值取 向,促进了文化遗产向文化资源的有机转化。随着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作为...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得到 了显著提升。为了推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体育文化产 业创新融合发展,健全体育文化产业建设运营管理工作体系,深入挖掘各地区具有特色的 体育文化资源,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体育文化项目的开...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及创新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很多传统行业如汽车、建筑、制造业等都在向数字化方 向转变,出版社也不例外。随着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数字出版异军突起,其作为新兴文 化业态的重要支柱,成为推动出版业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动力。现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在“首 师优字”智慧书写平台方...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现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为研究目标,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 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延边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为例, 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提出我国高等 学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建议,以期为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借鉴。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探索和...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商君书》现代价值的 新阐释

《商君书》作为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历来被学者所重视,注释和研究者代不乏人。张亲 霞教授的《<商君书>译注》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的学术创新。一是集注解、原 文翻译、内容评述于一体,力求整体呈现《商君书》的思想全貌和时代精神;二是推动商鞅法治思 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古代题跋书法批评的文献价值及其 当代境遇

古代题跋书法批评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现首先介绍古代题跋书法的含义,其次阐述 古代题跋书法批评的意义,再次探究古代题跋书法批评的文献价值,最后重点分析古代题跋书 法批评的当代境遇,并分析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古代书法文化,旨在在当代充分发挥古代题 跋书法批评的价值。古代题跋书法批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构建书香中国背景下的 全民阅读优化之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自强不息,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在新时代,书籍和一代 又一代的读书人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如 今,全民阅...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传统文化的跨媒介叙事体系

跨媒介叙事作为媒介融合的重要探索方向,逐步渗透到 传统文化媒介组织架构与生存的诸多流程中。在媒介融合的 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获得新契机。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 单一媒介传播,而是巧妙借助新兴传播媒介进行扩散,呈现 出全方位、多角度、发散式的跨媒介叙事特征。传统文化在 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发...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完善激励机制 繁荣群众文艺创作

新的机制是打造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保障,能够激发群众进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加强对群众文艺创作的 引导。完善群众文艺创作激励机制是提高群众文艺创作质量,打造精品力作,普及文艺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 养的重要途径,激励群众文艺创作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下来,使人民...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多措并举提升能源经济类 微信公众号传播力

选取能源经济类微信公众号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主题,对推文 内容、文章的推送方式、题材、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 策略,以期为其他能源经济类微信公众号的开通和运营提供借鉴,促进能源经济类微 信公众号优质内容的传播,创新“能源经济+新媒体”的运作模式...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5月29日
4/6 笔墨凝魂 问道兰亭——专访书法家曹汝壮的艺术求索之路
本社记者(格祺伟) 引言 2025年4月,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 [详细]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