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后稷网  >  文化产业  >  文旅融合

节庆活动契机下澳门文旅发展路径探析

澳门作为一座中西文化汇聚的小城,本土文化旅游资源颇具特色,文旅发展蒸蒸日上。现基于澳门节庆活动举办频繁、日渐丰富的契机,结合澳门节庆活动的现状与特点,探析当地节庆活动与文化旅游融合构建的新路径,分析澳门发展节庆文化旅游的优势并提出日后发展的新路径,以期为澳门文旅发展带来新思路,...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6日

“互联网+”时代沧州段大运河文创产品传播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移动化和场景化逐渐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文创产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转型升级。新媒体传播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深刻地影响乃至重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态,使得文创产业朝着网络化与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现以沧州...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6日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探析 ——以宿迁市为例

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不同历史阶段航道的城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征程中,宿迁要抓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契机,积极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坚持保护优先、注重创新、城乡协调、集群优势的基本原则,通过加强整体规划,确立融合目标;强化协调联动,明晰融合关系;积极挖掘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6日

非遗视域下贵州毛南族猴鼓舞的传承与发展

猴鼓舞是贵州省毛南族的一种传统丧葬仪式活动,是毛南族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并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舞蹈动作豪迈粗犷、刚健有力、灵活朴素、独具风格,专用于丧葬仪式中,反映了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神灵等内容,并且一直流传至今。近年来,毛南族地区不同程...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6日

VR技术与红色文旅新业态融合路径研究

近几年,随着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VR数字技术的逐渐兴起,全国各地相继出现许多红色文化VR体验馆,为红色文化旅游业带来了新变化。通过分析VR数字技术目前在红色文旅业中的发展现状、意义和必然性,探究二者进一步融合的路径,为新时代红色文旅新业态发展提供参考。 VR技术融合红色文化...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6日

荆楚纹样符号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荆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荆楚的图腾符号作为荆楚文化的标志,是荆楚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信仰的衍生,其不拘绳墨的表现手法和波谲云诡的表现方式形成了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图形纹样。现主要从文创产品的角度剖析研究荆楚纹样的运用价值。从荆楚文化起源入手,分析具有地域特...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6日

乡村振兴战略下靖西绣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乡村振兴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意义深远。为应对品牌缺乏,创新意识薄弱,发展资金不足等挑战,可以从加强政策保障、长效扶持及资金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对绣球手艺人才的培养;提高绣球的生产效率,推动绣球产业化发展;注重绣球本体的创新设计,促进绣球产业多样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等...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5日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万里茶道上的驼夫流动与民族交融

驼夫,亦称“驼工”“驼客”“驼倌”等,是旧时我国北方地区以驼运贸易为生的牵挽劳力。作为多民族跨区域共享的文化符号与形象,驼夫这一职业运输群体伴随清代万里茶道的兴旺而壮大,为我国沟通南北贸易、开拓边疆商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同时,其大规模流动有力地促进了沿路各民族经济与文化...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5日

基于“图书馆+”的浙西南红色文化推广研究

浙西南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但是在推广浙西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红色文献获取不易、推广主体单一、红色阅读空间缺乏特色、推广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要构建社会共同参与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加强各界联动,打造新型...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5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还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彰显文化自信。通过发掘优秀文化资源、联结传统与现代、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乡村文化培育体系等措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问题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必...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5日

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岩画为例,探讨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首先对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进行介绍,了解文创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与艺术价值。其次总结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策略以及产品设计方向。最后立足于地域文化,从实际情况...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5日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面临人才缺乏,乡村文化振兴机制体制运行不畅,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实困境。现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人才培育,凝聚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加强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治...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新媒体时代运河古镇文化活化策略 ——以淮安市河下古镇为例

运河古镇是运河沿线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和展开各类社会活动的典型空间场所,是最能体现运河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数字媒体为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递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现从运河文化与文化基因的关系着手,分析新媒体的特征及对文化传承的机制。以河下古镇为例,通过新...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民间习俗传播与集体记忆研究——以关中社火为例

集体记忆的建构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文化的发展。以关中社火为载体,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民间社火传播的方式,即以身体在场的传播为主。新媒体影像技术使得民间习俗更加生动鲜活,但制作内容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传统习俗。在风险社会中,传播集体...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黎族传统人形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黎族织锦(以下简称黎锦)是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现以黎族织锦传统人形纹样图案为例,对其色彩、结构以及表现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进一步提取可用元素,将提取的黎锦纹样与文创产品进行有效结合,拓宽黎锦纹样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增强文化产品的地域属性。引言黎锦是中国最...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九曲黄河阵蕴含的本原文化探讨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以其广博、精妙、细腻著称于世。九曲黄河阵则是黄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艺术、优秀思想,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现首先分析九曲黄河阵的本原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究“转九曲”的演变过程与传承策略,以供参考。任何一项拥有千年...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文旅融合背景下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文化价值的最直接体现。现通过深入发掘齐鲁地区丰富的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软实力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路径,促进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苏北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开发与设计

对于特定地区的旅游产业来说,文化永远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同样,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与当地旅游产业有着密切联系。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苏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4日

文化记忆下的井冈山民俗文化翻译

  井冈山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以土、客籍文化为主的井冈山民俗深刻的文化记忆。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因素至关重要。现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如何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来处理诸如特殊文化词汇、四字词、平行句、谚语等文化因素,以期更全面地传播井冈山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去”。...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3日

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明溪县夏阳乡为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五大振兴”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和总体要求的提出,为各地乡村振兴规划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应以特定地区的产业为基础,制定出因地制宜的规...
来源:《文化产业》杂志   |   时间:2023年1月10日
4/6 笔墨凝魂 问道兰亭——专访书法家曹汝壮的艺术求索之路
本社记者(格祺伟) 引言 2025年4月,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 [详细]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